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
《九層妖塔》
《夏洛特煩惱》
國慶檔電影激戰正酣
金秋十月電影市場開始火熱,多部電影匯聚的2015國慶檔激戰正酣。2012年底,《泰囧》火爆。今年,《港囧》再續票房神話,截至記者發稿時止,上映8天的《港囧》已斬獲11.61億票房,成為今年國慶檔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九層妖塔》上映3天斬獲2.9億票房,同樣票房高歌。然而,兩部國慶檔最重要的大片雖然票房看好,卻都面臨口碑分化。與之相反的,另外兩部電影——警匪片《解救吾先生》、喜劇《夏洛特煩惱》口碑上佳,卻不約而同面臨影院低排片,能否在國慶檔殺出重圍仍需觀望。
15部上映影片
票房已超去年
經過了9月的票房低迷期,今年的國慶檔火藥味兒十足。在“中秋+國慶”雙節帶動下,從9月25日開始,長達13天的時間裡,共有《港囧》、《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夏洛特煩惱》、《第三種愛情》、《君子道:上海灘后傳》等15部影片上映。
作為節日合家歡,動畫電影也少不了,僅10月1日,就有3部國產動畫電影上映,包括《巴啦啦小魔仙之魔箭公主》、《極地大反攻》、《天眼傳奇》。6日,在全球取得高口碑的皮克斯動畫《頭腦特工隊》也將壓軸上映,為國慶檔畫上句號。
而今年國慶檔的票房普遍被業內看好,2014年國慶檔票房超10億,創下歷史新高,而這一紀錄在今年國慶檔卻不值一提,國慶檔期還未過半,橫跨中秋、國慶兩節的《港囧》單片票房就已打破這一紀錄。有業內人士預估,今年的國慶檔有別於去年《心花路放》一家獨大的局面,每部影片都很均衡,再加上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帶動,最終有望達到17億~22億。
《港囧》沖擊20億,但口碑兩極分化
《港囧》在這一檔期最被看好,上映以來勢如破竹,首日票房破2億,首周末達到6.8億,成為內地首部每天斬獲2億票房的國產電影。此外,電商推出19.9元的購票促銷,也極大助力電影票房,據片方光線影業統計,《港囧》在預售票房、排片場次、觀影人次甚至最快過億等細分單項上共計創造了12項新紀錄。
而截至記者發稿時止,上映八天的《港囧》票房已超過11.61億,且依然保持日排片量首位。
對於《港囧》最終票房,業內人士普遍看好,但畢竟“國慶檔”要比“暑期檔”短,且《港囧》是2D電影,票房或難以超越《捉妖記》,但仍有望沖擊20億。
不過,《港囧》也非高枕無憂,除了來自《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解救吾先生》等其他競爭者的夾擊,還遭遇盜版流出的消息。這引得徐崢在網上痛斥,呼吁網友一起抵制盜版。據業內人士表示,盜版的流出,對於電影票房多少還是會造成傷害。不過,《港囧》在口碑上則出現兩極分化。有不少網友認為影片“內核價值空虛,笑果不如《泰囧》”。該片目前在豆瓣電影6.3分的評分遠低於《泰囧》的7.5分。也有不少網友力挺《港囧》,直言“徐崢商業頭腦成熟,《港囧》依然是部質量上乘的電影”,“它與《泰囧》是完全不同類型,沒必要一直拿來比較”。與此同時,《港囧》配樂大贊、情懷滿分等話題也在社交平台上瘋狂刷屏。
《九層妖塔》:故事跟不上技術
另一部大片《九層妖塔》也展開攻勢,上映三天,實時票房突破2.9億。
影片根據小說《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改編,是電影行業首部來自超大IP的電影項目,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影片集結了姚晨、趙又廷、唐嫣、李晨、鳳小岳等多位明星、特效佳場面大,再加上原著的吸引力,未來票房很有潛力。
然而,本片上映至今,口碑卻褒貶不一。作為打怪片,特效是影片的一大賣點。在這一方面,不少網友也表示買單:“這部影片的特效真的出乎意料的驚喜。”作為全新類型片的嘗試,陸川的勇氣與誠意也受到影迷贊賞。
