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中央電視台打造了國內首檔明星真人秀紀錄片節目《客從何處來》,引起了廣泛熱議,讓受眾掀起了一股“尋根熱”。這檔節目的成功離不開節目策劃、節目傳播手段等因素的推動。本文基於傳播學的基本理論,通過對本檔節目的分析,探尋其成功的要素,以求為之后的類似節目提供借鑒。
關鍵詞:傳播學﹔明星真人秀節目﹔成功要素
中央電視台在2014年播出了一檔明星真人秀紀錄片——《客從何處來》,這在國內實屬首檔為名人尋找家族史的節目,自開播以來廣受好評。但在《客從何處來》開播之前,英國廣播公司於2004年就有他們名牌節目《你以為你是誰》為名人尋根問祖,節目反響熱烈,並且節目模式被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採用。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一種模式的電視節目是深受受眾喜愛的。節目選取了歷史學家易中天、著名主持人阿丘、演員陳沖、收藏家馬未都和藝人曾寶儀作為嘉賓來尋找他們的家族歷史。
作為一檔電視節目,它的傳播從制作的那一刻便開始,一直到節目結束受眾的反饋。正如傳播學的四大奠基者之一拉斯韋爾提出的構成傳播的五種基本要素,也是后來人們稱之為“5W”的傳播模式:“誰(Who)→說什麼(Says 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To whom)→取得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s)[1],這一理論明確的表述了傳播活動是由五個要素和環節而構成,本文將從這五個方面來分析《客從何處來》的成功之處。
一、“誰”——傳播者
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它是傳播行為的引發者,同時在社會傳播中,傳播者既可以是單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專門的機構[1]。傳播者的水准會直接影響傳播內容的好壞。《客從何處來》的制作方即為這一檔節目的傳播者,作用顯著。
眾所周知,《客從何處來》的制作方做過《東方時空》的“生活空間”,后來還創辦過央視的多年來以“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為理念的《社會記錄》和《24小時》,對於挖掘故事,用大眾視角講故事對於這個團隊來說並非難事。但是,如何挖掘故事的真諦,生動真實的講述故事,如何從嘉賓的隻詞片語中找到他們家族的歷史的線索,這都是考驗制作方的難題。
1.從節目命名的巧妙來看制作方用心良苦的創意
“客從何處來”這五個字出自於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這首詩。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於“家鄉”都有著一種特別的眷戀,從古至今有太多的詩作來表達對於家鄉的不舍和依戀,制作方根據節目內容選取這五個字來命名也恰如其分的彰顯節目的主題。
2.從節目搜尋資料的難度來看制作方講故事的本領
是否能朝著有利於節目順利進行的方向進行,這大部分取決於制作方對於素材的把控。但是,對於節目而言,要完整的尋找各位名人的家族史來縷清故事的可能性非常小,那麼如何利用既有的素材將故事講得精彩而有吸引力這就是要考慮的。
比如,在阿丘的那期,環繞在他心頭的疑問是自己外公是否為叛逃,但是這一問題因資料查閱有限和時間關系已無法考証,制作方於是另辟蹊徑,在現有的史料中尋找到阿丘的姨媽這一條故事線,將在當時動蕩的社會中苦困的一家人如何抵御顛沛流離的痛苦,將其親情展現無遺。
二、“說什麼”——傳播內容
傳播內容是傳者和受者之間的紐帶,通過訊息的傳達,二者之間能達到互動的目的。這對於節目來說又是一道難題。國內的電視媒體出現了各種各樣以戶外運動、親子秀為主題的明星真人秀節目,頗受好評,要從當中脫穎而出,依靠的就應該是節目的新意和內容。 維亞康姆公司總裁雷石東表述過:傳媒企業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必須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2]!在這個競爭激烈、節目更新快速的大眾傳媒時代,節目有沒有扎實的內容成為衡量一個節目好壞的標准。
1.懸念為主的敘事手段
“懸念”在影視作品中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在開頭部分拋出一系列的疑問或者展現激烈的矛盾沖突,以引起觀眾急於想弄清前因后果﹔另一種是特意讓觀眾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而影片中人物全然不知,使得觀眾對其時刻關注[3]。電視紀錄片中的懸念應用正是前一種類型。編劇將記錄人物的離奇命運和坎坷的故事發展不斷的運用懸念提出疑問和沖突來吸引受眾,贏得受眾的關注,但是如何將懸念運用恰當這是當今紀錄片應該思考的問題,這給節目組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在如今的紀錄片裡,在將故事片的一些因素運用到電視紀錄片后,收到了良好的可視效果。那麼,在《客從何處來》這一檔節目中,懸念的運用是相當成功的。
如《易中天篇》一共花了三集來講述,從這一篇章的節目預告開始懸念就一直存在,這一篇章主要講的故事即為易中天教授為了揭開家族歷史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在故事的一開始,就是易中天手中有一份死亡名單,名單中的253人死於1939年9月23日,這一份名單的出現足以吊起受眾的胃口,而接下來鏡頭又轉向傳真機裡的一張照片,那是易中天家族的一張全家福,祖父言馨堂在逃脫了日軍的轟炸后所拍攝。故事發展到這,問題接踵而來,1939年9月23日凌晨3點多到底發生了什麼?易中天祖父言馨堂等人為什麼能生還?節目在一個個疑問的提出和解答中進行故事的開展,通過若干懸念的建構組成故事的整體,因此,對於電視紀錄片的傳播內容而言,選擇一個有利於表現懸念和沖突的敘事手段尤為重要,將故事情節中的矛盾沖突展現開來,讓受眾在緊張和疑問中觀看下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真實的表現手法
