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文化節目在傳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湖北衛視推出的純文化節目《長江文化潮》注重節目內涵與品位,彰顯了省級衛視的責任與擔當。節目在報道內容、選題創新、交流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其在地域文化傳承方面做出的積極探索值得人們借鑒。
關鍵詞:電視節目﹔《長江文化潮》﹔地域文化
電視媒體是一種聲情並茂、以形象見長的大眾媒體,它不僅是人們獲得新聞信息和進行娛樂休閑的主要工具,還具有傳播知識、弘揚文化的功能。電視節目類型眾多,其中電視文化節目在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視。“電視文化節目通常被認為是電視社教節目的一種,以對外宣傳本地形象,弘揚本地傳統文化、時尚文化和在電視上推介文化作品作為主要宗旨。” 2013年11月1日,湖北衛視推出純文化節目《長江文化潮》 。開播一年多來,該節目緊緊依托湖北豐沃的地域文化資源,不斷探索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色。
一、弘揚本土文化,彰顯省級衛視的責任與擔當
我國地大物博,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與風俗。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區寶貴的歷史遺產,也是其社會人文精神的體現。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於培養地域文化自信、促進文化繁榮、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電視文化節目自電視誕生以來,一直就是其節目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然而近年來,各種綜藝、娛樂節目火爆熒屏,電視劇佔據了大量觀眾的注意力資源,純文化類節目因創收能力薄弱而所佔的領地漸趨狹小,遭受著極大的生存困境。其實,劣質電視劇、娛樂節目的泛濫,在給媒體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消解了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必然導致電視藝術的低俗與劣質。“省級衛視作為各個省、直轄市的主流電視媒體,在各地具有區域性優勢。伴隨著上星,各省級衛視的傳播范圍可觸及全國其它省份甚至海外地區。因而各省級衛視要想樹立品牌,擴大影響力,在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應兼顧其節目的內涵與品位,理應傳播弘揚優秀的民族、區域文化,重視文化類節目的質量和傳播效果。”
《長江文化潮》節目定位於地域特色,服務本土受眾,彰顯文化的力量。在各大衛視以娛樂節目和電視劇比拼收視率時,其播出充分體現了媒體的擔當與責任。
二、立足當下,聚焦湖北“文化人”和“文化事”
任何一檔地域文化類電視節目,幾乎都不可能將地域文化全方位地反映出來。《長江文化潮》的節目內容主要集中於當今湖北省內的“文化人”和“文化事”。
(一)拍“文化人”,展名家民藝風採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最鮮活的文化載體。《長江文化潮》關注的“文化人”主要有兩類:一是當代文化界名人﹔二是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鐘靈毓秀的湖北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化名人,電視觀眾對於名人的夢想、才華、成績、人生經歷乃至生活習慣,有著濃厚的興趣。《長江文化潮》的多期節目,將鏡頭對准湖北省當代文化界名人,如畫家周韶華、話劇藝術家肖惠芳、說唱藝術家陸鳴、詩人余秀華等等。觀眾不僅從中領略到名師風採,品味到名作魅力,也從大師們的人生經歷和藝術追求中受到了啟迪和激勵。
各種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方水土獨特的產物,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文化潮》在介紹湖北省民間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內容時,並沒有花費大量精力去對其形成、演變、藝術特點、制作工藝等做過多刻畫,而是將視角聚焦到與其緊密相連的文化傳承人身上,帶動電視觀眾對其認同和思考。例如,老河口木版年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2011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義文和他的木版年畫》這期節目從老河口木版年畫傳承的視角出發,記錄了陳氏家族為堅守和傳承這份手藝做出的貢獻,向電視觀眾展示了這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也帶給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思考。此外,像老河口絲弦、通城花鼓戲、恩施土家擺手舞和漢繡等藝術,也都是通過其表演藝人和傳承人來展現的。
(二)說“文化事”,顯文化建設活力
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大省,湖北的文化活動一直相當活躍。《長江文化潮》在“拍文化人”的同時,也注重“說文化事兒”,對湖北省文化建設中有價值的文化活動及其成果進行報道。例如,《微鏡頭看大生活》這期節目報道了以“美麗中國夢”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的開幕、演員選拔、頒獎等相關情況,並詳細介紹了獲獎作品《月湖琴聲》。觀眾通過節目了解了微電影這種新事物,領略了“知音文化”的魅力,也對武漢微電影行業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又如,《一縣一品結碩果》介紹了“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活動,向觀眾展示了三峽民俗文化博物產業園的打造、秭歸等地名人文化節的創建、當陽手工布鞋等民間文化和技藝的市場化探索等一系列成果。各類“文化事”的及時報道彰顯了湖北省文化建設的活力,弘揚了時代精神,而且使得《長江文化潮》節目在文化性之外還具有了一定的新聞性,增強了節目吸引力。
三、把握時節,時令文化大餐引發共鳴
觀眾的需求是多樣的,也是多變的。在一年當中的不同時間,人們會有不同的關注焦點,不同的聊天話題。為了吸引觀眾的視線,《長江文化潮》節目注意把握時節,圍繞不同的時間點尋找能引起人們共鳴的話題。
