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央視龍年春晚的《奮斗》開始,相聲演員曹雲金便和春晚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由此獲封了“春晚相聲小王子”的稱號。在前不久結束的央視猴年春晚語言類節目一審的現場,北京晨報記者再次見到了曹雲金,“怎麼又是你,冷不冷?”揮揮手簡單的一句問候,是一位春晚演員與每年冬天蹲守央視的記者相互尊重最暖心的方式了。據悉,曹雲金已收到包括央視及地方衛視在內的四台猴年春晚的邀請,對於每天緊張忙碌的生活,曹雲金告訴記者,“四台春晚創作起來很頭疼,但創作正是相聲的魅力所在。”而對於今年作品的題材,曹雲金向記者透露到,“我比較擅長演小人物,題材一定是聚焦小人物接地氣的作品,具體情況還是要等待后面的審查。”由此可見,曹劉二人已順利通過央視春晚一審。
四台春晚忙創作 劉雲天暴瘦100斤
在之前的春晚語言類節目一審上,與曹雲金一同現身的老搭檔劉雲天讓記者大吃一驚。與曹雲金站在一起,劉雲天的體態明顯消瘦了許多,之前二人“一胖一瘦”的對比不再鮮明。對此,曹雲金透露,劉雲天從300斤瘦到了200斤。“一下子上四台春晚非常頭疼,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創作上,我倆每天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和編劇一起開會商量創作的事,時間久了身體上很吃不消,后來劉雲天看我天天健身還能勉強頂住,也跟著一起鍛煉身體,很快就瘦了100斤。”
今年8月,導演哈文從央視離職,直到總導演呂逸濤被任命之前,猴年春晚導演的人選始終是個“謎團”,不少演員對於春晚的准備工作都提前了不少,對於參加過三次央視春晚的曹雲金也並不例外。曹雲金告訴記者,相比往年春晚,猴年春晚的准備工作來得較早。“很早就開始為春晚准備作品了,往年都是穿上長袖甚至棉大衣的時候才開始准備,今年還穿短袖的時候就開始著手為春晚創作作品了,但后來又連續接到三家衛視的春晚邀請,所以這次一審隻精心准備了一組作品”,但同時曹雲金也坦言,創作不是努力就能達到的一件事。“跟健身不一樣,跑步我多跑一小時,我就達到了運動的目的,但創作再怎麼堅持沒靈感還是寫不出東西來,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四台春晚需要四個完全不同的節目,針對不同衛視的春晚,我們也要根據每個衛視不同的需求去創作,家庭題材、創業題材、中國夢,每個衛視的需求都不一樣,《難忘今宵》可以每年春晚都唱,但是一段相聲,每年春晚必須都是新的,歌曲成為經典可以反復表演,喜劇成為經典,隻能回味。”
視頻逐漸替代劇場 相聲盛景早已不再
雖然每年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仍是整台春晚的“台柱子”,也是觀眾最重視的節目之一,但離開春晚的舞台,劇場裡的語言藝術已逐漸變得冷清。除了每年精心准備春晚之外,曹雲金的兩家劇場“聽雲軒”則是自己的大本營所在。對於劇場近幾年的發展,曹雲金坦言,很一般,談不上滿意。“兩家劇場,每周的四到六場演出,演員也不少,但我總是覺得市場並不好,能走進劇場裡踏踏實實看演出的觀眾越來越少,大家都慢慢習慣了憋在家裡上網看相聲,早已不是以前萬人空巷的那個輝煌的場景了,現在相聲已經很危了,說難聽一點,成了夕陽產業。”
即便如此,曹雲金對相聲劇場的未來仍抱有極大的憧憬。“其實觀眾來到現場欣賞是另一種美,也是另一種氛圍,這種氣氛隻有身臨其境才能夠感覺,同一個作品有可能演100遍都不一樣,那些愛上網看相聲的觀眾對相聲的理解就是我聽一遍,知道這包袱就完事了,但其實相聲的聽法應該是,這段相聲明明已經聽了很多遍,但還是喜歡聽,因為演員的表演每次都不一樣,要看今天的哪一段和上一次表演有什麼不同,這才是劇場最大的魅力,所以現在劇場雖然觀眾不多,但粘合度很高,真正喜歡相聲的觀眾他總是百看不厭。”
愛上話劇成“人藝粉” 曹雲金最想演《嘩變》
對於曹雲金來說,除了說相聲還有一大愛好,就是演話劇。2010年,曹雲金主演俞白眉編劇的喜劇話劇《分手大師》徹底激發了他對於話劇的熱愛。對此,曹雲金表示,話劇《分手大師》演了將近200場,到最后越演越得心應手。“這個作品經過演出磨到最后,梅元貴這個人物在我心裡已經活了,完全可以通過不同的表演方式,詮釋這個角色的內心,我覺得我就是他,他就是我。”
對於自己之后的“話劇之路”,曹雲金透露道,自己是“人藝”的忠實粉絲。“我特別想演一出人藝的話劇,以前看過《嘩變》、《茶館》、《窩頭會館》等一系列經典劇目,在台下我就蠢蠢欲動,有一種特別的沖動想立刻上去飆戲,尤其是《嘩變》,用語言和細微的動作塑造一個完整鮮明的人格,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當時看的版本是馮遠征老師的表演,真是絕了。”(記者 韓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