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0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兩岸青年亞文化表達與微電影之間的互動關系研究

李琦 曾哲揚

2015年10月15日10:21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微電影作為新生事物附帶著較為復雜的發展走向,它的出現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影視產業格局,是媒介融合環境下的多元傳播元素的視像工具。相對於傳統媒介,微電影蘊含著更多的信息,它使電影藝術、廣告營銷以及互聯網融合服務極大地與青年群體產生文化關聯。因而青年群體作為互聯網時代的主力軍,體現出更適應於微電影傳播的體驗能力,微電影從誕生到發展也較大程度地體現出青年亞文化意味。

一、兩岸微電影中的地方感塑造:青年亞文化的地方烙印

青年亞文化由來已久,其邊緣、異象等特質在大時代環境下自由地發生文化裂變,但相對於主流文化的同存或次生格局,青年亞文化主張的多元性、挑戰性等表征要素始終不變。盡管青年亞文化屬於對文化環境的異化彰顯,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青年主流文化還是亞文化都以同一社會環境為母體,即青年亞文化與主流文化土壤共存,分享著同一文化背景或社會生態,這種同源根基的不同反映使得研究青年亞文化需要倚靠大背景進行追溯與分析。

地方感是關於人們對特定地理場所(setting)的信仰,情感和行為忠誠的多維概念,包括地方依戀、地方認同和地方意象等研究領域。①在當下,地方感在商業環境中儼然成為一種營銷手段,常常助力於其地方旅游業的宣傳與外化,以此加強其地域對於外界的吸引力,加深本地人們的依賴性。而這種空間化的地方感塑造則要借力於媒介角色的積極行為,微電影的平民化特質、營銷化的視聽多維性以及與網絡文化社區的綁定最能適應地方感的外界傳輸。同時,地方感的營造需要憑借的意象傳達、內涵外化等組成部分均自在地與微電影的媒介氣質相契合,因而兩岸青年亞文化題材的微電影都各自承攬著當地亞文化的在場認同與向外輸出的意義,即微電影深刻地反映著亞文化價值迫切向外輸出的渴求。以台灣微電影《很遠的地方》為例,濃郁的台灣風情嵌入整個劇情,整部電影講述的是同志戀情,但敘述過程中有著明顯的地方感,大到島嶼風情、台灣人文,小到夜市事物、主人公校服,都在清晰地呈現出一種出自台灣的文化標識,從而凸顯出“這是講述台灣同志愛情的故事”的地方感。北大青春勵志夢想微電影《星空日記》則鮮明地還原出大陸青年氣質,成長背景、專業選擇、就業壓力等都直接挂鉤於當下大陸環境,以此表達主人公對成長障礙的擺脫。由此看出,兩岸青年生動的亞文化特質均難以擺脫物質層面的主流依賴,青年亞文化本身孕育於社會存在,但其積極表現當地青年的亞文化狀態時,出於媒介的昭示性心理,微電影無法回避也不會回避對地方感的塑造,反而以此凸顯出文化形態的在場性。

二、刻意與自然:兩岸微電影表達青年亞文化的機緣

台灣電影的發展較為波折,但在實踐探索后已經尋找到了一條新興出路——小成本的文藝清新青春電影。因為其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契機與微電影本身的特質存在巧合,台灣電影產業出路的意外與偶然卻必然促成了台灣微電影的發展,台灣微電影敘述的青年亞文化現象一般基於成長過程中對主流文化障礙的擺脫,如同志文化、對抗文化等。以台灣同志公益微電影《你願意了嗎》為例,主角Andy與Jeffery的同性戀人關系在主角Andy眼中是突破常態的,在其打算對Jeffery賦予承諾時,卻意外發現其父母此時進入了和他們所在的同一家餐廳,為了避免尷尬無奈選擇了將深情告白戛然而止,但最終在父母的主動寬慰與積極示意下其願意將其戀人以戀人身份介紹給父母。這種微電影作品蘊含的后現代精神不僅是一種邊緣群體的精神審美,也是一種與主流價值的對抗。而大陸微電影只是作為一種新平台的嘗試,並不與整個電影產業的振興產生巨大關聯,同時,大陸電影審美較為多元,因而大陸微電影的取材在反映青年亞文化現象時較為刻意。

