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何職業的從業者都會具有相應的職業情感。積極的職業情感對於單位和個人會產生助推作用,消極的職業情感則產生消減作用。當傳統出版業遇到“互聯網+”時代,當轉企改制后聘用制取代事業編制,編輯群體的歸屬感變弱,出版單位更應該在編輯的培養體系中重視其職業情感的培養和發展。本文從何為編輯的職業情感、編輯職業情感對出版單位的作用談起,結合目前編輯隊伍構成現狀,論述了編輯職業情感成長的大致過程:生存期、成長期、成熟期、擴張期,並對編輯職業情感的培養方法提出了建議,希望對編輯的培養和團隊建設有所啟發。
關鍵詞:編輯﹔職業情感﹔培養﹔發展
一、編輯職業情感的內涵
“職業情感是樹立正確職業觀的基礎。編輯的職業情感,是指人們對於從事編輯職業的態度體驗,即編輯在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在編輯勞動價值方面所產生的積極態度,是編輯行為的精神支柱和激勵力量。[1]”情感是人類生命的本質力量,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人是萬物之靈,有血有肉有情感。編輯的職業情感,筆者認為,從廣泛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對於文化的敬畏感、對於書籍的喜愛感、對於文字的敏銳感。縱觀歷史上名編輯的成長規律,他們無不擁有積極的職業情感,對從事的出版行業具有自豪感,從內心深處願意全身心投入。這種文化自覺性帶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會進一步推動工作,並且在工作中獲得快樂。也促使他們能夠擺脫純粹物質功利誘惑,在平凡的工作中穩定前進,在工作中傾注情感,在實踐文化優化職能的過程中優化自我。
目前,多數出版單位聘用編輯逐年增多,但和編制內編輯相比,因為待遇、福利、認同感等各方面的差異,其個人的歸屬感、價值感和以往時代相比較差﹔和企業的粘合度較差、流失率也較高,沒有體現出較強的職業情感。所以,在出版單位轉企改制、編輯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的進程中,更有必要關注以聘用編輯為主的編輯團隊的職業情感的培育。
二、編輯職業情感的作用
情感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一般來說,不管從事什麼職業的勞動者都具有職業情感,這既是勞動者的精神動力,也是職業影響的必然結果。
一個成熟的編輯需要多年的積累和歷練,其職業情感的發展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懷著“老板花錢請我來看書”的完美主義夢想進入此行業,往往不能成為穩定下來的實干家。隻能說是因誤會而入行,最后因了解而離開[2]。另外,編輯職業是典型的“為人作嫁”的職業,職業倦怠期離職也是一個典型的不穩定因素。由於編輯所從事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論文進行編輯、加工、校對,具有重復性、繁雜性和利他性,是為他人做嫁衣的職業﹔另外編輯所處的編輯部人員較少,與他人交往不頻繁(即便與作者、審稿專家交流也大都通過Email、電話聯系),工作環境的一成不變和人際交往的缺少,容易造成編輯缺乏活力,產生倦怠心理[3]。於是趁著年齡還不大去考公務員、事業單位者大有人在﹔最后,出版行業平均收入不高,例如數字出版編輯和軟件公司的程序開發人員相比,工資明顯落后,加之改制后住房、子女上學等待遇都消失了,導致在生活重壓下另謀“錢”途。因此,培養編輯團隊健康、積極、穩定的職業情感,對提高編輯的敬業品質和文化自覺性,對於出版單位編輯隊伍的穩定性及其人才梯隊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
另外,良好的編輯職業情感可以提高員工的幸福指數,編輯職業情感的培養能夠最大化開發編輯個人潛力,並且有利於構建良性的、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此處不再贅述。
三、編輯職業情感的成長過程
結合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和自身工作實踐,筆者將編輯職業情感的成長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希望對出版單位人才培養及員工個人自我修煉方面提供參考。
1.生存期。大致來說,編輯剛剛入職的五年內可以視為編輯職業情感的生存期,也是一個人由學校走向社會、從學生轉變為工作者的過程[4]。在這個階段,職業情感是一種“生存需要”。一個人不管從事的什麼職業,解決生存的問題,需要得到生活保障,這是最基本的需要。在這五年內,找到存在感的留下了,迷茫和不適應者及時換工作。這個時間段是職業情感形成的初級階段,決定著更高層次職業情感的產生。從編輯個人來說,這個階段主要是了解自己的企業文化及其架構、出版運作流程等,同時應當學會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對時間進行管理,會合理安排業余生活與工作能力等。
2.成長期。經過了生存期堅守下來的編輯,一般來說,都是對於此項職業從內心有所愛、有所追求,願意為之奮斗。在后面的十年,個人滿足了生存需要,就有了更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職業榮譽感成為職業情感成長的主旋律。這種職業榮譽感的形成,有賴於出版單位建立良好的大環境,讓編輯個體在堅定職業取向的基礎上有實現自身價值的通道。這個階段的職業情感相比第一階段更持久、更深刻,可以視為一種努力工作的“催化劑”。盡管這一階段,和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一樣,編輯們也會受到家庭、其他高薪行業等各方因素的“打擾”,但同時自身業務熟練、工作上各種機會開始出現。此時重視對職業情感的培養有利於員工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擾,更加堅定職業道路。
