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0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記憶中的中國新聞獎

2015年11月13日13:41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主持人:黃馨茹 蔡笑元

嘉 賓:李學梅 北京日報編委、社會新聞部主任

張 凌 中國青年報全媒體協調中心編輯

杜金存 江西日報資深調查記者

蘭傳斌 大眾日報總編室編輯

主持人的話:作為全國性年度優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中國新聞獎是很多新聞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一。不久前,中國新聞獎的評選落下帷幕,本期茶座,邀請曾獲得這項殊榮的記者們,聊聊他們的獲獎故事。

我的三次中國新聞獎

李學梅

當記者25年,很幸運,我曾經獲過三次中國新聞獎,但都是三等獎。

第一次獲中國新聞獎,拼的是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的勇敢。

那是2003年的春天,“非典”突然襲擊了北京。由於疫情來得非常突然,且各種情況不很明朗,社會上傳言紛紛。我當時是北京日報社會新聞中心跑醫療衛生口的記者,也是北京市最早參與報道非典的記者。幾個月裡,我每天住在報社,跑遍了北京十幾家“非典”定點醫院,並揣著相機深入重症監護病房,最近時距離氣管切開的危重病人隻有不到一米。

4月初,社會上對“非典”還不太了解,一些猜測開始在坊間流傳。4月9日,我一口氣採訪了剛剛轉運完病人的120急救車司機、剛剛走出隔離病房的佑安醫院大夫和疲憊的北京市疾控中心流調人員,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回到單位已經很晚了,我顧不上吃晚飯,連夜寫出通訊《非常考驗下的非常戰士》。這篇報道刊登在2003年4月10日的北京日報一版,引起了強烈反響。“非常戰士”一詞,也作為那段特殊時期白衣天使的代名詞載入史冊。

第二次獲中國新聞獎,拼的是選題和採寫的細致。

2011年的9月,北京同仁醫院女醫生徐文被一名患者砍了21刀,短短幾天,事件在社會上持續發酵,不少媒體的態度搖擺。在這種情況下,黨報不能失聲,但又不能僅就事論事。

我和另兩名記者深入同仁醫院,從清晨到深夜,蹲了整整一天。我們兵分幾路,在醫院的門診、病房、手術室、藥房、監控室,甚至食堂等崗位充分採訪。用白描的手法,還原了北京這家三甲醫院一天的忙碌狀態和醫護人員的狀態。

《同仁一日》發表在2011年9月29日北京日報一版,全文近4000字,發表后,在社會上反響強烈,時任中宣部部長的劉雲山同志批示:“走轉改”要關注社會熱點,現在的有些熱點、矛盾與信息不暢通、不對稱有關,記者可到醫院真實記錄醫務工作者的辛勞奉獻。

第三次獲中國新聞獎,拼的是策劃的角度和呈現方式。

2013年,我已經是部門主任,部門裡的年輕記者方芳接替我跑醫療衛生口。正趕上當時的北京市衛生局有一個體驗項目,希望讓記者到醫院挂職一段時間,深入了解醫療衛生行業的酸甜苦辣。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便向報社建議讓方芳去挂職,在報紙上為她開專欄。2013年1月,《方芳看急診》專欄出現在北京日報一版。

這不再只是簡單的一天體驗,而是為期3個月的挂職蹲點。方芳以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助理的身份,和醫生護士一起上白班、值夜班,記錄下急診室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每當她疲憊但興奮地回到報社,我們就在一起篩選故事、確定主題,並建議她在見聞后面配上記者短評,寫下思考。欄目堅持了3個月,雖然篇目不是很多,但篇篇用心,而且呈現形式新穎。我作為這個欄目的編輯,獲得了中國新聞獎。

三次獲中國新聞獎,中間的跨度是十年,見証了我在新聞路上的探索與嘗試。正如《青年記者》約稿信中所說:獲獎時的興奮在時隔幾年后會漸漸消退,但採編過程中的曲折經歷和喜怒哀樂會是不滅的回憶。作為記者,與回望過去相比,我更喜歡思考明天該做些什麼選題。

一個持續做了9年的題目

張 凌

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版,10年,7獲中國新聞獎。

回想起來,有關高考加分的持續報道,是篇目中堅持時間最久的一組,結果也是讓人欣慰的。這組報道從2006年的《上千“體育競賽優勝者”是水貨》到《2015年高考加分現狀調查》,持續關注9年,其中在2006年和2010年,都曝出了重磅事件。

2006年5月末6月初的幾天,部門主任吳湘韓沒有來,聽說是回家鄉湖南了,有個線索要核實,深入了解情況。6月13日晚,稿件庫裡出現了這篇編輯部策劃很久、記者艱難突破得來的《湖南高考加分統一測試出丑聞:上千“體育競賽優勝者”是水貨》。採訪中,記者在統測現場捕捉到的細節,佐証了之前收到的舉報:湖南省一些地區的體育局給文化課成績比較好的考生發假的國家二級運動員証書,之后或花錢請人代考,或賄賂主考官,以通過統一測試,獲得加分。

