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0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媒體時代堅持用“腳”採訪的不老魔力

陳 強

2015年10月23日14:1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等新興社交媒體大行其道,給傳統媒體的生存與發展帶來種種便捷,但也帶來更為嚴峻的考驗。新媒體和“互聯網+”大潮的沖擊,給傳統媒體的一線記者採訪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本文著重強調用“腳”採訪的重要性,並結合筆者長達10年的一線實踐,簡要分析和闡述用“腳”採新聞的必要性和方法,以期對新媒體時代的一線採訪工作產生積極意義。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用腳採訪﹔融合發展

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已給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各種便利,但來勢洶洶的“互聯網+”大潮也侵襲著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並對這些行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傳媒業也是如此。

在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異常活躍的新媒體時代,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大行其道,讓新聞記者獲取新聞線索的渠道越來越多,與被採訪對象溝通的方式越來越多,不到現場就能獲取的新聞信息越來越多,一些年輕的過度依賴新媒體的新聞記者覺得,技術進步已逐步替換傳統的實地採訪,採訪新聞看看新聞媒體、打打電話事半功倍,遠比跑斷腿的效率高。事情真是這樣嗎?

筆者反思多年一線實踐,深刻地體會到,越在新媒體時代,越有必要強調用“腳”採新聞這一傳統的新聞採訪理念。本文結合自身實踐,擬從新媒體時代新聞為何依然需要用“腳”採、用“腳”採訪究竟有何好處、如何更好用“腳”採訪等方面作以簡要的分析和思考。

一、新聞要堅持用“腳”採訪

陸定一先生在其著名的新聞學論文《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中說,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五個“W”(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因、Who何人)和一個“H”(How如何)是其六要素。在信息技術相對有限的過去,人們獲取新聞的主要途徑是看報紙、聽廣播、看電視,新聞記者採訪新聞的方式是趕赴現場,用心聆聽,用腳丈量。在過去,記者不到新聞現場,就無法獲取那裡的具體信息。

但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大大拓展了信息傳播的渠道,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縮短了信息傳播的距離,特別是即時、互動的新興社交媒體大行其道,讓很多新聞事件在第一時間就能被地處天南海北的所有用戶知曉,未到現場的任何人僅憑一部智能手機就能輕鬆獲取高分辨率的圖片和視頻。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似給新聞從業者提供了不到現場也能獲取現場信息的便利﹔加之多數新聞單位所實行的“計件工資”的發稿考核,也容易讓人覺得“有圖有真相”,再去現場浪費時間。新媒體時代,“互聯網+”洶洶來襲,跑現場用“腳”採的傳統模式是否已經過時呢?

“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國青年報社編委吳湘韓先生在接受《新聞戰線》雜志記者採訪時說:“要堅持新聞專業主義。堅持用“腳”採訪,用腦思考,用筆還原,用証據報道”[1]。筆者覺得,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用“腳”採訪和用腦思考一樣,永遠不會過時。

二、用“腳”採訪的多項好處

新媒體時代堅持用“腳”採新聞,筆者認為有以下好處。

1.堅持用“腳”採新聞,能走進新聞現場,看清真正的真相,確保新聞的真實性,使新聞有硬度。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無疑對整個傳媒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效和便捷,但它在泥沙俱下的海量傳播中存在著“內容克隆化”、“求快不求真”、“迷信點擊率”、“標題玩驚悚”、“剽竊成重症”、“媚俗無底線”等7種弊病[2],特別是在追求轟動效應的影響下,新媒體所傳播的很多消息都喪失了新聞的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生命力,隻有真實的東西才能經得起考驗,網上流傳的、通訊員提供的新聞信息未必都是真實可靠的﹔新聞記者如不走出辦公室,到新聞現場身體力行地進行核查,就無法確保其真實性。把不真實的新聞公諸世人,輕則誤導受眾,影響媒體公信力,重則引起訴訟引火燒身。

在“舌尖上的安全”備受關注的今天,筆者曾接到一名DV拍客提供的視頻:浙江省海寧市海寧農批市場有人違規用保鮮粉浸泡去皮芋艿延長保質期。對此情況,筆者沒有輕信視頻,而是赴現場進行暗訪,大量取証,摸清了“鮮嫩”芋艿涉嫌用化工原料“美容”的來龍去脈,並聯系工商人員進行抽檢,發現致癌物質,工商人員隨即對不法經營戶採取措施,筆者才以充足的証據報道了這條新聞。

報道見報后,有人打電話說,這條報道斷了一些不法經營戶的財路,讓他們非常惱火,但由於報道的都是事實,“他們(不法經營戶)也說比較客觀,無可奈何”。當初,筆者如未赴現場採訪,看著視頻就寫稿,就難免有所疏漏,一旦對方追究起來將非常被動。

2.堅持用“腳”採新聞,可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使新聞有溫度。新媒體時代,從新媒體獲取信息,盡管圖文並茂,高效便捷,比跑現場快十倍百倍,但未赴現場的任何採訪都不會真正採出泥土的芬芳,不會採出潛在的珍珠。親臨現場採訪,往往能增進新聞記者和被採訪對象的感情,這真摯的感情往往又能觸動記者的大腦,激發記者的靈感,使採寫的新聞有溫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新聞實踐中同樣適用。

“海寧市丁橋鎮一家磚廠,大批外來務工人員工作很忙,沒時間管孩子,就紛紛用小布條把年幼的孩子像羔羊一樣拴在隆隆作響的機器邊,每天長達10多個小時。家長們的此舉不僅拴著孩子的身體,更拴著他們的未來”。筆者獲悉此事時,由於連續加班非常疲勞,而此時已有媒體作了報道,筆者如圖省事,認為參考參考網上內容,再打電話問問情況,也能交差賺到工分。但筆者還是趕赴現場,用腳丈量了這家磚廠的每個腳落。

