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除了內容豐富多彩、影視拍攝手法獨到之外,配音解說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節奏”作為電視紀錄片解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紀錄片中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美感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具體闡釋其解說“節奏”中的韻律之美與回環之美,為紀錄片解說的有聲語言創作提供理論指引。
關鍵詞: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節奏﹔韻律﹔回環
近年來,隨著紀錄片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創作經驗的積累,紀錄片解說在眾多紀錄片創作元素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在解說過程中,解說員依據個人生活閱歷、審美情感以及對解說詞由淺入深的感悟和理解,運用語言表達的內外部技巧,在解說語流中形成具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律動和音韻美感。其中,“節奏” 作為解說技巧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鮮明易感的特性,使之能夠直接作用於觀眾的聽覺並上升為對紀錄片內涵的深刻體驗。
一、《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節奏”的韻律之美
“節奏”這一概念在中國最早屬於音樂范疇。我們所說的語言中的節奏,是指有聲語言也同音樂一樣擁有高低有序、強弱分明、長短均勻的聲音周期性重復出現的現象。
韻律原為詩歌、音樂上的術語,狀寫聲音的和諧、協調,音與音的組合變化中有秩序、有節度。韻律不隻存於詩歌和音樂中,電視紀錄片解說語言韻律的一個重要來源即是漢語語音中明顯的“音樂性”特征,漢語四聲的起伏變化擁有其他語言所不具備的特殊音韻之美。徐世榮在《漢語語詞結構的音樂性》中提出“音樂性”是漢語造詞的一條規律。他認為:“音樂性增強表演效果,這不僅僅是修辭的問題,也是造詞的一條規律,這條規律實際是存在的,歷史上已按這條規律造成若干語詞,而成為語言中表情達意的好材料。”紀錄片解說是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表達藝術,解說語言自身豐富的韻律美感,對於提高解說創作的感染力和表現力,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員李立宏充分的利用了稿件本身的語勢結構和韻律特征。在解說時,他表達情緒激昂的話語,則言辭慷慨,風格剛勁﹔處理情思曲折的章節,則吐詞婉轉,風格含蓄。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的解說片段: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蘭河水流過原野。它發源於小興安嶺,蜿蜒曲折地注入鬆花江。這條古老的河流,千百年來滋潤著鬆嫩平原東部廣袤的土地,養育著這裡的居民。9月,兩岸肥沃的黑土孕育出中國最優質的稻米。在金秋的豐收之后,這裡很快又將被冰雪覆蓋,成為一片寸草不生的白色海洋。在漫長的冬季,當地人習慣存儲大白菜以備過冬。朝鮮族稱辣白菜為“冬季半年糧”。如今雖然都不難在冬季獲得新鮮的蔬菜,但是這種風味獨特的腌制泡菜,卻已經成為一種讓本地人難以割舍,甚至正在走向全球化的風味美食。
一開始“秋日的清晨”,李立宏由輕緩柔和的語調引入,讓觀眾快速融入到紀錄片所營造的清新自然的氛圍之中,緊接著為了體現出“古老的呼蘭河水”的歷史滄桑感,他的聲音呈現出低沉且鬆弛的狀態,解說節奏平和,於平淡中實現了稿件內容由古至今的過渡,“如今”之后,聲音狀態開始有積極的上行態勢,整個解說節奏的表達過程貼合了這一段語言欲揚先抑的立意特征。李立宏依據稿件內容,在聲音的強弱對比、語氣語調的起伏跌宕和聲音色彩的明暗虛實上生發出豐富的變化,使得我們在聽這段話時可以感受到躍動的節奏和優美的韻律。
以下是《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的片段: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雲的味道,這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這一段解說音節排列整齊,布局均勻,節奏鮮明,富有音樂感。比如,“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雲的味道”全部是四個音節組成的韻律短語,音節數相同,句式相同,節奏也相同,解說效果一吟三嘆,一氣呵成,起到了增加音樂感的效果。“鹽的味道”與“山的味道”等短語結構重復出現“味道”,運用重復的節奏造成情感上的積累和延續,聽之令人蕩氣回腸,如余音繞梁,不絕於耳。解說員李立宏在體現作品整體朴實平和、自然清新的配音風格的基礎上,從內容出發,將解說詞中蘊藏的韻律之美用有聲語言的形式很好地表現了出來,創造出了較強的審美性。