這組報道的舉報人是考生家長,很多關鍵細節都沒有透露。在前期策劃過程中,沒有准確信息很難繼續調查。策劃預案調整了好多輪,切入點終於敲定:記者幾經曲折,在疑似發生交易的火車站、開往測試現場的公交車上大海撈針般找到了幾個看上去不像運動員的考生,才初步証實舉報事實,並確認目擊統測現場是可行的方向。

這篇揭露了3000余名應參測考生千余人缺考、大批擁有國家二級運動員証書的考生無法達標的稿件,及之后兩月內的20余篇報道,剖析了部分高考加分項目已淪為腐敗溫床的事實,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本組報道也獲得了第17屆中國新聞獎系列報道三等獎。

2010年,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版的《今日出擊》欄目獲得中國新聞名專欄獎。此年度該欄目中,高考加分系列報道也是比較重頭的稿件。編發的包括廈門、上海馬拉鬆作弊丑聞事件,湖南婁底考生武術加分事件,河南焦作一中“三模三電”加分等系列報道,及用兩個整版篇幅梳理的《高考加分亂象透視》,引起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那年11月19日,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消息,規范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報道最終產生的連鎖效果,在9年前揭開蓋子時,是我們期望卻不敢奢望的。

要上山砍柴,

就要先將刀磨得鋒利無比

杜金存

歷經18年新聞實戰歷練后,我採寫的新聞作品兩次榮獲中國新聞獎:通訊《中紀委文件剛下發景德鎮市郵政局仍頂風違紀 副科級以上干部公款赴日游 第二批出游者計劃明日出發》(以下簡稱為《景德鎮郵政局仍頂風違紀》)獲第21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通訊《教師簽到冊上莫名其妙多了70多人 校方公然安排在職老師天天假簽到 廣昌實驗小學教師名冊弄虛作假迎“省檢”》(以下簡稱為《弄虛作假迎省檢》)獲第23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10年7月6日,氣溫接近40攝氏度。我前往景德鎮市調查該市郵政局頂風違紀公款旅游一事。午飯后,我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暗訪。

先是與報料人見面。針對單位公款赴日游一事,報料人表示做好了最壞打算,不怕打擊報復。從事輿論監督,必須有准確無誤的第一手素材。我就在大街旁的一家小店,詳細詢問了其單位公款出國游的台前幕后,並就一些細枝末節追根究底。在那個如火的夏日,我喉嚨直冒火,專注於採訪,我連水也不記得喝了。

報料人將公款出國游一事和盤托出,汗水已浸透我的衣背,但採訪還遠遠沒有結束。輿論監督報道必須採訪多人,互相印証,單一的消息源怕不可靠,是片面的。

此時,空中沒有一絲風。我在景德鎮市各大郵政所暗訪,追尋事情真相。在各大郵政所與職工聊天后進一步核實:景德鎮市郵政局的確組織過副科級以上干部赴日游,且職工對此頗有意見。

這還不夠。集體赴日游究竟是由哪家旅行社組織,每人費用多少?如直接問旅行社,問題太敏感,旅行社不會說。筆者隻好以郵政局職工的身份打探。某旅行社証明,的確接了景德鎮市郵政局一個團,費用為每人5000多元,且第二批將於7月9日出發。

當天下午快下班時,我趕到景德鎮市郵政局採訪。該局工會主席對於我的突然來訪一時手足無措。對方非常警惕,查看記者証件后一直沉默,並欲起身送客。而我必須問到該問的情況,否則此次採訪前功盡棄。但對方顯得不耐煩,說有事要走。我隻好趕緊拋出兩個問題:該局是否公款赴日游?第二批出游者何時出發?對方表示:去是去了,但都是利用休假的時間前往,且出游費用是自己出的﹔第二批准備7月9日出發前往日本。

事實上,單位一下子30多個人同時休假,這不符合邏輯﹔通過對該局門衛和食堂師傅的一番暗訪得知,出游並非各自出錢,而是將上級獎勵的公款拿出來讓副科級以上干部出游。

2012年,廣昌實驗小學干部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授意下,明目張膽地對教師人數進行造假,使教師簽到冊上莫名其妙多出70多人,欺騙省教育督導評估組,造成學校教師配備人數達標的假象。我得到消息后前往採訪。與報料人見面后,為進一步確認該校造假事實,我又在學校周邊暗訪,甚至坐在該校老師吃飯的桌旁,聽他們談造假的秘密。