節日是一年當中的特殊日子,具有很強的群眾性。無論是傳統節日,還是現代紀念日,都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情感。而且,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也有著不同的節日習俗,節日是地域民俗文化藝術的最佳表現時機。開播一年多來,《長江文化潮》圍繞各種節日組織內容,為觀眾們帶來了豐富的節日文化大餐。例如,2014年春節前一期的《長江文化潮》節目內容為《陳義文和他的木版年畫》,年畫是一種農歷新年期間張貼的傳統裝飾物,對老河口木版年畫的介紹和迎新年的氣氛正好吻合,而且節目中有個環節就是教觀眾們怎樣選年畫,為人們准備年貨提供了直接的參考。大年初八播出的《鄂西生態跨年之旅》帶領觀眾體驗神龍架國際滑雪場的冰雪魅力,向觀眾介紹了當地百姓家裡制作的火燒饃、坨坨肉、懶豆腐等特色美食。正月十五播出的《利川燈歌龍船調》介紹了經典民歌《龍船調》的來源,展示了“燈歌”這種新春佳節時的傳統民間文藝表演形式,讓電視觀眾感受了一把土家族濃郁的年味。此外,在端午節期間展示屈原故裡的端午風情,建軍節期間傳播軍營文化,在春節來臨前介紹武漢本土的賀歲大劇,等等,都是合乎時節的節目安排。
除了在節日期間傳播節目民俗和節日文化,《長江文化潮》還注意在其他特殊時間段圍繞人們關注的話題進行選材。比如,每年的大學生畢業是人們關注的話題,而武漢是一所高校雲集的城市,2014年畢業季,《大戲筑夢正有時》將鏡頭對准武漢大學藝術學院一群畢業生的畢業大戲,展現了年輕人追尋夢想的激情與艱辛。
合乎時節的選題,貼近人們的文化心理和期待,加強了節目與生活的聯系,更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
四、緊跟時代,時尚文化的本土呈現
文化不是靜止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總會有一些新鮮、時尚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現象出現。在我們身邊,是否就有這樣的事物?它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毫無疑問,新鮮時尚的東西總是更能激起人們的興趣。文化節目如能吸納和融合時尚元素,更容易贏得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認同。在這一點上,《長江文化潮》也作出了積極嘗試。
例如,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是2000年起源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一種文化形態。所謂“真人圖書”就是把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本身當成一本圖書,而擁有不同人生經歷的人聚在一起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就可以完成對“圖書”的閱讀。真人圖書館在2009首次進入中國,因其新穎性、趣味性和公益性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好評,2012年全國多個城市開始陸續嘗試舉辦“真人圖書”活動。但是作為一項新潮的文化活動,普通民眾對其了解並不多甚至缺少耳聞。2014年6月,《長江文化潮》走進了湖北美術學院的探路者國際青年旅舍,對那裡正在舉行的“真人圖書”活動進行了報道,讓電視觀眾通過影像的方式對這項文化活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和更深刻的感受。
此外,《穿“漢服”的年輕人》這期節目在近年來“漢服風”勁吹全國之際,將鏡頭對准武漢紡織大學楚風“漢服”社的同學們,讓湖北的觀眾看到了我們身邊的漢服及漢文化痴迷者,大家在倍感親切之余也對這群年輕人的堅持與夢想有了更多的理解。
緊跟時代發展,把文化領域內的時尚潮流與本土情況相結合,既擴大了受眾的文化視野,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純文化節目容易帶來的刻板、沉悶之感,展現出敏銳的文化洞察力。
五、多種交流方式結合,輕鬆與厚重並存
電視文化節目不是嚴肅的文化課堂,也不是專業的學術研究平台,大多數觀眾們在收看節目之時,主要還是希望得到消遣和愉悅,同時吸收到一定的文化養分。如何把豐富的文化素材精彩地呈現給電視觀眾?電視文化節目在表現形式上既不能居高臨下地進行灌輸,又不能以低級庸俗來取悅受眾。《長江文化潮》將多種節目形式和交流方式靈活地結合在一起,在輕鬆與厚重之間適度游走。
《長江文化潮》節目每期約長15分鐘,其中大部分內容通過電視短片來呈現,電視短片具有很強的敘事性和綜述性,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要報道的人和事進行較為完整的概述,並能利用影音資料進行補充說明。而節目的開頭和結尾,一般採用演播室播報的方式。演播室布置得簡潔大方,有一定的文化氛圍。在演播室中,主持人採取站立或行走方式播報,其儀態舉止顯得知性、穩重。演播室播報內容短而精煉,主要是對當期節目進行綜述,包括相關背景介紹、對文化現象的意義解讀及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具有出一定的深度。
除了畫外音解說和演播室的敘述,《長江文化潮》經常讓攝像機帶領觀眾和主持人一起走進活動現場,來自現場的交流令節目更顯靈動、親切。比如首期節目《鐵血紅安鑄春秋》中,主持人走進電視劇《鐵血紅安》拍攝時的服裝間打探新服裝如何做出血淋淋的效果,走上紅安將軍影視城的城牆揭穿泡沫牆磚的把戲。主持人在現場的看、觸摸和詢問,讓觀眾對電視劇的拍攝有了更多的了解,滿足了大家的好奇心。《黃梅故裡戲韻長》中,主持人在排練現場穿上戲服化好妝,上台和老師一起學唱黃梅戲經典曲目《女駙馬》,其戲曲表演才華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夢想邂逅曇華林》中,主持人走進文化街區曇華林的多家店鋪,體驗其特色商品和服務,觀眾們也仿佛去曇華林逛了趟街。主持人的現場訪談、講述及體驗,令節目鮮活、生動,給受眾帶來極強的參與感,拉近了節目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傳播效果。
總之,《長江文化潮》節目立意高遠、內容豐厚、表現形式創新,雖然還有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但其展示了湖北衛視獨特的人文氣韻,在表現和傳承湖北地域文化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和借鑒。
注釋:
①許鑫.電視文化節目的現狀與路徑選擇[J].現代視聽,2008(12)
②吳佳.省級衛視文化節目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新聞世界,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