不過,“打怪+外星人”的硬科幻類型嘗試也引來“故事跟不上技術”的質疑:“編劇實在太差,類型混亂,一會看探險片、一會看喜劇、一會又是打怪,一會又唱歌跳舞了,亂糟糟的劇情浪費了那麼美的鏡頭”,此外,陸川對於原小說粉碎性的改編也引來原著粉的吐槽:“除了片名和人物名,我看不到與原小說的半毛錢關系。”
《解救吾先生》:明星也救不了票房
不過,有大明星也不再是票房靈藥,擁有劉德華、劉燁、王千源等大咖的《解救吾先生》也難逃“口碑好卻排片少、票房差”的窘境。
《解救吾先生》根據2004年吳若甫被綁案改編,影片節奏快速緊張,故事抓人,讓不少觀眾看完直呼過癮:“沒想到國產警匪片已經達到這一高度”。韓寒稱影片為“國產警匪類頂級”,更笑言看到好電影讓他“恨不能出字幕時帶著打賞功能”。專業影評人“magasa”也對王千源在戲中的表演做出高度評價,“如果王千源的神級表演因為低排片被埋沒,那將是本檔期最大的冤案。”
然而,與《夏洛特煩惱》一樣,《解救吾先生》在排片與票房上都不如意。以昨日為例,兩部影片總排片量才佔大盤的23.51%,還不如《九層妖塔》一部多,上映三天,大牌加盟的《解救吾先生》的票房僅6076萬,甚至還不如零大咖的《夏洛特煩惱》,令人感慨“明星即票房的年代一去不復返”。對於《解救吾先生》的票房敗北,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還是因為過節期間,警匪片遠不如喜劇等合家歡類型討喜,另一方面,影片質量雖好,但在賣相上還需要更多包裝。
《夏洛特煩惱》有望成黑馬
除了兩部超級大片之外,《夏洛特煩惱》、《解救吾先生》同樣是今年國慶檔的兩匹黑馬。前者由話劇改編,開心麻花團隊打造的同名喜劇,上映至今口碑持續發酵。昨日,自稱“從片方到演員都不認識”的韓寒在網上對影片極力推薦,大贊該片“意外,驚喜,大贊,決定二刷”,更稱“如果這部電影不到十億票房就太可惜了”。不過,截至記者截稿時止,本片票房才剛剛1.2億。
影片雖沒有大明星加盟,但深耕12年的喜劇團隊開心麻花卻有其固定的粉絲群。該片在豆瓣評分高達8.5分,系四部同檔期電影最高分的,甚至有網友評價,“這是今年內地最好笑的電影”。而同樣作為喜劇片,《夏洛特煩惱》不排除會分流《港囧》的部分票房,若口碑發酵,有望成為今年國慶檔一匹票房黑馬。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開心麻花”在南方地區知道的人不多,影片又缺少明星加盟,讓影片在知名度上矮人一截,很容易被觀眾忽略。(記者 黃岸)
演員說
沈騰:劇變電影不等於題材枯竭
國慶節當天,喜劇片《夏洛特煩惱》(以下簡稱《夏洛》)的主創團隊、“開心麻花”和宣發隊伍均在朋友圈裡宣布“我們逆襲啦!”原來,在《港囧》和《九層妖塔》各自高居30%以上的高排片率壓迫下,本來誰也不看好的“小片”《夏洛》竟然經過多城市點映后獲得較好的口碑從而贏得排片率的上升,上座率高企的態勢令這部電影的主演、男一號沈騰受關注度瞬間提升,各種採訪、邀約鋪天蓋地而來,讓他累得夠嗆。
在廣州日報和廣娛大本營的鏡頭前,他疲倦地說:“我已經不知路演了多少個城市了,一路上生的病來到廣州就隻剩下咳嗽了”。
廣州日報:從舞台劇變換成電影,最大難度在哪裡?
沈騰:電影把舞台劇無法呈現的一些場景用實景的形式呈現出來了,這給我們演員的感覺很不一樣。總體上來說,我覺得從舞台到銀幕上,我演得更“收斂”一點點吧。
廣州日報:電影講一個中青年的白日夢“把人生重來一遍”,如果你有一次“人生重來”的機會,最想回到哪個人生階段把什麼事情重做一遍?
沈騰:我還真不想把人生重來一遍,萬一當初有什麼事情我的選擇不一樣了,那我今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說實在的,我還挺喜歡自己現在這個樣子,不想倒回去過了。
廣州日報:很多喜劇演員在生活中並不是一個歡樂的人,你呢?
沈騰:我也有不歡樂的時候,也有情緒高漲的時候。和大家都差不多。比如說我接到一個特別重大的演出任務到完成這個任務,中間我一絲快樂都感受不到,壓力太大了。創作喜劇過程的確是一個無法用言語表述的過程。
廣州日報:能夠把一首憂郁的《一剪梅》變成了電影裡的著名笑點,有什麼秘訣嗎?