在與被採訪對象面對面的溝通中,孩子們被拴的身體,家長們無奈的眼神,隆隆作響的機器,推車小跑的身影……都當場觸動筆者的神經,驅走筆者的疲勞,激發了筆者的斗志。從這家磚廠採集大量一手材料后,筆者還跑了海寧的其他鄉鎮以及海寧周邊的桐鄉、嘉興等地,對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齡前教育狀況、民辦幼兒園生存狀況深入調查,並向多方專家尋求破解方案。最終,這群孩子圓滿解困,筆者採寫的此稿獲得了浙江新聞獎一等獎。

3.用“腳”採新聞,可睜開自己的眼睛看到獨到風景,使新聞有深度。2015年4月2日《人民日報》批評,新媒體存在“內容克隆化”的嚴重弊病[2]。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很多事情聽別人講千遍萬遍都不如自己看一遍。他人提供的照片、視頻、文字信息講得再好也是他人的視野,你要不囿於他人的視野,不至於人雲亦雲地看到自己的視野,就必須趕赴現場用腳採訪,實地調查。要比他人看得更多,隻有比他人跑得更多。

浙北首家上市公司錢江生化在海寧城南建二分廠時,海寧城市還比較小,所建地當時還是比較偏僻的城郊。但隨著海寧城市的不斷“長大”,這裡逐漸被居民小區和學校包圍,此后由於環境污染,附近群眾怨聲載道。對此,盡管海寧市有關方面一直採取措施設法治理,但由於上市公司涉及面廣,一些小的整改往往治標不治本。

在周邊群眾接連不斷的呼聲中,海寧61位人大代表聯名提議市政府對錢江生化二分廠關停搬遷。歷經兩年不懈努力,盤踞海寧城南22年的錢江生化二分廠最終全面關停搬遷,附近群眾歡欣鼓舞。錢江生化二分廠開始關停時,關注的媒體非常多,採訪者很多,到了全面關停的最后一天,卻鮮有媒體關注。當天,盡管錢江生化不接受媒體採訪,筆者還是在外圍做了細致觀察,採訪了周邊群眾。后來,筆者採寫的這條稿件榮獲了浙江新聞獎二等獎和全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於多跑了半天路。

三、堅持用“腳”採訪的主要方法

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如何更好用“腳”採訪?筆者以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1.新媒體時代,堅持用“腳”採新聞,就要牢固豎立不怕吃苦的念頭,牢固樹立新聞求真的念頭,養成身體力行調查研究的新聞習慣,堅決克服一切惰性。現代科技和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的便捷,越來越多的舒服,這在一定程度滋生了貪圖享樂難以吃苦的惰性。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新聞人都不能忘記,新聞業是一項事關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非常特別的行業,選擇新聞就是選擇了一項“大腦力+大體力”勞動的苦差使,隻有身體力行非常漂亮地完成每一項“苦差使”,新聞人才能收獲真正的快樂。

2.新媒體時代,堅持用“腳”採訪,就必須克服浮躁的心態和功利意識,變潛在的“向量要新聞”為“質量並舉,向質要新聞”。用“腳”採新聞,肯定意味著比靠新聞媒體等手段採新聞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勞力勞心。眼下,新聞單位大都實行“計件工資的考核機制”,這讓新入行的新聞從業者容易產生浮躁心態,覺得用寫兩條稿件的時間和精力去寫一條稿件浪費時間。其實,精心採寫1條有深度的稿件,遠比投機採寫10條平平淡淡的稿件都更有助於一個記者的成長。在信息滿天飛的今天,人們已不缺乏信息,但缺有深度、有價值、有思想的信息。也許正因如此,《紐約時報》國際版副主編莉迪亞•波爾格林在預測新聞走向時說:“我從紐約時報了不起的移動產品《NYT NOW》看到的最大啟示就是,在一天裡某一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格式,給讀者更少的新聞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3]”在某種意義上,高質量的少,也是一種多。

3.新媒體時代,堅持用“腳”採新聞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並行不悖,將兩者充分結合起來,融合發展,才能不斷突破,事半功倍。在新媒體時代,強化用“腳”採新聞,並不是要守舊保守,摒棄或遠離新媒體、新技術、新手段,而是指不能過度依賴新媒體,喪失了新聞的根本。

事實上,“互聯網+”和新媒體迅猛發展帶來的變革有目共睹,無需贅述。堅持用“腳”採新聞,可零距離接近新聞現場,最深入地了解真相,看到最獨到的視野,克服新媒體“快而未必真”、“內容克隆化”、“剽竊成重症”等種種弊病,有助於真正地做到內容為王,而充分利用新媒體,尊重新媒體發展的客觀規律,可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強化互聯我思維,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

在新媒體時代,強化用“腳”採新聞,不僅是新聞採訪行為上的身體力行,也是新聞觀念中對調查研究的一種堅守,不僅靠“腳”,更要靠“心”。將強化用“腳”採訪和充分利用新媒體新技術新平台新手機結合起來,融合發展,才能順應潮流,重獲生機,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 楊芳秀.用新聞影響今天——吳湘韓訪談錄[J].新聞戰線,2015(1).

[2] 於洋,張音.新媒體需治“七種病”[N].人民日報,2015-04-02.

[3] 文敏.2015,新聞將如何“任性”地變?——且聽一群“最聰明的人”怎麼說[J].傳媒評論,2015(1).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