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電視節目作為人們最為基本的精神享受,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全民娛樂時代的到來,綜藝娛樂節目佔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形式也呈現多樣化,進而也引發了綜藝節目之間的惡性競爭,其中益智類節目開始走入低谷,比如節目內容低俗化、節目形式類同化、盲目追求收視率等。2011年國家廣電總局頒布限娛令,引導電視行業的健康持久發展,由此,益智類節目開始重新煥發生機。江蘇衛視《最強大腦》能夠在眾多電視台改良綜藝節目的大趨勢下,脫穎而出,取決於節目的獨特創新。這對於國內綜藝節目的創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綜藝節目﹔娛樂性﹔科學性﹔創新
當下關於電視節目的創新有N多面。在中國電視雲圖中,真人秀節目獨佔半壁江山,上至央視,下至地方台,無不叮咬著這塊“肥肉”不放。但是在幾十年前,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就已斬釘截鐵地大聲疾呼“商品拜物教”之下的文化工業多麼偷工取巧,大眾文化已然成為高度工業化和高度娛樂化的附庸產品,接受到如此品質的大眾變成“單向度的人”,生活被全方位展示,讓人“假作真時真亦假”虛實難辨。創新成為了電視節目革新和換血的關鍵。
益智類節目在創作之初本著益智與娛樂相結合的形式,順應社會,也順應節目創作的規律。王璧,娜布琪的《益智類節目的發展狀態及收視分析》將益智類節目定義為:節目有競猜選手、主持人、觀眾組成,他們之間相互互動,通過知識問答的形式決定最后獎品獲得者的知識型娛樂節目。可見,這種節目因為自身的節目特性從誕生之初便不可替代,帶著這種節目創作基因,益智類節目不斷完善,也帶給我們一些創作上的思考。
一、曲折的創新歷程
益智類節目並不是我國獨創的節目形式,是從國外引進而來的。作為舶來品,因此在沒有“人格”的節目形態之下,中國益智類節目一直缺少一種安全感,試圖通過變化構建自己的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末期至今,和所有發展中的事物一樣,益智類節目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創新歷程。也就是益智類節目在我國經歷了四次大的創新浪潮。
1.雛形階段:以知識競賽為主。這一時期大部分是知識競賽類型的節目,大多為單位舉辦,選手大部分是電視台舉辦知識競賽,邀請學校和單位派遣有關人員參加。但題目過於專業化,觀眾參與能力降低,主持人調動現場氣氛的能力也不夠,你播我看的方式佔主導﹔2.發展階段:多元化益智娛樂時期。在這一時期,益智類節目呈現出兩種節目形式:一種是以《幸運52》為代表的對人pk制﹔另一種是以《開心辭典》為代表的一人闖關制。這兩種形式都體現出知識與娛樂的相結合﹔3.衰落階段:益智類節目風格轉型期。被稱為是選秀之年的2006年,選秀類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同時節目內容低俗化,節目形式同化,盲目追求收視率等﹔4.復蘇階段:益智類節目強勢來襲,泛益智類節目時期。2012年廣電總局“限娛令”的實施,激發了各大衛視節目創新的動力。益智類節目開始復蘇。具有代表性的節目有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
基於以上益智類節目在我國的四個發展時期來看,中國的益智類節目亟需大膽的創新。益智類節目只是綜藝節目的一個小的分支,我國的綜藝節目近幾年需要改革創新的呼聲此起彼伏,也亟需出現一些能夠讓觀眾耳目一新的節目。也正因如此也有了后來類型節目引進自信與執行上的成功。
二、益智類節目的創新啟示
益智類綜藝節目雖然已經走過很長一段歷程了,但本土此類節目的創新仍然乏善可陳,目前最熱門的益智類節目當數《最強大腦》,它顛覆式地升級創新可以給國內益智節目的再創新具有一定意義。因而我們需要以此為例抓住當下受眾的需要創造自己的作品。
(一)節目元素適應當下受眾群
現今當下受眾已經不隻被看成普遍接受的對象,受眾的群體性和選擇性愈發突出,能夠適時分析受眾群的特征並加以利用無不是一種捷徑。當然中國在利用受眾群創造此類節目中,也有較為突出的典范,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天才知道》等,通過少年展示精彩的競技過程,表現兒童的相關能力,讓電視機前的家長看到了教育的典范,也讓廣大觀眾看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與未來的希望,在同時段節目中獲得了不錯的收視率和口碑。但是相比較《最強大腦》的節目模式,我國自主創造的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
其一,整合受眾群。單就受眾群方面,后者更加佔據優勢。因為從挑戰者的角度來看,波及到了各個年齡階層和各行各業,相對應得也得到了相關受眾的支持,有效地拉近了各個受眾群地距離﹔其二,適合觀眾欣賞口味。同時,節目組挑選了平常生活中與普通人無異的偏才、怪才,不論是識別二維碼、五百個雞蛋中“百裡挑一”,還是四位數乘法的快速反應,滿足了觀眾獵奇的心態,也讓觀眾的代入感油然而生。同時話題嘉賓的設置,也帶動了整個節目的話題性,通過設置人物懸念引起觀眾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其三,故事性。中國人自古喜歡講故事,也喜歡聽故事,將思想灌輸於故事之中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將挑戰者的背景資料通過影像展示和口述故事的形式講述,不僅符合中國觀眾的視聽習慣,調動了節目的氛圍,增強了所展示能力的人物的真實感和厚重感,而且引起了觀眾更多的遐想。與其說是在講故事,不如說是在講道理,將舞台上耀眼的天才還原為普通人,滿足了每一位觀眾對成功的渴望,激發了奮斗之人的信心和勇氣,故事性是穩定受眾群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看出以各種方式抓住任何潛在的觀眾群也是這檔節目制勝的法寶。
(二)拓展競賽視野,抓緊“走出去”戰略
