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誰動了你的手機流量? 消費者抱怨運營商叫屈

2015年11月14日05:41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誰動了你的手機流量?

  發郵件,回微信,查網購物流,出行叫車導航,團購餐券電影票……隨著移動互聯對人們生活方式近乎全方位的重塑,數據流量對每個人已經不可或缺。近日,“手機充電3小時產生23G上網流量”“使用WIFI卻導致數據流量飛漲”“滑屏解鎖也會偷流量”等消息引發手機用戶的“集體抗議”,而運營商紛紛自証清白。到底誰動了你的手機流量?記者多方採訪獲悉,不少手機應用軟件會惡意消耗流量,有些是用戶不小心安裝,有些則是手機出廠時預裝且無法卸載。對此,消費者呼吁,監管部門應加大查處力度斬斷“偷流量”的黑手。

  百款手機應用植入“流量僵尸”

  11月1日,廣東順德的消費者龍女士把手機放在抽屜裡充電,僅僅三個小時時間卻不停接到通訊商發來的短信,告知已使用上網流量23G,欠費1100多元導致手機被停機,隻有補繳這一千多元才能繼續使用。龍女士表示,這期間她的手機都放在抽屜裡充電,沒有使用過。

  為何莫名其妙產生如此龐大的上網流量?在獲得龍小姐授權后,電信部門查看了其具體上網記錄。經過分析和比對發現,產生異常流量是由於手機內部裝有一款高清兒童視聽應用程序,此程序反復訪問某網址並重復下載文件。

  對手機流量的去向感到蹊蹺的遠不隻龍女士一人。在北京工作的小李平時喜歡用手機玩游戲,最近他下了一款新游戲,但剛玩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手機被停機了。一開始,小李並沒當回事,但充值還沒過一個禮拜,又被通知欠費了。嘗試把游戲卸載后,他的手機資費才沒再出現異常波動。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網絡安全專家透露,作怪的其實是一種惡意消耗手機流量的新型木馬病毒,隻要用戶安裝並運行了帶有這種木馬的手機應用,即便只是滑動解鎖屏幕,都會被消耗掉遠超出正常范圍的流量。數據顯示,安裝這個游戲后平均每次訪問都會消耗用戶手機0.76M流量,一般用戶全天大概會解鎖手機150次以上,這樣算起來,該木馬在一個用戶手機上一天就可能消耗掉100M以上的流量。

  據網絡安全機構監測統計,這種木馬至少植入了近百款手機游戲或工具類應用,涉及手機應用商店16家,已感染手機數量超過44萬部。由於會大量消耗用戶手機流量,這種新型木馬被稱為“流量僵尸”。

  被偷的流量哪兒去了?

  來自騰訊移動安全實驗室的手機安全報告也顯示,手機病毒是盜取手機流量的“真凶”之一。

  今年上半年,在Android病毒類型中,資費消耗類病毒比例最大,佔比達79.18%。這類手機病毒被二次打包到一些熱門應用中,偷偷在后台啟動,然后私自下載其他應用、彈出廣告或推廣病毒牟利。與此同時,手機用戶的流量或話費在並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大量消耗。

  工信部今年三季度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和預裝應用軟件的抽查檢測也顯示,共發現不良手機應用軟件35款,百度手機助手、華為應用市場、網易應用中心、360手機助手、魅族應用中心等應用商店的部分軟件均在名單之列,涉及違規收集用戶信息、惡意“吸費”、強行捆綁推廣其它無關應用軟件等問題。其中,捕魚達人3街機版、開心連連看、開心猜猜看三款游戲應用涉嫌惡意“吸費”,用戶一旦下載,將面臨流量被偷、話費被盜等直接經濟損失。

  業內人士指出,造成用戶流量白白損失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手機出廠時就被安裝在系統中而用戶極少使用的預裝軟件﹔二是手機中的不良手機應用和廣告插件。

  讓消費者困惑的是,惡意消耗用戶的手機流量能給木馬病毒的制作者帶來什麼好處呢?

  華為研究院的軟件研發人員告訴記者,與常見的單純刷點擊量的流量木馬不同,“流量僵尸”木馬事實上是在手機后台完整模擬了用戶在網址導航上搜索的整個過程,並靜默接收所有頁面數據。用戶每次滑動解鎖屏幕,這個木馬就會自動聯網取詞。

  “由於它用的這些詞大多為當天的熱門新聞或熱門搜索,所以能夠相對容易地躲過這些搜索引擎或是網站上反作弊機制,令其看起來就像一個真實用戶的搜索行為。”該研發人員說。

  那麼這些被偷走的流量去哪兒了呢?據了解,移動互聯網上相當數量的點擊、下載、安裝甚至是點贊、評論並非來自真實用戶所為,而是由一些木馬或自動化工具來完成的,這些虛假的流量實際上就是移動互聯上的“流量泡沫”。而這些虛假流量,通常是為了証明應用軟件的活躍程度,制造被偽裝的消費需求以套取更多創投機構的投資。

  事實上,“流量僵尸”木馬只是眾多消耗用戶手機流量、為網站制造虛假訪問量的手機木馬中最新的一個。有數據顯示,今年4至6月截獲的550萬個安卓平台惡意程序中,通過靜默訪問等形式消耗用戶手機流量資費的惡意程序樣本多達442.8萬個,佔比高達80.5%。

  三招防流量偷跑

  面對節節上漲的流量消耗,如“驚弓之鳥”的廣大手機用戶也把懷疑的矛頭指向了運營商,更有網友質疑“運營商使用技術手段修改流量數據”,以彌補流量當月不清零的損失。

  對此,中國移動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數據流量的計量背后是多套系統在同時運轉,運營商修改流量數據或計量方式,這其中操作的規模和復雜程度是用戶難以想象的,成本太高昂。”

  針對“后台修改流量數據”的說法,國內軟件領域資深安全專家李鐵軍認為,運營商在計費系統做手腳的可能性非常低。“簡單來說,運營商面向上億的用戶群,如果有做手腳的部分,專業技術人員一定可以發現,也會揭露這一點。”

  對跑流量的熱點話題,電信專家項立剛認為,絕大多數用戶流量使用量大增都是由於用戶對智能手機應用操作不當造成的流量損失,比如手機的設置、個人的使用習慣造成了不知不覺中更新應用、手機中病毒及視頻產生的流量推送等等。而運營商為了息事寧人,往往一投訴就退錢。

  以蘋果手機為例,新版iOS中增設的WIFI手機助手功能,當檢測到WIFI信號不好時,會自動切換到使用手機數據網絡。“這個開關不關的情況下,就會增加數據流量消耗。”李鐵軍指出,以往沒有這個開關時WIFI信號不好,會出現網速慢甚至網絡信號就中斷了,但不會直接切換到移動數據網絡。對一部分蘋果手機用戶來說,這也會是近期流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李鐵軍建議,手機用戶可安裝專用的流量管理工具來進行流量監測並作為第三方數據考量,同時獲得流量預警和提醒。用戶要警惕和防范手機病毒,做好手機的安全設置,從正規應用商店下載軟件,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不隨意點擊來歷不明的通過短信、互聯網等方式傳播的鏈接地址。另外,晚上休息后,可關閉手機移動數據,以避免應用后台跑流量。(實習記者 范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