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10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媒體沖擊下《報紙編輯學》教學革新與思考

高煥靜

2015年10月23日14:2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新媒體沖擊下,報紙的全媒體之路逐漸鋪開,報紙編輯進入了“大編輯”時代,即既要掌握平面媒體的編輯,還要熟悉新媒體的運作,不僅懂得內容生產,還需強化用戶意識。基於此,高校的《報紙編輯學》課程教學應注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以適應全媒體時代的需要,本文將著重探討新媒體環境下該課程教學的革新,以期提供借鑒。

關鍵詞:《報紙編輯學》﹔大編輯﹔新媒體

一、新媒體環境下報紙的生存困境與調適

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給傳統的新聞業帶來挑戰,隨著電子計算機、智能手機及其它移動終端的廣泛使用,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報紙傳播的單向性和“時間差”的劣勢也越發凸顯。在信息消費的“快餐化”環境下,紙媒的深度報道難以引起人們重視,其功能不能充分發揮也是不爭的事實。傳統報業的生存普遍面臨讀者大幅減少、廣告收入下滑等威脅。2015年7月1日昆明《生活新報》休刊,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許多人感慨紙媒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2015年7月11日,有56年歷史的香港《新報》宣布於12日起停刊,《新報》在停刊公告中這樣寫道,“隨著免費報紙的出現,傳統報紙近年銷量大幅下降,加上讀者讀報的習慣有所改變,該報在可行的方法及預算下已作出多番適切改革,惟仍然處於長期虧蝕狀態。”[1]紙媒消亡的真實案例正在全國乃至全球上演,種種跡象昭示著新媒介環境下報紙的落寞。

紙媒最早脫胎於“新聞信”和“書刊”,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大眾傳媒,但在新媒體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的今天似乎走到了絕境。實因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承載信息的介質更加多樣化和便利化,當然與之相伴生的功能也更加多樣化,原來人們通過報紙獲得的信息現在通過互聯網、微搏和微信等方式便可以輕鬆獲得。然而,我們也看到,發生變化的只是傳播介質,傳播內容(即信息)是不會消亡的,這也是所有媒體的共通點,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好內容為王”是永久不變的信條。報紙受到的沖擊,實質是紙質載體受到的沖擊,是信息的傳播載體和傳播方式的發展滯后於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的結果。事實上,許多報紙已經意識到紙質載體的諸多劣勢,在其發展思路上也嘗試借鑒互聯網思維,借助計算機網絡和移動媒體,融合計算機電子版、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等,形成報紙傳播新格局。例如:2014年6月12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人民日報形成了微博、微信、客戶端的移動傳播新布局,“兩微一端”作為記者發稿的首發平台,在重要的時政新聞、突發事件等報道中,實現全網和移動端首發[2]。河南廣電集團旗下《東方今報》2015年4月8日進行改版,“全新上線”是對這次改版的定位,圍繞“一個中心”(東方今報),穩抓“兩個基本點”(報網互動、微網互動)、依托“三微平台”(微博、微信、客戶端)、實現“思維傳播”(報紙、網絡、視頻、音頻)[3]。2015年8月3日,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擬投資1000萬元,採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雲計算,共同打造建設“重報集團新聞內容生產及運營監管服務平台”項目[4]。

隨著媒介環境的變化,紙媒的全媒體之路也逐漸鋪開,這意味著報紙編輯進入了“大編輯”時代。“大編輯”是相對此前對於傳統報紙的編輯(“小編輯”)而言,傳統的報紙所針對的受眾對象是傳統媒體(紙媒)的讀者,今天的報紙所面向的對象是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傳統的報紙編輯注重的是報紙版面的編輯,包括新聞稿的選擇和配置、新聞標題的制作、版面設計等內容,范圍局限於一張報紙上,是對四開或對開報紙的精耕細作,目的是在有限的報紙空間中編排恰當的內容,並使報紙版面形式協調美觀。媒介環境的變化,給報紙編輯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報紙編輯人員不僅要熟悉紙質媒體的編輯,還要熟悉新媒體的運作,不僅懂得內容生產,還需強化用戶意識,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做好報紙網絡版以及微博、微信和客戶端的內容生產和編輯。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員,需要成為新媒體時代的“雜家”,不僅會看稿紙,還能發展和積聚用戶,不僅熟悉傳統媒體的運作,還熟悉新媒體的操作。當然,對新媒體編輯的重視並非是對紙質版面的內容制作的忽略,在信息“速食”時代,傳統報紙的深度報道愈顯重要和不可忽視,報紙新媒體之路則為紙質媒體的不足進行彌補。“大編輯”既要發揮傳統報紙的優勢,又要探索多元化、立體化的信息呈現方式。

《報紙編輯學》是新聞學和傳播學專業的主干課,其實踐性相對較強,強調對學生報紙編輯業務能力的培養。按照傳統報紙編輯學的思路,已不利於培養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編輯人才。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報紙編輯學》課程教學也面臨著革新,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將重新調整。

