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淺談網絡新聞融合報道的原則——以新華全媒頭條為例

張昕

2015年10月12日14:5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隨著手機、互聯網等新媒介形式的強勢崛起和傳統媒體的數字化轉型,融合報道成為新聞報道形式的焦點。新華社融合報道平台推出“新華全媒頭條”,為網絡新聞融合報道提供樣本和模式。結合新華全媒頭條的實踐,探討網絡新聞融合報道應遵循的五大原則:內容為王、有機融合、物盡其用、分工合作和常態化,以期網絡媒體能更好地利用全媒體手段進行融合報道。

關鍵詞:網絡新聞﹔融合報道﹔新華社﹔內容為王﹔常態化

網絡作為新聞傳播的重要平台,從最初的將傳統媒介的內容復制,到對內容重新編輯﹔從單純依附於傳統媒體,到自身生產新聞﹔從與傳統新聞媒介競爭,到內容共享,網絡新聞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發展戰略。大數據、媒介融合、全媒體、多媒體整合成為熱潮,傳統媒體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融合報道被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其主要特點是採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新聞傳播活動,但又並非簡單地等同於“全媒體新聞”,它不只是多種媒介報道形式的組合堆砌,而是基於互聯網的核心報道平台,根據新聞內容的時間和空間特點,以最適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種技術形態的報道形式。[1]網絡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數字技術的優勢,通過文字、照片、圖表和視頻等手段將新聞事件在一個平台上全面呈現。

近幾年來,各大新聞門戶網站紛紛推出全媒體新聞欄目,在數據呈現和融合報道方面進行著探索,如網易的“數讀”、搜狐的“數字之道”、新浪的“圖解天下”和 騰訊的“新聞百科”等。而新華網依靠新華社強大的資源優勢也在努力摸索融合報道的模式,於2015年新年推出“新華全媒頭條”,發布了第一條融合報道新聞《2015習近平主席和你一起許下新年願望》。新華網被廣大網民稱為“網上新聞信息總匯”,龐大的受眾群體對於新產品反應熱烈,新華全媒頭條迅速實現了採用率、瀏覽量迭創新高,網絡媒體、社交媒體轉發率穩步上升的佳績。

一.原則

(一)內容為王

網絡新聞一直因標題噱頭、簡單復制和缺乏深度被廣泛詬病,深度報道似乎成為了傳統媒體的“專利”,在新媒體語境下,更應樹立“內容為王”是網絡新聞發展必經之路的理念。新華社全媒頭條不僅僅注重全媒體形態,更將生產內容作為特色核心,在操作層面踐行中央關於“堅持內容建設為根本”的要求,做到了回歸內容,贏得廣大受眾和媒體客戶的青睞。

一方面,新聞內容本身應注重原創性和挖掘性。新華社融合報道平台成員來自全社各個部門,知識背景和報道專長各有側重,生產出的新聞報道精細專業。同時利用通訊社強大的新聞資源,能及時採編到第一手新聞。另一方面,網絡新聞發揮海量性優勢,利用超鏈接可以設置一些延伸閱讀,豐富和擴展報道內容。而這些相關報道也應該是原創的、不重復的。新華全媒頭條2015年1月2日推出《領航中國,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上》報道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印記。主版面上的“閱讀全文”和“查看印記”都超鏈接到了其他網頁。其中主打稿件的長篇述評被分為四個章節,由11位記者完成。在“信念”“夢想”“正氣”“堅攻”“韜略”“務實”“為民”“活力”八大印記中,分為印記綜述、主打故事、經典論述、精彩瞬間四個板塊,所有文字沒有重合,並按照主題有機整合,實現了內容豐富且具深度。