沈騰:這應該和整個主創團隊的幽默感、經驗積累,這也是“開心麻花”花了12年做的唯一一件事情:怎麼做真正的喜劇。
廣州日報:有個別電影創作人認為,把綜藝節目、熱播電視劇、賣座話劇搬上銀幕,是一種才思枯竭的表現,甚至質疑這是圈錢的做法?
沈騰:《夏洛特煩惱》在創作之初就是一個電影劇本,后來我們是用了1000多場舞台劇的形式來磨練了這個劇本,有劇本、有電影元素在裡面,所以現在拍成電影才能這麼順利。如果說有導演真這麼說的話,真的欠考慮了,不少好電影都是改編自著名小說、人物傳奇故事。難道這也是人家才思枯竭了嗎?而且我相信,看過我們電影的人都不會認為我們才思枯竭了。(記者 林虹汝)
導演說
陸川:
質疑的聲音我聽進去了
日前,影片導演陸川接受了廣州日報及廣娛大本營(微信公眾號:gzrbgydby)獨家專訪。面對爭議,陸川坦言自己聽到了,也聽進去了,片子確實有遺憾,但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陸川表示,自己希望做的還是類型嘗試,讓觀眾知道中國也有自己的怪獸電影:“中國電影應該有一個年輕的心態,我寧可被罵,也願意做這個嘗試。”
就是過節,沒有特別大的精神包袱
廣州日報:你曾經是個文藝青年,但《九層妖塔》是完全的商業片,當初做這個改變心裡有壓力嗎?
陸川:沒有吧,很多人說我轉型,但其實我只是展示了陸川的另一面。以前做文藝片更任性,現在做市場的電影,學了很多規范的東西。這次我希望觀眾忘記這是陸川的電影。說白了我這電影就是拍給年輕人看的,他們不需要知道陸川是誰,他們隻要知道中國也可以有自己的怪獸電影就行。
廣州日報:但這一代的孩子很多早就看過好萊塢、日本的怪獸片?
陸川:我們在北京做試映,一個七歲的孩子,我說你怕不怕?他說:“我不怕,我見多了,我不稀罕。”那我們做得怎麼樣?這次做得挺不錯了,進步很大,中國電影有希望了。其實我們沒想在文藝上創造新高度,就是過節,我希望大人帶著孩子一起去看,沒有特別大的精神包袱。
我是70后,又是電影學院畢業,身上還是有一種類型嘗試的學術使命。中國電影三四百億的盤子,如果全部靠青春片、喜劇,到底能不能撐過那麼長時間?如果有一天大家膩了,怎麼辦?未來的、災難的、怪獸的,那些都是好萊塢的題材,而我們這邊就是青春、喜劇,你會發現我們在題材上就矮一頭,難道我們不配有外星人嗎?不配有打怪嗎?不配有自己的超級英雄嗎?之前我買了《黑貓警長》的版權,就是覺得咱們應該有自己的超級英雄片。
中國電影應該有一個年輕人的心態。我寧可被罵,也願意做這個嘗試。
廣州日報:這次特效方面很贊,請的是好萊塢的團隊,與國內團隊最大的差距是什麼?
陸川:國內目前的特效,你就是讓他干一活,比如你讓它做一蝙蝠飛進來,他就給你做一蝙蝠飛進來,好萊塢團隊則會做在你眼前轉一圈,再飛進來,自帶表情包。
廣州日報:技術很好,但有觀眾對於劇情還是有爭議,覺得有點亂。
陸川:我聽到了很多年輕觀眾對劇情的評判,我聽進去了,電影出來就是交給觀眾評判,那意見我都覺得挺好,我也接受。從《捉妖記》到《大聖歸來》,中國電影應該有一個年輕人的心態,而不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重復自己。我寧可被罵,也願意做這個嘗試。
廣州日報:你馬上就要為人父了,未來在題材上會有變化嗎?
陸川:我拍每一部電影都沒有規劃。進入婚姻,有了家庭,確實對自己的責任感和要求會更高。未來在題材上可能會有變化,但我不會去規劃這種變化,明年我會跟迪斯尼合作《誕生於中國》,是完全不同的類型,我希望遵從自己生命每個階段最真實的感受,讓觀眾每年都看到我不同類型的電影。
廣州日報:會回歸文藝電影?
陸川:不存在回歸,最近在寫一個劇本關於我奶奶的,會用小成本去拍。(記者 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