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羋月傳""甄嬛傳"導演鄭曉龍:我沒興趣預測收視率

2015年11月19日07:4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鄭曉龍:我沒興趣預測收視率

《羋月傳》就要來了,這部2015年最具期待的大型古裝歷史巨制,由鄭曉龍執導,孫儷、劉濤、方中信、高雲翔等聯袂主演,將於11月30日在北京衛視和樂視網同步播出。在培養了眾多《甄嬛傳》忠實粉絲之后,《羋月傳》能給觀眾帶來怎樣的新鮮感,如何守住作品的“金字招牌”,導演鄭曉龍近日就此話題接受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的採訪。

“《羋月傳》寫的是家國大義”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甄嬛傳》在前,大家會對《羋月傳》特別好奇,這兩部戲都是女人戲,也都是講人的戲,它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鄭曉龍:《甄嬛傳》是純正的后宮戲,是封閉的,所有人都在那裡,斗來斗去都是爭寵。《羋月傳》雖然也有宮斗的戲份,但是秦惠文王后宮裡的妃子們每個都有母國背景,每個妃子、皇子都是母國的棋子,都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這時候爭寵就有了不同的含義。而且我們是一個從后宮走到前朝的戲,有更多的戲份是在朝堂上。所以《羋月傳》的格局更大,大場面更多,寫的不是后宮瑣事,是家國大義。

從價值觀上講,《甄嬛傳》是對封建落后皇權制度的批判,《羋月傳》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歌頌。羋月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在《史記》《戰國策》等史書上都有記載,她是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的過程中,產生的我國第一代女政治家,她當政41年,在她當政這些年堅持商鞅變法、堅持統一六國,把秦國變得非常強大,她有她的人格魅力,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帶給觀眾的東西也是正向的、積極的、勵志的。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怕不怕別人拿《羋月傳》和《甄嬛傳》比較?

鄭曉龍:我知道別人肯定會拿羋月跟甄嬛比,沒關系,《羋月傳》一定是另外一種。如果我再去模仿《甄嬛傳》,也許錢不少掙,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制片公司,或者創作人員來講,都要有一個新的創作,所以從劇本創作到拍攝過程再到后期制作,我都極力地“去甄嬛化”。

藝術貴在創新,如果全按照《甄嬛傳》那樣來拍,說句不好聽的,人家會罵你,“你看這家伙不行,江郎才盡了,又是一個甄嬛”,我不願意讓人說我這話,怪丟人的。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甄嬛傳》當年遠銷海外,還在美國剪輯播出。《羋月傳》的海外版權銷售情況如何?

鄭曉龍:《羋月傳》海外銷售大大超過了《甄嬛傳》,當年《甄嬛傳》播過的地方都要播,Netflix甚至希望《羋月傳》能實現全球和國內同期播出,但我們還在審查,英文字幕也沒做,隻能以后再說吧。雖然海外版權賣的好壞與否並不能說明什麼,但能受到Netflix這種美國主流收費電視台的認可還是挺開心的。

“我最大特點是不重復自己”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甄嬛傳》都播4年了,現在仍然是各大衛視重播率最高的電視劇。加上您以前創作的經典電視劇《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編輯部的故事》《紅高粱》等,您認為創作這麼多好劇的秘訣是什麼?

鄭曉龍:沒有什麼訣竅,勤勤懇懇干事,老老實實做人。就是做事要認真,不急功近利,不那麼著急。創作上不要跟著風跑,跟風沒用,包括跟市場,瞎跟也沒用。我拍片不多,這些年基本上是一年一部,但我拍的片子收視率都很高。別人老說“你怎麼又踩點上了”,我哪有那麼神呢?我就是把每一個片子做好,講人的故事,講人的真善美。你看我的作品就知道,我一直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創作方法以人為主,作品具有人文精神,有人文關懷。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您拍的每一部作品都不一樣,題材在變,視角也在變。您自我感覺突破點在哪裡?

鄭曉龍:我最大的一個特點是不重復自己。我拍的題材從來不重復,而且我對什麼題材都有興趣,因為我是個興趣比較廣泛的人,有好奇心,到現在我對這個世界、對人都充滿了好奇。所以我就想這個我沒做過,能不能做一個有意思的事呢?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您拍的戲都有很高的收視率,拍戲的時候您會考慮觀眾嗎?在您看來觀眾的口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鄭曉龍:現在觀眾的口味更重了。我拍戲不會瞄著觀眾愛看的拍,我從來不想這個事,也許你不是沖著觀眾拍的戲,觀眾反而愛看。拍《甄嬛傳》的時候,就已經有一批宮斗戲在湖南衛視播了,那些戲多是架空歷史,把古裝當作背景講愛情故事,但在我這就不行,我要讓天落地,讓它變得實在,變得具有批判的價值觀。

拍片時我不會去擔心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也沒有興趣進行預測,因為片子拍出來之后,播出情況和收視情況都不是我能管的。

“片子拍得好,賣得就好”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國產電視劇出了一些雷劇,怎麼做才能把國產劇的口碑做上來?

鄭曉龍:提高社會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創作者的文化素質,提高觀眾的文化素質。即便是雷劇,觀眾還看得津津樂道,收視率那麼高,那人家干嘛不拍呢?正是因為有很多觀眾愛看雷劇,所以就有人專拍雷劇。如果你把觀眾的欣賞品位提高了,雷劇就不會有人看了。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最近電視劇市場不太好,制作公司面臨銷售難的問題。您怎麼看?

鄭曉龍:要分清楚,到底是市場不好還是片子不好,我覺得現在的市場很好啊,片子不好是另外一回事。拍的片子不好,所以銷售不出去,拍的片子好,銷售就會很理想。比如我拍的片子賣得就很好,收視率老是很高的。當然,我不是特例,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我拍片的時候就專注在自己的作品上,要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因為我片子拍得好,賣得就好。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以前拍電視劇跟現在拍電視劇,您感覺市場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鄭曉龍:現在錢多了,技術設備比原來更先進了,拍起來更容易了。現在很多人是一年拍四五部,我的節奏是一年一部。我拍不了那麼多,累。拍戲的時候,我每天工作12個小時,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很辛苦,因為周期擺在那呢。一部戲拍完了還得做后期,剪接、混錄、配音、特技都得參與,同時還要為下一部戲弄劇本,提出修改意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現在很多拍電視劇的機構都在拍電影,您有興趣嗎?

鄭曉龍:電影我也在弄著,但我並不著急。我原來就是拍電影的,上大學時發表過電影劇本。以前拍過一部電影《刮痧》,但是卻遭遇偷票房,覺得這事兒太爛了,之后就再沒弄,不過現在大環境好些了,我也會再拍拍電影。目前電影版《圖蘭朵》正在做劇本。(記者 李彥 楊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