三、沉默地聚合:青年亞文化微電影平台與網絡青年社區

青年亞文化區別於傳統的主流文化,表現出抗拒、叛逆等特征,明顯帶著后現代的碎裂感。在網絡渠道拓寬的表達自由上,青年亞文化的書寫獲得了充沛的空間,以往的壓抑與浮躁在當下網絡語境中普泛表現出極大的奔放。青年亞文化群體對主流文化的整個解碼過程實際隻施於自身,這種自身的感受與審美在隻以個體為中心時是沉默的,但當其獲得認同時,將在凝聚機制中散發非主流文化活力,抗拒主流輸出。伯明翰學派對此研究發現青年亞文化群體樂於制造儀式、創設風格。顯然,互聯網環境促使這種儀式的制造更加輕易——青年亞文化個體能夠便捷地找到同好。而網絡青年社區則是這份互聯網助力的典范,其將同質性的青年亞文化行為進行收納與集結,搭建了青年亞文化群體的溝通平台,例如豆瓣網等。網絡青年社區使得青年亞文化群體在較為開放的網絡社區中獲得觀眾或同亞文化行為與心態的同齡人,使其獲得在場感,其文化樣態獲得傳播。若其發現外界對其文化樣態做出肯定,則迅速找到邊緣文化的表現信心,這就使得青年亞文化群體容易在網絡環境中簇成網絡社區。以網站bilibili的吐槽文化為例,瀏覽者通過視頻彈幕對動漫進行吐槽與觀點表達,從而產生聚群性心態,獲得心靈認同,而這種認同感隻依賴於同樣對動漫感興趣且樂於吐槽的人群。由此推理,網絡最大程度地激發了虛擬自由,使得青年亞文化群體從怯於表現的心理中解放。青年亞文化群體對主流文化產生的厭倦與抗拒並不代表其樂於表現出這種抵觸心態,也不代表其隻沉默於自己的亞文化表現,事實上其具有更強烈的關懷與認可渴求。

四、自然地趨同:微電影的文化內核與青年亞文化

微電影的敘事組合有著明顯的后現代特質,因囿於表述時間的緊迫,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實現完整的宏大敘事。因而微電影呈現出場景較為單一,對個體小人物進行主角創設,故事拼貼化等特征。以台灣微電影《春游》與《遠夏》為例,其故事架構基於獨白以及瑣碎的場景切換,最終以較為開放的結局作為收尾。同樣,陌陌廣告短片《總有新奇在身邊》以各種場景切換與獨白進行結合表述,並不存在完整的敘述。因為較難完成完整的敘事鋪陳與因果邏輯推理,所以意象手法自然成為微電影制作中最易採取的表述方式,這就使得微電影脫離了傳統院線電影的“故事預期”,而由觀看者自主建立關聯。這種后現代的敘述方式缺乏明確的敘事,但可借用非凡的創意進行彌補,使其脫離性本身與碎裂的青年亞文化現象產生契合。在此邏輯展開下,微電影即使擁有專業團隊打造,出自文化工業之手,但因為其平台投放於更為開放的網絡平台,其內在地承擔著更加多元的個體解讀風險,因而相應地加大了其評價的多元取向組成程度,這種民間的、后現代的特征也相應地倒逼微電影在取材中更傾向於去迎合網絡受眾的審美口味,如描述邊緣群體,反映現實沖突等。

五、批判與重建:兩岸微電影青年亞文化表達的不同樣式

大陸與台灣的文化背景相差較大,因而同一種亞文化主題文藝作品的表達也具有不同的手段。大陸微電影側重放大褒貶,慣用正面批判的手法,即使是肯定亞文化的作品也常常以對主流文化的摧毀來達到目的,以放大個體的損害程度來達到主題的彰顯。而台灣微電影則側重探索,樂於表達一種成長過程中問題的迎刃而解,通過個體的正面與積極探尋謀求到一種周邊環境的認同與和解。這樣不同的影視文化氣質在一定程度上可歸結於兩岸不同的文化環境與文化思維,也代表著兩岸亞文化烙印與媒介的載體關系。以“同志”這一主題為例,大陸對同性戀現象常常處於一種激烈爭辯的樣態,而台灣同志已經可以進行規模性的游行,這種亞文化的壓抑程度以及社會接納容量(即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相處關系)直接影響反映亞文化現象的文藝作品採取的形式。