《最強大腦》不僅在節目受眾上適應時代,而且也在各方面大膽創新。在節目模式上作了更大改變,不同於以往的益智類答題競猜式的節目套路,而是採取分數晉級闖關制。在節目中,幾名觀察員根據挑戰難度共同打分,取平均分數,使賽制更加公平化,擺脫了原先單一以知識量取勝的競技形式。同時節目特別增設了國際挑戰賽,節目組和境外欄目組合作,舉行國際PK賽。通過晉級賽和挑戰賽最終決出最強大腦中國戰隊,與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的腦力精英展開了同台對戰。中外PK賽中,中國對德國4︰0勝,中國對日本1︰3敗,中國對英國1:3敗,中國對美國3:1勝,同時請來羅伯特•戴西蒙(麻省理工腦研究院院長)、達格瑪•施特內德、喬納森•弗林特作為國際評審,中國戰隊的12位成員,被分成4組,迎接4國,共16位外國選手的挑戰。對抗結束后,若產生平局,則由國際評審挑出PK項目中難度最高的一個,在該項目中勝出的國家則代表最終勝利。當所有PK賽結束時,獲勝場數最多的國家,則是該賽季的年度總冠軍。相比之下,《最強大腦》以往國內競爭的形式顯得有些“小打小鬧”,使整個節目更具有觀賞性,開拓了競賽視野。
除了內容上的國際化外,在傳播上一樣重視跨國傳播。《最強大腦》源自德國節目,該節目還在意大利和西班牙播出。《最強大腦》引進的時候就與德國《Super Brain》節目組簽訂協議,要求德方全程跟進指導節目制作,並提議四個國家挑選出自己國家的“最強大腦”戰隊,互相進行國際pk賽。協議中的這兩點,一方面保証了節目的制作水平不會低於原節目﹔另一方面,使得國際間電視媒體的交流更加緊密,有利於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可以看出,由於節目在制作形式上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加入,以挑戰者推動節目進行的方式,擺脫了國家間交流的限制,模式化的規范流程易於操作,這給節目本身的傳播上帶來了優勢。
如此對我國其他電視節目制作方無不是一種有效的借鑒,要積極引進境外優秀的節目進行本土化創新,又要學會走出去,強化節目本身的模式化、規范化,加強合作,提升節目整體水准,增加節目知名度。
(三)可看性與真實性同樣重要
與以往台上主持人和嘉賓組成方式不同,《最強大腦》舞台中除了二者之外,新增一種特殊的人物角色——科學助理。任務十分簡單,主要協助做一些道具的擺放和挑戰者、嘉賓的引導工作。但作為全場的“顏值擔當”,這部分主要選擇形象好氣質佳的美女助陣,可見節目在細節處理上很好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另一方面,節目擁有“神一般的道具組”,因為節目中所有需要的,凡是能夠想到的道具,都能夠逼真細致的還原到現場,節目組曾透露,對於道具部分最大的奧妙就是“沒有預算”,以效果最大化為前提,不惜重金打造,如第一季《最強大腦》中5000個魔方組成的魔方牆、101隻斑點狗、90米高的巨型攀岩牆等,讓觀眾們記憶猶新。而第二季才播三期,3D頭骨、廣場舞大媽、蜂巢迷宮、幻立方,各種道具已現雛形。一個節目在道具上能有如此大的投入,在國內電視史上應該也是很少見的。甚至在一期節目中,他們在舞台上搭建出一個老北京茶館的實景,並且有專業演員“變身”銅人道具,選手將在其中上演現實版“大家來找茬”,除此之外,甚至連科學助理手中的托盤也要求精益求精,不斷改觀以求美觀。
這種努力顯然得到成效,也保証了節目在軟硬件方面都能做到完美。在當前追求更加夸張的可視化奇觀之下,在電視台努力利用數字后期技術豐富畫面內容之時,《最強大腦》以更加清晰的畫質,摒棄虛假特效,為觀眾全方位還原了一切可以想象到的真實景觀,不僅提高了節目的可視化,而且增加了節目本身的可信度和真實感,當挑戰者置身道具之中,也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享受挑戰,為益智類節目的創新提供典范。國內其他同類節目在借鑒節目模式的同時,也應注意選擇適合益智類類型的美化效果,加強真實性,才是良策。
綜上所述,《禮記·大學》中關於“格物致知”這樣解釋:“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想要達到認識的目的就要首先“格物”,分析同類作品,改編同類節目是必經階段,取其長補己之不足,因地制宜地做出自己的節目才是最終目的。中國人擅長講道理,擅經人情,喜歡分析,偏重理性的特征正好符合益智類節目的特征,況且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基因能給創作者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和素材,如果將二者有效結合,那麼不妨做出大膽猜想,此類節目正是中國創造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江蘇衛視網絡電視台.http://www.jstv.com/n/ws/zqdn/news/index _1.shtml.
[2] 史可揚.電視欄目與頻道解析[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
[3] 王璧,娜布琪.益智類節目的發展狀態及收視分析[J].視聽界,2008.
[4] 郭鎮之.中國電視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5] 錢旭初,茹希佳.益智類電視節目的歷史與現狀[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2003(4).
[6] 廣電總局將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EB/OL].http://www. sarft.gov.cn/articles/2011/10/25/20111025170755801010.Html.
[7] 廣電總局.衛視收視率不再依賴電視劇[EB/OL].http://news.cntv. cn/china/20120713/112962.Shtml.
[8]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山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