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花生大電影》11月6日與北美同步上映
今年是全球知名的卡通形象史努比誕生65周年紀念,它上一次登上影視銀幕大約是在35年前。這一次《冰川時代4》的導演史蒂夫·馬蒂諾聯手好萊塢動畫制作團隊藍天工作室首次以3D的形式將這隻小狗搬上大銀幕,11月6日中國內地將以3D、中國巨幕的版本與北美同步上映。昨天,導演史蒂夫·馬蒂諾帶著電影的六個小片段在北京亮相,他從自己小時候學習畫畫第一次拿起畫筆畫下的人物就是史努比講起,為大家帶來了一個關於一隻想像力豐富的小狗和一個努力改變自己的小男孩的故事。
《史努比:花生大電影》故事的核心圍繞“弱者也會迎來他實現夢想,綻放光芒的一天”而展開——總是鬧出一堆笑話的男孩查理·布朗暗戀上了轉學來的“紅發小女孩”,一心想獲得對方注意的他開始嘗試改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愛犬史努比既是得力幫手,也惹出了不少麻煩事。另一方面,史努比這隻愛幻想的小狗這次也將自己的幻想能力升級,變成王牌飛行員,飛上藍天追逐自己的頭號敵人“紅色男爵”,還邂逅了夢中情人“菲菲”。
導演馬蒂諾昨天在現場用毛筆畫了一幅史努比的圖畫,並表示這是他6歲看《花生聖誕節》漫畫時最喜歡的史努比的形象。“我此前看的《花生漫畫》都是手繪的,在用電腦做畫面時,我也希望可以保留舒爾茨原來用的筆墨效果。而3D銀幕上的形象要跟原先的2D漫畫風格保持一致並非易事,它在技術上是最復雜的、最有挑戰的動漫作品。”馬蒂諾稱《史努比:花生大電影》的制作首先是回歸到繪圖板上,通過各種手段試圖最大限度地保留創作品的精神原貌。“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學習班,由五個人先掌握了技術,然后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培訓其他上百名動畫設計師。”之所以要這麼做的原因,馬蒂諾稱由於史努比是一個擁有長久歷史的文化遺產,“我跟舒爾茨家族溝通的時候,他們非常明確,希望讓查爾斯·舒爾茨的遺產能夠傳遞給下一代觀眾。今天的孩子可能對史努比、對查理·布朗不熟悉,或者根本沒有看過《花生漫畫》,我們希望用這部電影吸引他們,讓他們了解《花生漫畫》世界中的精彩。”
史努比外傳
先上封面再上月球
《花生漫畫》由美國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於1950年開始在報上連載,一直到2000年作家去世才不得不終結。這部四格漫畫自誕生以來總共連載了17897格漫畫,用成人的視角講述孩子們的故事,是有史以來由一個人創作的最長的故事,平均每天會有75個國家的3.55億讀者閱讀它。1965年4月,史努比、查理·布朗、露茜等《花生漫畫》中的主角們一起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被贊美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類型之佼佼者,進而展現出生命基本常識中這前所未有的興趣”。1969年5月,美國阿波羅10號飛船將自身指揮艙和月球艙分別命名為“查理·布朗”和“史努比”,兩者一度成為此次太空計劃的半官方的吉祥物。在原作中史努比就是在這一年的3月14日登上了月球,它在漫畫當中也得意地表示自己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小獵犬”,不僅“打敗了所有人”,甚至“勝過了隔壁家的貓”。
其實它是一隻獵犬
史努比的原型為米格魯獵兔犬,又稱為“比格犬”,在分類上屬於狩獵犬,在美國、日本最受歡迎犬隻中排名第七。相傳米格魯與英國皇室的淵源頗深,約在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英國正值狩獵風潮,英國皇室養育了許多名犬以配合皇家出游打獵,而短小精悍的米格魯被訓練成專門狩獵小型獵物,被描述為“動如風,靜如鬆”,因為米格魯獵捕兔子的成果驚人,因此被冠上“兔子殺手”的稱號。米格魯還有一個別號是“森林之鈴”,在古代狩獵時能大聲呼喊以警示主人,但逐漸變成家養寵物后好嗓門就成了缺點,米格魯是警覺性高的犬種,有風吹草動往往會大吼大叫,成群時更是喜歡吠叫、吵鬧,所以如果想養一隻史努比,最好不要給它找小伙伴。(王琳/文 柴春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