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紀錄片以事實說話,但這種真實是相對的,不排除藝術加工的成分[3]。在《客從何處來》這一檔節目中,為了真實的展現每位嘉賓,在節目拍攝期間嘉賓與外界是隔離的,目的就在於能將他們面對自己家族歷史的第一反應直接呈現在受眾眼前,他們的表情恰恰是決定受眾是否願意跟隨節目組去探尋嘉賓家族歷史的要素之一。同時,為了確保紀錄片的真實性,節目對於嘉賓的家族歷史的溯源都是依托史實資料和文獻檔案的查閱,在這些資料的支持下,不僅做到了真實性和嚴肅性,也體現了節目組的用心,對於歷史、嘉賓和受眾的負責。
三、“通過什麼渠道”——傳播媒介
媒介是訊息的傳播渠道,在社會生活中媒介是多種多樣的,如郵政系統、互聯網系統、大眾傳播系統等,都是人們常接觸到的。
那麼,《客從何處來》作為一檔電視明星真人秀紀錄片,電視自然是其最為重要的傳播媒介,中央電視台在節目開播之前並沒有像其他類型的電視明星真人秀節目一般大肆宣傳,而只是在中央電視台的平台上做了例常的宣傳片宣傳,但是在宣傳片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制作方的水平,懸念的設置已經使受眾期待節目的播出。
同時,利用新媒體來擴大影響力。節目在播出期間,通過各大視頻網站的點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增加了節目的知名度和話題性,擴大了受眾群。節目組還舉辦了一次名為“屬於你的歷史,我們家人的故事”《你從哪裡來》“輕•家史”網絡征集活動,內容可以是講述一個家族小故事,也可以是講述傳家物件的來歷或者是家訓,目的就是為了更有效的調動受眾對於節目的參與感和認同感。
四、“對誰”——受眾
受眾作為傳播的對象,在傳播過程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在傳播學中,受眾又叫做受傳者,是傳播者的作用對象,他們積極主動的接受訊息,通過各種反饋活動來影響傳播者,同時如同傳播者一般,它也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的存在。《客從何處來》找准了受眾對於家國情懷感情共鳴的心理滿足,引發全民的鄉愁共鳴,形成了節目的固定收視人群。
節目中的五位嘉賓沿著自家的家族歷史的線索,走遍數個地方探尋家族的塵封往事,在不斷的追問和探尋中尋找屬於他們家族的答案,同樣還是在易中天篇章裡面,談論到易中天母親所讀幼師的那首校歌時,節目組為了體現這一段的深情特意找到一位幼童來念,這樣的效果讓受眾和嘉賓感動和真切,在節目當中這樣的設置比比皆是,同時這也是真實發生的,這種紀實手法的表達帶來的感動是無法比擬的,通過對於某一個嘉賓家族故事的闡述使受眾引起對家鄉故土的牽挂、對家國的追思,引起我們感情的共鳴,也點明這檔節目的主題:“我們是誰?我們的民族是誰?”
五、“取得什麼效果”——傳播效果
拉斯韋爾在他1948年發表的《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書中曾提到傳播的社會功能,其中一個功能便是社會遺產傳承功能,表達的觀點就是人類的發展是建立在前人的智慧積累上,后人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的完善發展,繼承和創新。而作為大眾傳播領域的電視節目而言,《客從何處來》的亮點在於對節目嘉賓家族命運的揭示同時,也讓受眾了解不同時代的歷史以及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件,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歷史文化的傳播,體現了社會責任,為的就是能讓我們現代人銘記那些珍貴的歷史時刻,從而觸動人們的心靈,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檔節目是相當有意義的。
其次,在拉斯韋爾的觀點中,傳播的社會功能還包含環境監測功能,這一功能表達的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和自然環境中,人類社會如果要保証自我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及時的監控把握內外環境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而言,傳播對社會起著“瞭望哨”的作用[4]。從這檔節目播出之后,觀眾的關注度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我從哪裡來,我是誰”,對自家的歷史開始感興趣,也開展了探尋自己家族的歷史活動。通過對於自家家族的追尋,看到一代又一代的先者為了后代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這些足以構成一部精彩的家族史。同時,這一部部的家族史放到歷史的長河裡構成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客從何處來》從很細微的個體展現讓我們溫暖的感受到濃郁的人文關懷和對於家族、國家的重新認知。
參考文獻:
[1] (美)H.Lass well.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M﹞.New York: 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1948.
[2] 胡瑛.從內容為王到品牌為王[J].青年記者,2008(35).
[3] 駱鵬.影視傳媒文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4]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