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0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再談要聞上不了要聞版

王建珂

2015年11月13日13:44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1985年我曾給《新聞戰線》寫過一篇文章《要聞為什麼上不了要聞版》,提出一些省報忽視國內外要聞的問題。時間過去了整整30年,我們的報紙有了很大發展,報紙版面編排也有了不小的改進,但是,要聞上不了要聞版的問題,仍然不時出現。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那篇文章談的是省報的問題,那時還沒有都市報。今天則著重談地方主要都市報的問題。舉幾個最近的例子。

9月22日∼25日習近平首次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隨后訪問聯合國。習近平這次出訪意義重大,舉世矚目。但是,這期間,習近平一些重要活動的報道,就沒有登上幾個地方主要都市報的要聞版,有的甚至沒有刊用。此外,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分別強調樹立6個保護自然理念﹔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發展網絡文藝。有的都市報沒有刊登在要聞版,有的甚至沒有報道。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幾項決議,特別是法官、檢察官單獨職務序列改革和保障律師執業權利落到實處,令人矚目。可有的地方的主要都市報不僅沒上要聞版,而且隻有一欄小標題。

筆者以為,都市報對自身的影響力及受眾的需求認識不足,是導致要聞上不了要聞版的首要原因。

我國的都市報發端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是走向市場的市民報。隨后大部分晚報也改為早晨出版發行,而且更重視主流新聞,成為都市報的重要力量。都市報受到各階層讀者的歡迎,各地主要都市報都是在當地發行量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報紙。而據調查,讀者讀報,最主要的動因,是獲取國內外重要新聞。都市報早已成為獨立的報紙,而不是黨報的補充了,它已經是廣大讀者特別是中上層讀者的主要新聞信息來源之一。忽視國內外要聞,是把自己的地位看低了,而且落伍了。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在《傳媒主流資訊嚴重缺位》一文中所說:在今天僅僅提供實用資訊,僅僅提供社會新聞,這樣的都市報模式,繼續畫延長線的話,對都市報發展的創新意義和價值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

其次,隨著都市報數量的增多,產生了都市報同質化的問題,有的都市報也許為避免同質化弊端,而不登某些國內外要聞。但這種理由是站不住腳的。需要刊登的國內外要聞,並不是很多,每個月也就那麼幾條,而且各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有特色的處理,這樣就不會造成同質化。避免同質化,最主要的還是多做優質的獨家新聞。

再次,國內外要聞,特別是時政要聞,許多都是領導活動報道和會議新聞,有的都市報可能為了減少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而不刊登某些要聞。我們一直在強調減少和改進領導活動和會議報道,這方面還有不少文章可做,黨報改進的任務似乎更重。而一些都市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能夠把領導活動和會議中最有新聞價值的東西突出出來。但是,某些都市報丟掉了這一好的傳統。其實,領導活動和會議正是重要的新聞來源﹔從新聞價值的角度來看,許多領導活動和會議,其重要性和顯著性特別強,因此新聞價值高。這樣的新聞上不了要聞版,而讓一些地方上並不重要的稿件充斥要聞版,報紙的吸引力就會受到損害。

1944年,毛澤東曾在對晉綏邊區《抗戰日報》(《晉綏日報》前身)的指示中提出:“本地消息,至少佔兩版多至三版。排新聞的時候,應以本地為主,國內次之,國際又次之。”直到今天,這個精神仍然是適用的。地方報紙以本地新聞為主,才成為真正的地方報紙。但是,即使當時,《抗戰日報》及其后的《晉綏日報》也沒有機械地按照上述次序排版。今天的情況與邊區的情況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紐約時報》最近的報道說:“當中國打噴嚏時,整個紐約城都要感冒。”在國內,各地的聯系也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緊密。所以,人們的信息需求,與戰爭年代閉塞的邊區,完全不可比。在這種情況下,報紙怎麼能把國內外要聞置於要聞版之外呢!

(作者為山東師范大學新聞系教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