六、尖銳與柔和:兩岸微電影青年亞文化表達的不同效果

台灣微電影對亞文化現象的軟性處理不如大陸微電影將亞文化與主流文化進行尖銳抗衡的震撼力強。台灣微電影表現出的清新、溫情脈脈著意鋪陳出一種亞文化現象的獨特審美,使得亞文化現象呈現出一種美學上的合理性,即大部分主流權力在為亞文化現象讓步,但這種柔和風格也在自然地稀釋掉對立真正的意義,容易使得瀏覽群體(特指亞文化青年群體)獲得一種儀式上的快感,造成一種亞文化戰勝主流文化的虛假狂歡,但其問題症結在於缺乏現實關照意義,即亞文化現象僅限在文藝作品中表達訴求。同時,這種敘述與刻畫凸顯的亞文化具備輕易立足於主流文化的假象,會使瀏覽受眾缺乏一種在場感,即現實與微電影作品的環境壓力大相徑庭。而大陸微電影的直截了當更具解構主流價值的實力,相對於台灣微電影的藝術功能,大陸微電影則更注重對青年亞文化的邏輯探討,在將主流文化驅逐出神壇的過程也是重塑亞文化合理性的過程,但整個操作是克制的。

七、迎合與互動:青年亞文化與微電影的創作靈感

微電影的話題設置一定程度上會集納青年風貌的寫實與表現,青年亞文化群體樣板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微電影產業進行反哺,無論是商業微電影或者公益微電影等都會有所預設地進行青年亞文化解讀,從中汲取靈感進行微電影創作。青年亞文化的存在致使很多商家捕獲了其自身產品與亞文化行為模式的共同特質,從而有針對性地向目標群體進行產品灌輸。這種有的放矢的創作過程具有極強的消費性,即類似於為某個特定群體或交叉群體定制微電影形態。如社交軟件陌陌的微電影《總有新奇在身邊》通過對年輕人的特質捕捉,將叛逆、瘋狂等具有亞文化色彩的青年生活方式進行強調,以此與其產品風格捆綁,進行營銷宣傳。台灣微電影更深諳微電影的營銷大義,其對青年亞文化的捕捉直接推助其攫取營銷點,如台灣微電影《說不出的甜蜜》是一則Kami日式布丁的廣告微電影,其僅以一家回轉壽司店作為場景,但其深刻反映了現在的青年對手機的沉溺,通過男女主角的眼神、表情、手勢交流表述出一種脫離於“手機低頭黨”的甜蜜,最后通過女主角的情緒變化與其產品進行特質捆綁。

結語:兩岸微電影的橋梁作用對兩岸青年的互動推力

對於兩岸來言,微電影的發展動力是充足的,尤其是其對青年亞文化的書寫將產生巨大影響,對於青年成長的塑造與反思,對主流文化的融入以及主流文化對於亞文化群體的關照都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既然兩岸微電影在反映青春這一命題既有相同況味也有表達出入,這就意味著青春微電影對於文化建構具有較為強大的導入能力。表達是千差萬別的,但成長與青春是兩岸青年每一個時代都將面臨的話題,可以以此為契機進行兩岸之間的文化投射,助力兩岸青年實現自我認同,同時推助兩岸文化交流與青年成長討論。(李琦: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曾哲揚: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注釋:

①黃向,保繼剛,Wall Geoffrey.場所依賴:一種游憩行為現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學刊,2006(9)

參考文獻:

1.邵培仁.地方的體溫:媒介地理要素的社會建構與文化記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5)

2.陳曉偉.微電影的意義建構[J].當代電影,2014(5)

3.楊聰.淺析網絡時代的青年亞文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5)

4.陳林俠,寧成鳳.當下台灣電影的成長故事、“同志”文化與殖民記憶[J].台灣研究集刊,2010(4)

5.陳霖,邢強.微視頻的青年亞文化論析[J].國際新聞界,2010(3)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