二、《報紙編輯學》教學的革新

(一)強化組織和策劃新聞報道的能力

傳統報紙的優勢在於,將單稿配置組成稿群,集中於一期報紙的一個或幾個版面,甚至連續的多期報紙,對某個問題或事件進行深度挖掘和多元呈現,避免新媒體傳播中信息的碎片化,滿足人們的深層次信息需求。在《報紙編輯學》的教學中,我們很大部分時間被用於微觀的文字和圖片編輯,以及版式的調整和編排,包括標題制作、新聞稿件的加工和修改、圖片配置、版式設計等。紙媒發展應揚長避短,其深度報道的優勢不能不引起重視,這就需要培養和提升編輯人員對報道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在《報紙編輯學》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對單稿的處理能力和版面設計的能力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組織和策劃新聞報道的能力,使學生能對有著重大意義和價值的新聞事件和問題,做好連續報道和跟蹤報道,並通過配發評論、增加背景資料等豐富報道的內容,讓讀者對此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

(二)提升整合各種渠道的信息的能力

新媒體既分流了報紙的受眾,同時,新媒體的內容又是報紙內容的重要資源之一。新媒體時代,每個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又都是自己的“麥克風”,即信息的發布者,這就是說,報紙有著許多隱性且免費的信息來源,或稱“新聞線人”、“報料者”等。報紙編輯人員在核實了來自網站、微博、微信等渠道的信息為真后,適當整合和加工同類信息,提煉出其中有新聞價值的關鍵點,或讓記者配合採訪信息發布者及相關人員,獲得更多的第一手資料,進一步豐富和升華其新聞價值。在課堂上,注重訓練學生核實信息、整合信息、歸納信息、提煉有價值新聞事實的能力,龐大的新媒體空間就是學生實訓的試驗場,來自網絡、微博、微信的海量信息正好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豐富材料。通過實驗性教學環節,以“主題”為切入點,有針對性訓練學生將來自不同渠道的同類信息進行整合,並改寫成適合在各種平台上發布的新聞稿件。

(三)培養多元化、立體化地呈現信息的能力

報紙與PC終端、微博、微信等在傳播特性上不同,這意味著同樣的內容在不同媒體中將會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報紙編輯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進行新媒體新聞編輯的訓練,將傳統的新聞稿件進行改寫,將學到的傳統報紙編輯知識如稿件修改、標題制作,圖片運用、版面設計等運用到網絡新聞、微博、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實踐中來,並根據新媒體傳播的特殊性做好新聞信息的寫作和編輯。在標題制作上,報紙標題包括引題、主題、副題,形式上比較厚重、醒目,在提示或評價新聞內容的同時,也使報紙版面看起來富於立體感和層次感。在網絡新聞中,不需要這樣的層次感,網絡新聞的標題以簡潔明了為主,一般為單行標題,在教學中,可訓練和提升學生對不同媒體的新聞標題的改寫能力。在內容制作上,隨著手機、IPAD等移動媒體的廣泛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飛速發展,利用移動媒體發布簡潔而又切中要害的信息,也成為編輯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信息發布中使用的詞匯、語氣等也應根據新媒體用戶的特殊性而有所變化。有些報紙也在探索聲音傳播的形式,如2015年1月23日開始,《錢江晚報》在網絡電台“蜻蜓FM”構建專區,嘗試走出音頻新聞和自制節目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未來報紙在信息的呈現方式上會更加多元化的,《報紙編輯學》的教學不能因循守舊,而是緊跟媒介環境變化的實際,將全媒體傳播的思維模式引入到《報紙編輯學》的教學中來,豐富教學的形式,培養學生多元化、立體化的信息呈現方式。

三、結 語

新媒體給報紙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很多人看來“報紙消亡論”這一論斷已逐漸成為現實。在此背景下,高校《報紙編輯學》課程是否還有開設的必要,應開如何展開教學等問題也浮現出來,如果直接簡單地取消該課程,顯然太過武斷,不利於學生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也有對新聞業的走向以及新聞教育的趨勢妄下結論之嫌。但按照以往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顯然不能適應媒介環境變化的需要,這樣的教學顯然是與社會脫節。新媒體環境下,《報紙編輯學》教學的革新是必需的。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組織策劃及深度報道的能力,充分發揮報紙的傳統優勢,以好內容吸引受眾。同時抓住新媒體給報紙生存和發展可能帶來的新的機遇,培養學生整合信息和多元化地呈現信息的能力,從而利用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和優勢來彌補紙媒傳播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香港紙媒的幾種死法[EB/OL].http://news.sina.com.cn/m/cm/ 2015-07-20/doc-ifxfccux2799264.shtml.

[2] 丁偉,劉曉鵬.用戶導向:媒體融合路徑——人民日報客戶端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報業,2015(6).

[3] 張雅平.今天東方今報全新“上線”[EB/OL].http://www.jinbw. com.cn/news/redian/2015-04-08/1106.html

[4] 重報集團聯手拓爾思 開發全媒體大數據[N].重慶晨報,2015-08-04.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