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5年1月《三聯生活周刊》正式創刊算起,這本以“一本雜志和他倡導的生活”為口號的綜合類周刊,迎來了創刊20周年的紀念。近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為旗下《三聯生活周刊》舉辦了一場紀念研討會,與會者不少都是京城的媒體大腕兒,都與這本周刊有著密切關系。
曾經那是一個一群人願意做一件文化事兒的年代,而如今又是一個媒體遭遇轉型的年代。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周刊,時任三聯書店總經理的沈昌文敏感且頗有遠見地提出恢復鄒韜奮先生《生活》雜志的想法。沈昌文回憶,自己30年前上任之初,三聯書店隻有30萬元資金,沒有辦公室,他就在朝內大街等5個地方找了5個房間當辦公室,每天騎著自行車在這5個地方來回折騰。
“名義上我是總經理,實際上是個出版社的小老板,最大的便宜是‘撿’了蔡志忠和金庸的書出版。那時候,為了得到蔡志忠漫畫的消息,訂閱台灣的報紙還得冒著‘間諜報紙’的風險。”沈昌文覺得自己對《三聯生活周刊》並沒有出什麼力,就是“給周刊起了個名字、辦了個手續”。
1993年,接任三聯書店總經理的董秀玉剛剛從香港三聯書店調回北京。她發現香港的雜志市場非常活躍,一份成功的周刊不僅能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還能成為經濟上的“印鈔機”。董秀玉打定主意要辦一份融合“三聯”知識分子格調與新聞報道特色的周刊。
由於三聯書店沒有資金辦刊,董秀玉提出,“引進投資方來合作,但是雜志的編輯權必須牢牢掌握在編輯部手裡”,這也是國內較早引進投資方的辦刊嘗試。從1993年~1995年,周刊幾經波折,投資方換了好幾撥,雜志定位也在摸索中。直到1995年1月,媒體人楊浪帶領的團隊完成了創刊工作。
董秀玉在《三聯生活周刊》的創刊號上寫道:“韜奮同志從來主張,特殊時代需要提供特殊的精神糧食。這就需要創新,要前進。《三聯生活周刊》的創刊,就是我們的再出發。”
楊浪說:“我們這一代人躬逢盛世,在一個中國風雲際會的時代,可以直接領會那些在思想界、出版界、知識界留下過印記的文化人的風採,一輩子做一件事,20年做一本雜志。但是,現在這個時代真正缺的是文化市場,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的精神和思想。如果他們的精神和思想沒有被留存下來,那是最可悲的。”
1995年的夏天,曾任《人民文學》小說編輯室副主任、三聯書店《愛樂》雜志主編的朱偉,成為《三聯生活周刊》的新一任主編,這一當,就是20年。周刊的這次慶生,也被戲稱為朱偉的“歡送大會”——老主編要退休了。朱偉認為,《三聯生活周刊》的模式不可復制,因為它正好趕上了中國一個周刊的生長期,使其可以在10年的時間內慢慢成長。
2005年以來,朱偉感受到了越來越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對傳統新聞性周刊的影響,讀者已經不能滿足僅僅對新聞的消費。於是,周刊一方面加強雜志的厚重性,增加大容量的封面報道,另一方面增加理財、收藏、旅游、健康、美食等實用內容。從新聞性轉為綜合性的做法,使周刊從2005至2009年,連續5年廣告量增長超過15%、發行量增長超過20%、利潤增長超過20%。
2014年,《三聯生活周刊》又一次面對轉型期。路英勇接任三聯書店總經理后,提出“數字化時代到來和新媒體的日益強勢並非傳統媒體的末路,如何以更加適應時代特色的立體傳播方式打造全媒體贏得機會,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曾是《中國青年報》資深記者的方向明在《三聯生活周刊》創辦后成為主筆、副主編。他笑稱自己今天坐的位置非常好,“左邊是老主編,右邊是新主編”。“能否從具有競爭力的一本雜志,變成一本具有持續生命力的雜志,可能就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也是我們能否在一個全新領域裡形成新的競爭優勢格外重要的一點。”方向明說。
朱偉說:“對一本刊物來說,20年太短了。美國《時代》周刊到現在快100年了,這樣看,《三聯生活周刊》隻過了一個青春期。從今年開始,他將進入全媒體時代。”(蔣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