3.成熟期。在隨后的十年裡,可以視為成熟期,這個階段編輯的職業進入黃金期。有的成為單位的骨干和長輩,有的成為帶領團隊做項目的項目領導者,有的成為中高層管理者。這時候的職業情感已經很成熟,像一對老夫老妻,和職業有了長期共處后產生的親情。職業的烙印也滲透到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朋友圈子、人脈圈子、知識、視野、經驗。職業已經成為深化、拓寬自身閱歷的途徑,成為自己生命的載體之一。
4.擴張期。黃金十年也許是在頂峰。但頂峰之后畢竟不管何時終究走向黃昏。在擴張期的十年,職業情感是一種習慣性的依戀。反思和調適自己,以后的路如何行走,能否將下山的路變成一段快樂的旅程,是這個階段要面臨的課題。擴張期不斷修煉,可以拓展或者適當延長個人的職業道路,比如:有的編輯發展成為作家。有的人退休后返聘,有的人在文化企業做顧問再續職業尾巴滿足自己的職業情感。
四、編輯職業情感的培養方法
俗語說“干一行,愛一行”,但也不排除個別人真的因為不適合而轉行,但是有不少編輯缺乏職業情感,在“互聯網+”時代很多編輯覺得自己棲在寒枝而跳槽,實為一種悲哀。編輯應樹立正確堅定的職業觀,“找對的,而不是找貴的”,選擇適合的行業后樹立堅定的決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出版單位作為管理部門和人才培養的實施者,也應該以主動的姿態去關注員工職業情感的發展階段,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的方式加以培養或者提升,以下幾條途徑可供借鑒和參考:
1.職業認知的培訓和引導。作為出版單位的管理者,編輯職業情感的關注和培養不但應該從思想上重視,更應該從實踐中找到具有執行性的具體做法。比如:出版單位可以結合本單位的企業文化,對編輯進行職業認知的培訓和引導,提高員工的職業價值認知程度和自我認知度。如果此類學習培訓跟不上,編輯主體就可能會對編輯工作的價值、地位、意義、以及自我職業定位、職業規劃等方面的認識出現偏差。編輯個體的思想境界、職業理想和文化情懷就難以得到確立和提升,進而對編輯職業情感的認同也將無從談起。
2.打通編輯職業發展通道。可持續發展對於企業很重要,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出版單位給員工設置了職業通道,就是給員工打開了窗戶,讓其看到了未來。對於改制以后大批的聘用編輯而言,職業發展通道就是生命線和努力的方向,如果設置合理而現實,能夠增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穩定感。當員工在“努努力,夠得著”的狀態下持續前進,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將會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更多的優秀成果,其價值感和認同感逐步提升,職業情感隨之加強。
3.建立科學的企業管理體系。編輯職業情感的培養必須充分考慮出版社自身的大環境,出版單位事轉企的過程中,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一時半會兒還存在或者在過渡中,導致某些單位中聘用編輯感到失去了事業單位的身份和福利,卻沒得到企業的發展空間和激勵機制,這必將大大影響人數上佔多數的聘用編輯隊伍的職業情感。所以,建立與出版企業相適應的分配和激勵機制,並通過對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改善編輯主體實現自我價值的環境,進而構建編輯個體與群體的和諧關系,激發廣大編輯人員的工作熱情,以管理推動良好的編輯職業情感的生成。
4.公平公正、人性化氛圍。建立和諧的企業大環境,為編輯提供一個規范的、和諧的工作環境,對優秀員工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充分調動編輯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條件,盡可能使編輯的情緒處於昂揚的狀態,才能使編輯高標准、創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務[5]。“對事”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走關系﹔“對人”尊重有禮,真誠關懷。編輯工作的客體是文化,編輯工作的主體是文化人,這樣的工作生態如果再加上“公正、人性化”的標簽,相信有很多人會因為社會榮譽感而對其他行業的誘惑產生免疫,和編輯職業相守相隨一輩子,這是一份對於職業的感情。
五、提升編輯職業情感的思考
職業情感是一種內省化的心情心境。編輯的職業情感在“先天所傳(對於文化、書刊、文字的喜愛)”與“后天習得(在工作中實現價值,認同群體)”共同作用下,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具有消極職業情感的編輯對於出版單位會產生負面影響,阻礙出版單位生產力的發展。突出表現為缺乏干勁,稍遇困難便止步不前,患得患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積極的職業情感有助於編輯個體以良好的心態和堅定的意志投入到工作中,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讓工作中充滿創意的浪花,努力實現職業與人生的完美結合。
如今,當傳統出版業遇到“互聯網+”時代,諸多的變革和挑戰讓不少傳統出版企業的編輯產生危機感、茫然感,傳統出版單位更應該在編輯的培養體系中樹立楷模、重視新時代編輯群體的職業情感培養和發展,筆者相信,具有深深職業情感、真正熱愛出版的編輯,不會因為外界阻力而退縮,不會因為物質利益而變節。社會轉型期,有待執著敬業、有出版情懷的出版者合力去探尋出版業的藍海。
參考文獻:
[1] 李珊.職業認同:編輯專業成長的源動力[J].編輯與出版,2009(9).
[2] 周殿富,郭俊峰.青年編輯實用讀本[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
[3] 劉江霞,楊勇.針對編輯職業倦怠的職業生涯規劃[J].職業時空,2009(5).
[4] 李楊萌,張錦.青年編輯如何做好職業生涯早期規劃[J].黃岡師范學報,2011(3).
[5] 劉國華,馬爭朝.淺論期刊編輯的職業生涯和工作激情[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