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天總會眷顧那些勤奮追夢的人,多少年來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新聞夢,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夯實著自己的基礎。為了實現夢想,他不能懈怠,從未停歇,正是這種執著信念、實現理想的熱烈情感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使他成為當前中國最年輕的傳媒學院院長,他就是本期封面人物——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教授。這些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傳媒研究,在傳媒學界、業界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理念和管理策略,被譽為新聞界的“三棲學者”。多年的實踐鑄就了他的堅毅,一直堅守的理想和信念,賦予他擔當使命和責任的力量。本期讓我們走進張志安院長,與讀者一同感受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傳媒院校院長,如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履行責任和擔當,如何用熱情和智慧去實現自己的新聞傳播教育夢!
張志安:男,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互聯網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數據傳播實驗室主任,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人才。國家網信辦網研中心特約研究員,我國首部政府組織編寫的《新聞記者培訓教材2013》作者之一。2006年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2011年7月起轉至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生產社會學、媒介融合與傳媒轉型、互聯網與國家治理等。主持或參與多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等課題,主編或撰寫出版《中國新聞業年度觀察報告》《新傳播形態下的中國受眾》《報道如何深入》《記者如何專業》等10余本著作,在SSCI或CSSCI中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曾獲中國新聞史學會“首屆國家學會獎”之杰出青年獎、第二屆全國新聞傳播學科優秀論文獎、廣東新聞金鐘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二、三等獎及《新聞與傳播研究》十佳優秀論文等榮譽稱號。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您好,張院長!很高興您能接受我刊的採訪!我們知道您以前是在復旦大學任教,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來到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兩所院校在教學環境及模式上又會有怎樣的不同呢?
張志安:你好,很高興接受貴刊的採訪。到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任職最重要的機緣是因為舒立,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時任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她是財經雜志創辦人、中國最知名的媒體人之一。她打來電話邀我加盟,又在上海見了一面,熱情和魅力難擋。能有機會跟她共事,深化對中國新聞業的認知、以做企業的效率來辦學,對我極有吸引力。到博士,又留校任教,對這裡充滿感情和感激。去中大主要是被新的平台和事業所感召,既希望通過改變去重新認識和鍛煉自己,也希望能參與建設和發展一所新興的學院。
復旦新聞學院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新聞學院,積澱深厚、學術超群,辦學地點又在國際化大都市,學生聰明靈活、視野寬闊,專業精神很強。教師學科背景以人文社科為主,著名教授匯聚、知名校友遍天下。中大傳設學院是年輕的學院,隊伍年輕、充滿激情,以新媒體為特色,學生專業素質很高,尤其是參與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意識很強。教師知識背景文理交叉、多元互補,技術和人文兼顧。此外,復旦的教育重經典、重基礎,中大的教育重實踐、重前沿。這些都是兩所學院的異同。
記者:您去年剛接過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的擔子,請問您對未來本學院的教育發展有怎樣的規劃?
張志安:在舒立院長主政期間,我們迎來院慶十周年,明確了“人文新媒體、融創傳播學”的宗旨和特色,這是學院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靈魂”。所謂人文新媒體”,就是要以人文精神來引領新媒體傳播和設計人才的培養﹔“融創傳播學”,就是要以新聞傳播學為核心、旁涉政治學、心理學、計算機、設計學、藝術學等其它學科,進行融合創新的傳播研究。
學院在新聞傳播人才的培養改革和創新實踐中,看到了新媒體環境下的行業變革趨勢:從過去以傳統媒體、主流媒體、機構媒體為核心的“新聞傳播輿論場”,逐步轉變成專業媒體、平台媒體和自媒體協同互補的“公共傳播輿論場”。因此,新聞傳播教育要在新的行業生態和社會需求背景下進行再定位。
我院的做法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細分定位。將新聞學、傳播學、公共關系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實質上按照新聞傳播、政治傳播、企業傳播、視覺傳播的內涵來進行培養﹔二是實踐取向。通過實踐平台、實訓教學尤其是進行實驗教學改革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新聞採集平台、用戶行為研究平台、交互設計平台等三大實驗室板塊,希望學生在實踐中提升技術和人文的雙重素養﹔三是注重批判思維、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培養。我們鼓勵學生通過融合傳播來服務社區,通過認識社區來強化對復雜中國的理解,通過對社會現實的調查傳播和對話來建立公共傳播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信息判斷、信息獲取、信息傳播能力,是始終不變的教育追求。
以新聞教育為例,我有個想法,應該跳出為機構新聞業培養好記者”的窠臼,轉向為更加開放、協同、社會化的公共新聞業培養“好公民”,在培養具有較高媒介素養、專業精神的“好公民”的過程中,自然培育出專門從事新聞傳播職業的“好記者”。這樣的話,我們就再也不必糾結於專業對口率這個問題,不必在意學新聞的學生多少畢業后去了新聞媒體,隻要他們對公共新聞業有洞察、理解和認同,不管是在企業微信、政務微博還是自媒體、商業網站、公益組織工作,都是在扮演廣義的“公共傳播者“角色。
記者: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媒體的不斷融合,現在的媒體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貴學院在教學方面做了怎樣的調整,以適應當今傳媒格局的變化?