第二天,督導組前往廣昌實驗小學檢查,我依然沒有暴露身份,在現場暗訪,進一步搜集証據,確保輿論監督報道准確無誤。當天晚上寫完稿后,又就相關事實與校方核實。文章見報后,省教育督導組立即對此事進行調查。

輿論監督報道一定要客觀公正,記者的內心可以波瀾起伏,但下筆時一定要將事實敘說清楚,不能帶有主觀色彩。在《弄虛作假迎省檢》一文中,導語則用場景式開頭法,冷靜地描寫了校方的嚴陣以待:“5月16日,天色漸暗時,廣昌縣實驗小學部分教師或在校門口懸挂彩旗,或在學校操場用自來水沖刷地面。如此高規格的准備工作並非校方一時心血來潮。大門口最醒目的橫幅表明:學校正全力以赴迎接第二天有關省教育督導評估組的檢查。”

在行文時,大量使用百姓語言,使報道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也增強了文章的戰斗力。《景德鎮郵政局仍頂風違紀》一文中,有以下描寫,如員工無奈地說:“領導想出國,員工又能怎麼樣啊?反映了又能怎樣?” 這些語言比任何華麗的詞句都要鮮活,都能說明問題。

我採訪時,能夠將對方的話全部記下,這樣的好處在於不斷章取義,成文時速度也快。為了寫好《景德鎮郵政局仍頂風違紀》,我採訪的素材達到10多頁。採訪時,各方的一言一行均如實記錄。

學無止境。隻有不斷探索新聞採寫技法,才能寫出讓人叫絕的新聞佳作﹔隻有經過長期的新聞實戰經驗積累,才能在一次次的新聞大戰中,高人一籌,立於不敗之地。

新聞背后,或許更值一看

蘭傳斌

2012年10月11日的高密,飄浮著焦急的味道。許多挂著外地號牌的神秘車輛匯集,媒體紛至沓來,架起了長槍短炮,讓這塊以紅高粱聞名的土地再為世人矚目。於記者而言,大戰一觸即發。

現在距採寫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山東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已有三年,回憶起相關採訪背后的許多事,依然難忘。

作為莫言老家省級黨報的記者,面對打到家門口的新聞戰,壓力很大。搞砸了是失職,就是搞得不出彩,也抬不起頭來。

好在底氣還是有的。在獲獎之前,莫言報道就已成為大眾日報的一大特色。之后兩個月,又採用消息、通訊、側記、評論、綜述、研究等方式全方位報道,採寫刊發稿件共48篇、10余萬字。開設的專版專欄共刊發12個整版,形成氣勢。在眾多媒體還在為莫言的出生日期、家庭狀況、主要作品這些“外圍信息”而費時費力之時,大眾日報已經在考慮其他。

就莫言報道而言,前方記者初期是沖勁有余而思考不足,興奮有余而思路不多,而總編輯傅紹萬對於報道組的指示,賦予報道新的生機。傅紹萬分析,莫言是山東籍作家,要特殊處理,要突出處理、安排頭條。從“新聞”上升為“大新聞”,給前方報道組指明了方向。

而抵達現場后,前方報道組面臨著最大的難題:莫言“隱身”了。新聞當事人不在場,談何新聞?

經過思考,記者認為報道若想拔乎其萃,必要出乎意外。手段無外乎兩點,其一為獨到的認識,其二為獨特的寫法。前者總編輯已運籌帷幄,后者則要記者有獨特的視角和過硬的筆頭。消息猜測紛紜,素材資料豐富,所缺的恰是當事人莫言的出現——而這,恰恰成為稿子寫作思路的緣起:尋找莫言。

“晚上7點剛過,高密的大街上便響起了鞭炮,一條消息在鞭炮聲中口口相傳……”這是稿子的開頭,第一現場的場景躍然紙上。隨后,莫言的二哥、村民乃至記者本身,紛紛出場,現場氣氛逐漸預熱。

“來自國內外20余家媒體的記者奔向高密,在莫言文學館的手稿裡,在莫言出生的大欄鄉平安村,在高密的剪紙、扑灰年畫和山山水水中找尋密碼,期待一條爆炸性新聞。”

“這是收獲的季節,高密的棒子黃澄澄地擺滿了場院和房頂,侍弄著活計的老鄉們略帶疑惑地觀望著紛至沓來的記者。”

“莫言的二哥管謨欣已經說不清接待了幾撥客人……”

接著,高潮即將來臨。

“‘成了!’晚上7點剛過,記者當中一個手疾眼快性子急的率先確認了這一消息,人群中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事件本身借記者之口而出,這是一個“小聰明”,為的還是現場感。在做足了鋪墊之后,主人公出場了,而一切都水到渠成。“莫言事后對記者說,那時,他正躲在一個地方逗著小外孫玩耍,還舒舒服服吃了頓晚飯。”

這一報道讓筆者意識到,好的角度對於新聞報道是無比重要的。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