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光明日報:打造一流新興媒體 掌握網絡時代話語權

2015年09月30日07:33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打造一流新興媒體掌握網絡時代話語權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中)、光明日報總編輯何東平(右)和教育部思政司司長馮剛(左)共同開啟了光明校園傳媒的媒體屏和手機App,光明校園傳媒正式上線開播。本版圖片由光明網記者趙金悅、王樹平攝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右)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董事長梁曉濤(左)簽署合作協議。本版圖片由光明網記者趙金悅、王樹平攝

  光明網總裁楊谷(右)與北京靈智精銳公司總經理高明江(左)簽署合作協議。本版圖片由光明網記者趙金悅、王樹平攝

  去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對此,光明日報編委會明確提出,要在媒體融合發展上有所作為,使光明日報成為媒體融合度很高的新聞媒體機構。

  貫徹落實中央指示,建設融媒體中心

  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日前在雲南調研時明確指出,要加強融媒體中心建設,重構新聞採編生產流程,培養全媒記者、全媒編輯,生產全媒產品。

  去年10月,我們率先引入“融媒體”概念,成立了全國第一家“融媒體中心”。作為媒體融合發展工程的技術平台,中心在社內外建設了3個機房,形成了雲計算的技術架構。中心的百余個工作卡位,可以容納光明日報所有採編部門、子報刊社的值班編輯,以及音視頻、動漫、網頁的制作人員,可以現場進行視頻採訪和直播。

  以權威內容分眾傳播,踐行“三貼近”

  在9月19日的全國科普日活動現場,劉雲山同志、劉奇葆同志、李源潮同志、郭金龍同志視察了光明日報的展台。這個展台展示的是我們制作的“科技名家風採錄”節目。我向領導同志當面匯報了我們在科普這個光明日報的傳統優勢領域,通過媒體融合強化專業化科普信息服務能力的做法。領導同志肯定了我們的做法,希望我們繼續發揮優勢,做好青少年網友的科普工作。

  我們在光明日報具有優勢的教科文衛理等領域,都貫徹了同樣的策略,即以權威內容+分眾傳播,不斷進行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傳播手段創新,有針對性地服務垂直領域的受眾,從而達到“三貼近”的效果。

  媒體融合必須形成“造血能力”

  光明日報的媒體融合工作,是在中央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跟據自身能力發展起來的。光明日報資金實力有限,我們從一開始,就在思考融媒體產品如何與市場對接、與業界合作的問題。我們的媒體融合如果要走下去,就必須形成造血能力,能夠自己養活自己,還要做到持續發展,不斷壯大。

  今天的成果匯報會,將集中展示我們對外融合工作的體會。今天還有一個重要的議程,就是我們與14家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簽約。

  媒體融合,是中央主流媒體掌握網絡時代話語權的必由之路

  光明日報的媒體融合工作,是在報紙發行量節節攀升的同時,我們主動採取的戰略。

  光明日報發行數量,近5年連續保持每年10萬份的增長,今年發行量81萬份,受眾范圍不斷擴大,影響力持續提升。在發行量不斷增長、報紙綜合影響力不斷提高的時候,我們開展媒體融合,形勢樂觀、陽光,形成了多媒體、多層次、時效性更強的報道能力,培育了光明雲媒、光明都市傳媒、光明校園傳媒、時光譜、手機網等傳播平台的品牌,光明網在Alexa全球網站排名中居於前70名,在全球媒體網站中名列前茅。

  我們的感受是,媒體融合的積極推進,擦亮了“光明”品牌,極大地提升了我們在教科文衛理等領域的輿論引導能力,也通過與市場的接軌,形成了在新媒體領域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報道實踐,鍛煉了一支肯吃苦、能打贏的媒體融合隊伍。

  今天,網絡和信息技術變革日益激烈,傳播的載體、內容、受眾正在發生劇烈變化。開展媒體融合,是中央主流媒體掌握網絡時代話語權的必由之路,我們還要不斷探索、創新,這是我們肩負的使命。

  (文章節選自何東平在“光明日報融媒體成果發布暨合作簽約儀式”上的致辭)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