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第52屆金馬獎周六揭曉 侯孝賢賈樟柯爭奪最佳導演

黃玉瑜

2015年11月19日08:47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侯孝賢賈樟柯爭奪最佳導演

  《刺客聶隱娘》美學風格引人入勝。 資料圖片

  《山河故人》海報。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本周六在台北舉行。日前不少入圍電影已經亮相了金馬獎首次舉辦的“金馬紅毯之夜”。本屆金馬獎入圍作品實力相當,使得今年的金馬獎特別令人期待。今年頒獎禮最大熱點無疑是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與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在戛納電影節后的再次相逢。前者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在內的11項提名,后者則入圍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等7項提名。

  另一位被觀眾熟知的導演馮小剛也在提名名單上,不過他是以《老炮兒》男主角身份入圍金馬獎,與鄧超、郭富城等展開角逐。在最佳女主角獎項上,此前與戛納影后獎杯擦肩而過的舒淇能否在金馬獎上封后也成為一大懸念。

  焦點1

  “聶隱娘”再遇“故人”

  從提名情況看,台灣本土作品《刺客聶隱娘》所攬獲的11項提名讓它比《山河故人》的7項更有優勢。這是否意味著《刺客聶隱娘》比《山河故人》更具贏家姿態?有分析人士認為並非如此。雖然金馬獎曾經比較傾向於本土作品,但自從2014年大陸影片《推拿》摘得最佳劇情片獎后,就表明了金馬獎開始摒棄本土觀念。在這一背景下,一向關注現實與當下的賈樟柯,與在《刺客聶隱娘》中善於以“寫意”風格呈現武俠的侯孝賢在“最佳劇情片”獎項上的比拼就顯得更有懸念。

  《刺客聶隱娘》和《山河故人》不僅要爭奪最佳劇情片,兩者也同時入圍了最佳導演的提名。從以往獲獎情況看,頭頂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光環的《刺客聶隱娘》的勝券在握還不能早下斷言。因為去年的《白日焰火》就是很好的例子。該片在當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最佳影片金熊獎與最佳男演員銀熊獎,最后在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爭奪上卻敗給了《推拿》,最終隻獲得了最佳美術設計獎。

  雖有前車之鑒,但還是有不少業內人士大膽預測侯孝賢摘得最佳導演獎的可能性極大。從去年授予《黃金時代》的導演許鞍華最佳導演獎上看,可以看出金馬獎對於導演個人風格、選擇與嘗試的包容與接納,在這一點上,堅持自我創作且少有同類的侯孝賢似乎比賈樟柯更加突出。不過最佳導演並非單單是侯賈之爭,在入圍提名中,徐克《智取威虎山3D》也呼聲極高。

  焦點2

  馮小剛與鄧超爭最佳男主角

  因為馮小剛憑《老炮兒》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使這個獎項的歸屬成為焦點。雖然馮小剛的導演名氣比他的演員名氣要大得多,但並未阻擋他摘得最佳男主角的呼聲。但馮小剛和金馬獎並不算“友好”。在第47屆金馬獎上,馮小剛曾因徐帆沒拿下影后而炮轟金馬獎,稱“《唐山大地震》是犧牲品”。

  與馮小剛一同入圍最佳男主角的還有李鴻其(《醉·生夢死》)、郭富城(《踏血尋梅》)、鄧超(《烈日灼心》)、董子健(《德蘭》)。鄧超此前已憑借《烈日灼心》在上海電影節上獲得最佳男主角,因此他被推測是此次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熱門人選。而郭富城則被稱為黑馬,此前他曾憑《父子》和《三岔口》連續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如果他憑借《踏血尋梅》再度登頂金馬,那他將成為又一位三獲金馬影帝的男演員,與梁朝偉齊頭並進。

  在最佳女主角方面,舒淇是提名裡獲得最高呼聲的一位。這是舒淇第六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2005年她曾憑借侯孝賢執導的《最好的時光》在金馬獎上首度摘得最佳女主角,如果本屆能獲獎,將是舒淇時隔十年的二度“封后”,也將再次印証侯孝賢和她的“黃金組合”。

  今年金馬獎的另一個“看點”便是最佳女配角提名中的一對親戚,在《左耳》飾演吧啦的青年演員馬思純與其小姨蔣雯麗的一同入圍。蔣雯麗的入圍作品是民國武俠電影《師父》。親人一同提名同一獎項,在金馬獎乃至其他獎項上都屬罕見。

  最佳男配角的入圍者有鄭人碩(《醉·生夢死》)、柯宇綸(《念念》)、白隻(《踏血尋梅》)、張少懷(《青田街一號》)、王千源(《解救吾先生》)。其中,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的表演被網友譽為“神級表演”,因此最被看好。

  ■記者手記

  最佳導演之爭為何牽動人心?

  《刺客聶隱娘》與《山河故人》之爭,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實際上是侯孝賢與賈樟柯兩位著名導演的電影美學之爭。

  侯孝賢與賈樟柯在華語影壇均以文藝片著稱,二人都數十年堅守一種電影風格,並將各自風格發揮到極致。兩人有相似之處,在於他們對歷史和個人命運的共同關注。侯孝賢喜歡以攝影機記錄台灣歷史背景下人物命運的輾轉起伏,例如《悲情城市》《童年外事》通過個人命運表現社會變遷的糾葛與醒悟。而賈樟柯的電影則習慣把一個小地方的生活作為立足點反射社會,通過聚焦一個小城,再現了處於轉型時期社會現實。

  但二人的電影美學思想又不盡相同。賈樟柯追求影像對現實表象的穿透力,雖然他的鏡頭下萬象紛繁,卻又時刻注意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對人物的關懷克制而直觀。《山河故人》所表達的社會流變就讓不少觀眾唏噓感嘆。相比之下,侯孝賢推崇的是冷靜、舒緩地展現。他的攝像機很少移動,極具東方美學意味,保持畫面情緒、人物心境以及相互關系的穩定、完整,使得人、景、物融為一體。這也是很多觀眾雖然看不懂他的《刺客聶隱娘》,但仍然忍不住對其畫面美學夸贊的原因。

  有人曾這樣總結二人的風格:“賈樟柯見人,侯孝賢見天。”或許金馬獎最后花落誰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兩種電影美學風格的傳達與發散。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