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首張“專車牌照”的上海奇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滴滴快的”旗下專車運營實體。
昨天,全國的專車司機都會向上海投去羨慕的目光——滴滴快的獲得了上海市交通委頒發的專車平台網絡約租車經營許可。這是迄今國內第一張專車平台的資質許可,獲得這張許可証意味著:滴滴快的在上海合法了!上海的專車司機們再也不用在火車站和機場東躲西藏,也不用擔心受到最少8000塊的罰款。
政策解讀
私家車想“入行”要夠檔次
揚子晚報記者在發布會間隙採訪了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和滴滴出行CEO程維,請他們對上海市交委頒發網絡約租車經營許可進行解讀。
領照有些前置條件
“申請也是有條件的,比如必須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必須有注冊資金等等,還有許多是考驗你的管理能力。”孫建平說。
交通行業管理部門與平台企業將建立一種共同監管機制,政府與平台共同監管,各盡其責。政府制定監管標准、監測市場運行、評估監管效果,約租車公司具體實施監管標准並承擔法律責任。“頒發這個執照后,政府部門所要做的,並不是監管某一輛車,而是會像監管淘寶的方式一樣,去監管這個平台。”
私家車有條件“入行”
那麼什麼樣的車可以接入這個平台、乘客的安全等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孫建平表示首先是車輛規范。包括對加入平台的約租車車輛設置一定門檻,對車型、檔次、使用年限等作出明確的規定﹔約租車車輛必須購買交通事故強制責任險和第三方承運人責任險,由約租車平台統一購買﹔約租車運營收入達到一定限額需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約租車平台后台對運營服務實施監控。其次是人員規范。約租車公司對司機年齡、駕齡、過往駕駛記錄等設置明確的准入條件,建立培訓制度,統一開展培訓,確保所有加入平台的司機在開始服務前,掌握安全駕駛技能,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最后是服務規范。約租車公司對接入平台的車輛和司機,進行嚴格的安全核查,建立健全服務規范,設置乘客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針對性保險也會跟上
程維還告訴記者,上海交委和滴滴創設了一種保險,會將在運營過程當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盡可能考慮到,也會保証乘客的安全:“這一次在專車運營當中的所有可能風險都有一個方案,比如說車子如果發生了損壞誰來承擔責任,車子撞到了哪裡,第三方責任險在哪裡這裡面有很多的考慮,並不是用原來運營的險,也不是原來私家車的保險,我們是有上海保險的創新,我們針對這個做了一個方案。”
三大“突破”
1 接入平台的私家車毋須改變性質
記者在補充採訪中了解到,此次試點最大的亮點在於,首先政府部門沒有管控專車數量。另外,並未對參與專車運營的車輛性質進行特別規定。也就是說,私家車在上海參與專車運營,不需要把車輛的性質從“非營運車輛”改登記為“營運車輛”。所以也就不存在“營運車輛8年報廢”等問題。而記者了解到,不對私家車營運性質做出限定,主要原因在於半兼職、非全時段營運的私家車專車,最有助於解決早晚高峰期間,全上海出租車應答率僅約50%上下的潮汐式需求難題。
當然,“私家車”要想接入平台,也是有條件的,司機、車輛、保險都要符合標准。“按現有的法規,我們私家車肯定不能進來,但是回過頭來想,如果私家車具備了經營車的條件,可不可以進來呢?”孫建平說,“比如你必須買保險,必須納稅。”
2 專車價格必須略高於出租車
記者了解到,專車的定價必須略高於傳統出租車,和傳統出租車形成“有序的錯位競爭”關系,以降低對既有出租車的沖擊。這就意味著以“低價傾銷”為策略的uber等企業,如果不提價,可能無法取得許可証且要成為相關部門“打擊”的對象。此外上海市的試點方案,不會禁止已獲得經營資格的專車平台開展短期營銷活動,以平衡新舊兩種業態的發展需求。
此外,在上海市的試點方案中,政府把對專車車輛和司機的審核責任交給了專車企業,政府隻負責制定車輛和司機的准入標准,包括應具備的保險種類、車輛的新舊程度、駕駛人的基本要求等等﹔具體的審核工作則由專車公司執行。每一輛專車和司機的監管責任也由專車公司承擔。
3 試行一年,以國家出台政策為准
記者了解到,上海交通委此前已將此方案向國家交通部報備。但目前這個方案還沒有形成地方性的法規,且試行期為一年。那麼等到國家的正式法規出台后,上海的方案會不會進行調整改變呢?孫建平表示,將以正式的國家法規為准。
上海試點了,南京呢?
要等“國家標准”,目前仍視作非法營運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上海市政府頒發許可証的行為,將會很快對國內其他地區產生影響。不過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交通部門了解到,南京要等到國家的相關法規出台后,再做具體規劃。“南京目前來說,如果是非營運車輛想要從事營運,必須要取得營運資格証。”交通部門表示,若發現非法營運,根據《江蘇省道路運輸條例》,將處以5000-50000元罰款及其他處罰。
熱點三問
上海市交通委
再答“細枝末節”
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並未涉及更多細節,對於取得許可后的滴滴快的營運涉及的一些問題並未明確。發布會后,記者就相關問題進一步“追問”。
關於營運車輛報廢期
有一個問題依舊讓人困惑:私家車轉變為營運車輛后,為何規避掉了8年的報廢期呢?如果交通部的文件下發,對私家車參與營運有了明確的說法,上海目前的這個政策會不會改變呢?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等交通部的東西正式下來以后,如果是八年,要把証改過,我們按國家的規定辦,沒有下來以前,我們是按反過來的思路。
政府究竟如何實施監管?
孫建平:監管它的平台。它如果進入平台以后,平台要有一個保險,我在檢查的時候會比對,如果不是這個平台裡面的車,那它就是黑車。當然進入這個平台要很負責任的,車進入這個平台要符合什麼,如果車進入平台不買保險,不接受管理,不可以。如果車子有問題,查了有問題,服務有問題等等,我們首先找平台,平台有監管的,有什麼差評、好評等等的,他們有一套的辦法,這一套的辦法對我們的傳統出租車來講可以學習。
其他專車平台的合法性?
目前國內的互聯網租約車平台不止滴滴快的一家,那麼這段時間是不是意味著其他的平台就不合法了?
孫建平:對。上海鼓勵創新,現在孩子已經出來了,要補証,補証要有條件。而這個証隻針對“專車”,上海沒快車、順風車。
這個牌照並不是僅滴滴一家可以取得,任何一家符合條件的互聯網專車企業都可以申請,而目前神州租車也在申請這個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