(二)有機融合

新華全媒頭條包括三個元素:“新華”、“全媒”、“頭條”,其中“全媒”並不是把所有媒體要素生硬地捏合到一起,而是盡可能打通和融合其它新媒體元素。從產品設計與運作模式上看, 新華全媒頭條是按照“ 1 + N ” 模式運作的,“1+N”模式指的是通過1篇重頭稿件主打傳統輿論場的影響, 再發揮編輯團隊合力,通過“N”篇其它媒體形態的稿件豐富並形成新聞報道的“波紋效應”與“震蕩效應”,在新媒體輿論場上同步並擴大影響。[2]

從產品形態看,主打稿中涵括了文字、圖片和視頻這些傳統網絡新聞形態,而其他相關報答則實現了圖表、漫畫集、數據圖集、全景地圖、輕應用、幻燈片、測試、游戲各種形態融合。新華全媒頭條能夠把全社的報道資源整合起來,讓新聞素材和報道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和各得其所。

《2015:中國世紀到來了?》中,對於中國2015年將成“中國世紀”元年的說法,向中國網民進行了調查,並將結果成百分比圖表。專訪中則呈現了世界地圖,把被採訪者位於的德國、美國和阿根廷標注在地圖上,清晰簡明且富有動感。在《47份巡視清單背后透露什麼信息?》“選拔任用干部十問”和《我的公民,為權利的細節發問》“面對‘大蓋帽’,你會保護自己嗎?”中,都設置了簡單有趣的測試,網民無需注冊就可以參與到互動中。測試所有答案均來自於報道內容,認真看完報道的網民可以通過測試來檢測閱讀效果,對於涉及話題較為嚴肅甚至枯燥的報道來說,極大地吸引了受眾。《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紀實》中對於習近平關於文物工作做了哪些重要批示,用圖片和簡單文字解說,將習近平同志從80年代至今的十個時間節點上提出的批示都展示出來,看上去形似時間軸,契合了這部分內容強調的時間性。

對於網絡新聞的融合報道,不一定要在一個報道中將所有手段有運用出來,應該根據整體安排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組織素材,並用合適的多媒體手段有效展示新聞。從“1”的角度來講,要充分展示主打稿,從“N”的角度來講,要充分地發揮全媒體元素,把過去一條稿子容納不下的元素進行全方位展現。

(三) 物盡其用

在融合報道中,應該根據每一種信息手段的特點,考慮它們在整體報道中的位置與作用,盡力使每一種素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新華全媒頭條依據多元適配、多渠道發布、全終端傳播的原則進行傳播。

一方面在新華社下設平台上廣泛傳播,新華炫聞客戶端同步推送新華全媒頭條。例如,圍繞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的首組報道是在通稿線路、新華網和新華通網頁、新華社發布等客戶端,新華社發布和新華視點微信公眾賬號和微博進行了適配發布,新華每日電訊頭版突出展示,得到了廣泛傳播。

另一方面在其他門戶網站或者視頻網站上“分一杯羹”。在“3·15”前夕推出的《“史上最牛零食”調查:瘋狂的辣條》在主打稿中加入了視頻《任性的辣條—史上最牛零食調查》,它由新華社和視頻網站優酷聯合出品的一檔專題類視頻欄目《真相》推出。新華社記者親赴辣條生產廠調查,寫成的文字稿件成為主稿,而獨家拍攝下辣條生產過程則是寶貴是視頻新聞資料。該視頻新聞的內容包括街頭採訪、實地暗訪、記者手記,但風格活潑的字幕和音樂使其不同於電視新聞,更具網絡特色和優酷風格。這種嘗試不僅充分利用了新聞資源,更實現了視頻渠道上的傳播,滿足多頻用戶網絡需求,提高用戶體驗。

(四)分工合作

網絡新聞的融合報道大多針對一個專題,專題新聞中文字提供的信息量大,而且適合做深度報道﹔圖片則生動、表現力強,靜態圖片對瞬間畫面的定格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視頻讓受眾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最適合表達富有張力的動態場景﹔而信息制圖(圖片和文字說明的結合)、動態圖表(與受眾交互后產生篩選內容)等表現形式可以讓信息更加可視化、交互化。[3]