張志安:最近,我對實驗教學特別重視,這也是傳統新聞教育改革的樞紐,是新媒體傳播和設計人才培養的引擎。我們整合了原有的音頻實驗室、視頻編輯室、電視演播室、紀實攝影實驗室,形成了“內容採集平台”﹔新成立了大數據傳播實驗室,運用大數據方法來研究網絡輿論和用戶性格、網民畫像等。然后,又與心理學系共建用戶行為和心理實驗室,希望教會學生綜合運用社會調查、眼動儀、生理儀、大數據挖掘等多種方法來研究受眾和用戶體驗﹔此外,還升級改造媒體交互設計中心,重點利用實驗教學培養學生進行交互設計、視覺表達的能力。
此外,我們的新聞傳播專業碩士培養模式也與眾不同。一般新聞院校的專業碩士,主要增加了業界導師、前沿講座課程,但培養目標依然聚焦於綜合新聞報道,為新聞媒體培養實踐型人才。中大的專業碩士,注重精英教育和特色發展,隻有兩個方向:財經新聞和交互設計。財經新聞碩士,我院跟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學生主要學金融學知識和新聞傳播實務知識,有機會聽到匯豐商學院的高端課程﹔交互設計碩士,直接入住媒體交互設計中心,在讀期間每個人都有蘋果一體機、獨立辦公桌,在充滿設計師文化的空間中邊操作、邊學習,邊思考、邊實踐。我們真的在想法設法給他們提供最有含金量、最具前沿性的知識,讓學生在專業碩士解讀期間真正受益。
記者:有人稱您為三棲學者,橫跨學界、業界、行政三個領域,對您來說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您更側重於哪個方面?
張志安:說我是三棲學者,游走於新聞學界、業界、政府之間,這也許是接地氣的具體體現。新聞傳播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立足中國轉型社會的語境,從事這個哲學社科領域的研究,必須要關注行業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必須要對關鍵問題保持敏銳,比如媒介融合背后的政治經濟邏輯、新聞業生態系統重構的趨勢、網絡輿論場的生態及溝通機制等。
其實,要平衡教書、研究、行政工作三者的關系,確實不太容易,需要付出超常規的精力和心血。對我來說,以前做老師和系主任、院長助理,是教學第一,學術第二,行政第三﹔現在做院長以后,行政變成了第一位的,因為我要服務、管理、發展這個學院,然后再是自己的科研和教學。為了服務和管理學院,要犧牲掉很多科研和教學時間,這是建設學院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記者:新聞業生態是您所擅長的研究領域,可否談談我國新聞業當今的大環境?是否存在問題?依您對新聞學的研究,您認為,我國未來或者說理想中的新聞業生態環境應該是怎樣的?