二、《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節奏”的回環之美
“節,是節拍、節律、節制、節度的意思。既有段落分合的關聯問題,又有控縱制約的分寸問題﹔既有時間的長短問題,又有空間的大小問題。……無節不斷,無節不通。朗讀時,必須把中斷處加以留自,把銜接處給以填充。”①在解說時,要善於找准語流中的起點、落點、起勢、落勢,使表達不沉悶、不平淡,從而達到“停連有致、意在言外”的藝術表達效果。“奏,是推進的意思。單獨的、單個的某種聲音,突兀的、孤立的某個聲音,不能稱其為奏,它必須是一連串地、一段時間裡的聲音,而且要有變化,顯示出某種走向、某種態勢。”②“節”和“奏”的融合造就了解說的 “回環往復、抑揚頓挫”的流動美感。
紀錄片的解說節奏通過聲音形式的變化來強化情感,一方面表現為主導節奏的回環往復,使感情表達鮮明突出。另一方面表現為主導節奏與輔助節奏銜接轉換時,聲音的起伏、變化,增強了整部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但凡聽起來悅耳流暢、鮮明生動的解說詞往往在節奏變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解說員通過停連、語氣以及聲畫結合等多種方式構成聽覺上跌宕起伏,回環往復的美感。
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時間的味道》中的片段:
(“/”表示短暫的停頓,“//”表示時間較長的停頓。)
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擁有世界上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解說時出於對畫面的轉換和延伸以及情感的過渡和回味的考慮,聲音有銜接的地方也有停頓的地方。在配音時,要在銜接處做到“一氣呵成、統一連貫”﹔在停頓處要做到“音斷意不斷”,恰當運用聲音留白,能夠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聲已落而情更濃的效果。話說完了,思想感情還留在聽眾的印象裡,余音繞梁,給觀眾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間。
在紀錄片解說中,要想突出節奏的美感,還必須依靠語氣的跌宕起伏帶動節奏的抑揚頓挫。在有聲語言表達體系中,“語氣”是某一句話的聲音形式,而“節奏”則統領著全篇稿件的聲音形式。“語氣的跌宕起伏,造就了節奏的抑揚頓挫﹔節奏的回環往復,貫通了語氣的輕重緩急。反過來,節奏的回環往復,是由語氣的跌宕起伏的同一和統一形成的,節奏的抑揚頓挫,是由語氣的輕重緩急的對立和並比形成的。”③抓住了語氣,節奏才有了根基。
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集《轉化的靈感》中有這樣一段解說:
酒,應該是人們利用微生物進行食物轉化的最早的案例了。用稻米釀出的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立冬的清晨,紹興的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這對釀酒師傅們來說,是個好征兆。酵母菌喜歡江南冬季這種綿長而又不劇烈的冷……時間越久,酒越醇香。黃酒綿長而厚重,中國人可以從這一種飲品裡,同時品味出“柔”和“剛”兩種境界。”
在講述釀酒的過程時,李立宏的聲音深沉而渾厚,語速舒緩而悠長。他用親切自然的語氣娓娓道來,表達出一種平和沉穩的整體節奏,形成回環往復的節奏之美。李立宏總能恰到好處地作出停頓,任由觀眾在那些富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中馳騁他們的想象,沉醉於深深地遐想之中。
此外,《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節奏,強調聲音與畫面的配合得當,追求語言節奏與影像節奏的和諧統一, 相得益彰。解說者通過想象與情景再現把握觀眾的心理需求,借助於文稿和影像中呈現的情景調動思想情感,准確地把握解說詞的基調和節奏,從而激起觀眾的強烈共鳴,進一步增強語言表達的感染力。(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生)
三、總結
綜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國》的解說節奏,造就了配音解說的音韻之美與回環之美,使得稿件與語言相契合,影像與解說相交融。它的成功不僅揭示出電視紀錄片解說節奏嶄新的價值和獨特的魅力,也為中國電視紀錄片解說的探索提供了新的經驗和啟迪。
注釋:
① ② ③張頌.朗讀美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0:8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