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一部記錄珠峰登山向導的影片《喜馬拉雅天梯》首映,隨后在全國20個城市的200多家影院放映,這在我國紀錄電影的院線發行領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覆蓋規模。而互聯網上爆發的口碑效應,也通過這座“天梯”將人們對紀錄電影的關注度架向新高峰。可見,在商業片、故事片佔據主流的中國電影市場上,紀錄電影正以更加專業的姿態進行突圍,力爭在競爭中贏得應有的地位。
近年來,以較為成熟的商業發行模式在國內影院實現放映的紀錄電影不斷涌現。它們中既有《海洋》《狂野非洲》等來自國外的自然類紀錄大片,也有《就是這樣》《我就是我》等星光閃耀的明星類紀錄片,還有《千錘百煉》《味道中國》等本土原創的社會紀實類紀錄片。雖然票房表現各異,卻以豐富的亞類型改變著以往國內紀錄電影中文獻片佔據主流的播出結構,用專業的視聽呈現對紀錄電影消費市場進行著富有長遠意義的培育。
探究這些紀錄電影緣何有實力進入院線,我們發現,很多影片在選材之初就已瞄准大銀幕,而后“以銷定產”,擬定一系列清晰的創作策略與發行策略。明星、自然、歷史、極限運動等,都是可以讓紀錄片具有奇觀性的選材,會使觀眾在電影銀幕前獲得與在電視熒屏前完全不同的視覺觀感,這一點成為吸引人們走進影院的重要理由。
由於大銀幕的特殊屬性,要求紀錄影片不僅應具備奇觀性,對內容如何呈現更要求精益求精,這依賴於主創對視聽語言專業性的把握。以《喜馬拉雅天梯》為例,全片採用無解說、無擺拍的方式,以真實電影的理念指導拍攝,讓人物關系、事件走向、社會變化,全部通過動作、對話與場景得到自然呈現。扎西旺加等著名攝影師組成的團隊,讓這種呈現清晰而震撼。聲音語言上的專業性則不僅僅在於從珠峰山下到山頂一路清晰的原音再現,更有可與國際大片相媲美的配樂。長達45分鐘的原創音樂,與劇情走向相得益彰,來自美國的音樂主創在充分體現西藏音樂特色的同時,把現代旋律、節奏和配器手法融入其中,與來自高山之巔的高品質畫面,共同打造真正的視聽盛宴。
專業的商業宣發團隊,則令那些為大銀幕而生的紀錄片,准確對接最為核心的目標受眾群,並最大程度開發潛在觀眾。以“快樂男聲”參賽選手作為記錄對象的《我就是我》,在發行中就採用了面向粉絲的眾籌與點映、向媒體進行富有節奏的信息發布、請公眾人物和話題人物就影片主題發聲以引發社交平台廣泛傳播與討論等一系列較為成熟的商業片營銷模式。
而這些在院線市場獲得突圍的紀錄片,到底給電影消費者提供的是怎樣的精神體驗呢?與一些典型的、單純提供視聽愉悅的商業片不同,這些紀錄片在賴以實現與市場對接的奇觀外衣之下,不同程度地保留了生活的真實質感,而像《鄉村裡的中國》《千錘百煉》等社會紀實類紀錄片,這種質感便更加強烈。正如觀眾因為極限運動、雪域風光的迷人外衣走進《喜馬拉雅天梯》的放映廳后,會發現它提供的遠不止感官滿足,更有內心靜水流深般的觸動。它會讓人踏在距離天空最近的大地上,在閱覽珠峰壯美星空、經幡、流雲之余,心中流淌起思索——開始與結束、前行與下撤、恐懼與期待,在地球之巔的風起雲涌下平靜膠著,也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尋常往復。更重要的是,對珠峰的崇拜與對珠峰的征服,竟在這裡交錯並置,現代性給全人類帶來的共同問題,化作銀幕上具象而富有力度的呈現,這也使影片擁有了跨越民族差異、走向世界市場、觸動人類心靈的內在文化內涵。
縱觀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紀錄電影,雖然發展之路、生存模式和類型側重有所不同,觀影人次、票房規模與市場份額卻均較為可觀,在其國內人們文化生活中都佔有一席之地。2013年,台灣地區一部名為《看見台灣》的紀錄片,創下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2014年,韓國一部名為《親愛的,別過那條河》的紀錄片,以逾2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趕超故事片。在這兩個地區,近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紀錄電影獲得市場與社會的廣泛認可,雖不頻繁,卻不鮮見。與之相比,中國大陸紀錄電影作品無論從票房成績,還是社會影響力上都相去甚遠,中國紀錄電影的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中國電影的總體票房在不斷擴大,2014年這一數字已近300億元。在文化消費水平逐步提升、電影觀眾基數大量增長的市場趨勢下,中國紀錄片人也正在發力。紀錄片以真實的力量、嚴肅的品格充盈著強大的藝術力量,滋養著觀者的心靈,在電影市場商業氣息濃郁的現狀之下,對文化消費的精神體驗做出富有高度的引領。
(張梓軒,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