張志安:今天,新聞業生態變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傳統媒體的衰落、網絡媒體的興起,專業化生產的規模在萎縮、社會化生產的實踐在擴大,機構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在降低、自媒體和平台媒體的生命力在增強。
概括起來,新聞業的生態特征突出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受眾權利。傳播的話語權從媒體精英、從主流媒體手中,真正轉移到受眾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受眾手中,對大部分傳統媒體來說,媒體融合的根本目標就是重新爭取受眾、實現資訊傳播和其注意力之間的匹配關系﹔二是對話模式。傳統機構新聞生產的模式是廣播式的、以我為中心、自上而下擴散的,受眾是被滿足、被啟蒙的對象。而互聯網帶來的生產機制,更加強調新聞生產的開放、合作、透明,強調隨時隨地“邀公眾參與”或“向公眾說明”。
目前,新聞業生態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比如,傳統媒體為追逐利益打破了編輯部門和經營部門之間的“防火牆”,導致專業主義倫理的滑坡﹔新聞網站或新聞客戶端為追求點擊率,不時採用“標題黨”的手法來放大局部事實、追求眼球效應﹔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移動網絡輿論場,無法圍繞公共議題、進行理性對話並在此基礎上凝聚社會共識,由此導致非理性、情緒化的網絡輿論往往左右輿論場生態未來比較理想的新聞業生態,應該是自媒體、機構媒體和平台媒體“和諧共生”的格局。一批精英媒體人通過自媒體,在專業領域中進行持續發言或提供觀點,創造有價值的資訊,來滿足不同領域細分受眾的定制需求﹔包括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在內的機構媒體,能夠堅持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給受眾提供優質、原創的報道,還能不斷揭露真相、提供深度啟發﹔而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平台媒體,可以通過智能算法、大數據、機器人等科技創新手段,給用戶提供短平快、個性定制的動態資訊。總之,理想的新聞業生態,既能滿足用戶對“快”、也能滿足對“深”的信息需求,既能提供給他們欲知而未知”的事實、也能讓他們“知道自己未知”的領域,既能給用戶提供參與新聞生產的機會、更能通過公共平台的對話生成理性的輿論,從而不斷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
記者:目前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傳統媒體的轉型嘗試,包括開通新媒體平台以及新舊傳播渠道的關聯等,您是如何看待目前傳統媒體的轉型之路,還有哪些創新及改進之處?
張志安:今天的傳統媒體普遍陷入融合轉型的焦慮之中,大家在紛紛結合各自資源和實際,尋找轉型路徑和運營模式。從美國報業的情況看,主要採取付費牆”的運營模式,但真正通過內容收費閱讀找到持續盈利模式的媒體非常至少,對大部分報紙來說,其轉型是復制的、慌亂的也是不成功的。
目前,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國策”,不僅關乎行業發展,也關乎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和長治久安。要解決好中國媒體的融合轉型,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面對:輿論場的重構和媒體融合過程中的輿論調適功能如何實現和鞏固的問題,新聞生產流程重構和融合形態傳播的問題,行業延伸和盈利模式多元化的問題,報業集團內部治理結構優化和多元產權及其激勵機制的實施問題,原創版權保護和融資、退出、補貼等公共政策規劃的問題等。
一個比較殘酷的事實,絕大部分媒體現在的收入增加和利潤增長,靠的都是轉場”養“轉型”,即在別的行業拓展中增加營收,而非在新聞領域通過數字化轉型來獲取收入。這說明,我們的傳統媒體單純依靠新聞內容的供給,已經很難獲得新的商業模式。
記者:三十七歲當上院長,事業上可謂平步青雲,那麼您在此高度之上,對未來的事業還有何期許與規劃?
張志安:畢竟做教授、做學問跟做行政、做官有本質不同,所以,談不上平步青雲”,隻能說是“生逢其時”。一方面,中山大學提供了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們學院的同事也給予了充分信任和支持。
我選了一個我下輩子都還會再選的職業——做老師,也選擇了最適合我的專業——新聞傳播學。一個人,能夠把興趣和事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是非常幸運的事。因為我熱愛這個專業,自然就充滿了激情。
現在,我最大的期待是看著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從小變大,由大變強,茁壯成長,充滿活力,有高遠的目光、堅定的意志、奮斗的激情,逐漸成為中國最具有新媒體特色的公共傳播學院。此外,自己的學術研究也希望能在中國新聞業、互聯網與國家治理方面有所突破,能夠真正研究行業發展和社會轉型的重大問題,在嚴謹的實証研究基礎上做出理論貢獻、創新乃至思想上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