專題新聞的生產注重不同新聞生產者的角色分工,運用大量專業的報道技能和互聯網技術。新華社融合報道平台是一個統一策劃的團隊,平台根據報道的特點,挑選最合適的文字記者、攝影和攝像記者組建成合作團隊,深入、全面地報道新聞,盡可能將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極致。

同時注重與其他部門、其他媒介的合作。2015年1月11日推出的《油價下跌影響中國八問》就是由新華網能源頻道出品的﹔4月13日《創客2015,你約嗎》中“創客晉級之路”是數據新聞部和中國電信網編輯部聯合出品﹔ 4月29日《探尋農業發展“新常態”》出現了一張“關於春耕你都知道哪些事”的長圖是由新華社融合報道平台與新華網時政部聯合出品。融合報道要充分利用網站資源甚至傳媒集團資源,在統一策劃的前提下,聚合採編報道資源。

(五)常態化

從早期多種媒介形式的簡單堆砌到如今對不同媒介元素各取所需的有機組合,融合新聞報道樣式愈發符合用戶的觀看需求,同時也影響和塑造著用戶的閱讀和收看習慣。在新聞用戶的注意力日益碎片化和移動互聯網媒體蓬勃發展的情形下,單一而冗長的文字報道很難獲得受眾的青睞。融合新聞報道走向常態化將是新聞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4]

融合報道最初致力於完整宏大的報道,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歷時長久才生產出一篇全媒體新聞。例如《紐約時報》2012年推出的融合報道《雪崩》,其制作團隊包括11名圖表設計人員、一名攝影師、三名攝像師和一名研究員,耗時六個月。新華社在2014年10月21日推出的大型全媒體融合報道《紅色聖地的綠色革命——延安退耕還林記》,採用同機位對比圖、動態遙感圖、數據可視化等形式,所用報道是新華社多個部門歷時2個月實地採訪,從上萬張照片以及超過900分鐘的實地拍攝和歷史視頻資料中精挑細選出的。然而進入2015年,新華社融合報道平台摒棄了固有思維。從題材來看,選取日常新聞和最新話題,不再執著於重大和顯著的新聞﹔從制作周期看,新聞全媒頭條平均每天推送一條報道。

新華全媒頭條確實不似重大的全媒體融合報道那般宏大敘事,需要復雜的結構和繁多的鏈接,但其結構清晰、一目了然,沒有為了炫技而炫目。採用什麼樣的組合方式,其考慮的基點是現有的新聞資源狀況,其目標是獲得最佳傳播效果,而組合時最根本的原則是互補性。[5]走常態化路徑能讓網絡新聞更好地關注日常社會現象,重視用戶體驗,開發簡單明了的融合報道。

二.結語

融合報道全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的特點,不僅意味著網絡新聞內容的重新整合,也意味著新聞生產者角色的重構、新聞生產理念的改變和新聞生產機制的變革。新華全媒頭條圍繞重大主題、重要事件和熱點事件來傳播跨媒介新聞產品,以全媒體形式呈現同一新聞的不同側面。其在理念、形式和內容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網絡新聞的融合報道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各大傳媒集團和新聞網站將繼續探索符合現代傳播發展趨勢的媒體形態的整合模式。(作者系:長安大學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新聞系)

參考文獻:

[1]龔瀛琦、張志安.融合報道的特征及生產機制[J].新聞界.2011(3)

[2]刁毅剛、曹素妨、杜迎春.新華全媒頭條:對話時代的新聞產品——“新華全媒頭條”融合產品業態和科技創新綜述[J/OL].中國傳媒科技.2015.02

[3]龔瀛琦、張志安.融合報道的特征及生產機制[J].新聞界.2011(3)

[4]黃雅蘭、陳昌鳳.走向常態的融合新聞報道[J].中國記者.2014(12)

[5]彭蘭.網絡傳播概論(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87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