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上東方衛視《中國之星》當了推薦人。這個角色類似於導師,跟他一起坐在台下的兩位,是劉歡與林憶蓮。
假如將台下的林憶蓮換成李宗盛,再加上羅大佑,恐怕這會是讓所有音樂愛好者痴迷的場面。
事實上,羅大佑曾兩次“走上”過類似音樂節目,一次是湖南衛視的《中國最強音》擔任導師,一次是差點擔任了《中國好聲音》的導師。
目前,除了把李宗盛、張學友、竇唯等人請來,國產音樂節目已經無法再祭出更高的導師配置。
可是,恰恰是崔健,上綜藝節目卻引發了網絡上的一場口水戰。
有人認為,崔健上電視,是搖滾被庸俗化了。但也有人說,崔健推薦的譚維維、楊樂、子曰秋野,各有各的味道,給了大眾風格多樣的音樂體驗,對搖滾樂起到了良好的傳播作用。
上不上電視
崔健的出發點相當單純
似乎每次崔健上電視,都會被網友質疑一把。
這種爭議上一次甚囂塵上是在崔健被邀請上春晚時。文化批評家朱大可當時就發了一條微博:“幸虧沒能上春晚,不然就像初戀做了雞。”幸虧,那是《一無所有》最后沒上春晚,才讓不少文藝青年鬆了一口氣。
也許,在多數歌迷心中,具有批判精神的“搖滾教父”,和充滿娛樂精神的電視綜藝,是南轅北轍的兩件事。
可事實上,這些年,崔健還真沒少上電視。
2012年2月,崔健就作為嘉賓參加過深圳衛視的《年代秀》,算是他的“綜藝首秀”。同年3月,他又參加山東衛視的唱歌節目《歌聲傳奇》,成了選手們致敬的對象。今年年初,他作為幫唱嘉賓,跟譚維維以一首《飛鳥與魚》一起接受大眾評審的投票。
而在《中國之星》上,崔健更是直言:“不要認為選秀有什麼問題,電視節目有什麼問題,大家不喜歡一個節目是因為沒有做好,而不是電視的土壤有問題。”他認為,還是有歌手可以通過了選秀紅了后又逐漸回到了音樂的頂峰,譚維維正是這樣一個“比較好的例子”。
樂評人耳帝認為,崔健上不上電視,出發點其實相當單純:“此前電視演出標准達不到,假唱泛濫,那就不去﹔近幾年標准達到了,能滿足唱現場的需求,那就去。而且你隻要看了這幾檔綜藝,他甚至每一次都要在節目中為電視辯解,認為‘電視是個很好的宣傳途徑’、‘不相信電視是無可救藥’、‘電視節目能滿足各種類型的音樂需求’,甚至認為現在的唱歌類綜藝創造了一個很好的良性競爭——‘歌手有一個音不准,成千上百萬的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發現,口碑一不好,下回就沒你份了,從而逼著歌手去練。這樣,良性競爭就實現了’。“
“炮轟”許志安
搖滾中年隻想說實話
不過,崔健到底是崔健。才錄了不到兩期節目,他就憋不住開啟了“攻擊模式”。
在明晚播出的這一集節目中,崔健現場“炮轟”連連,這受傷的,竟然是林憶蓮整個團隊!
首先,林憶蓮戰隊的許志安帶來了上世紀90年代“港式情歌”的代表作——《怎麼舍得你》。雖然聽不懂歌詞,但安仔一曲唱罷,那熟悉的旋律還是讓現場觀眾熱血沸騰。
在導師評價環節,劉歡和林憶蓮都表達了對於歌曲的贊美之情,這時候崔健卻突然站了出來,並“不解風情”地表示自己“聽不懂”:“我真的是對這首歌實在是不太了解,我也沒有聽懂,我在仔細看這個歌詞。”
說到這裡,崔健又把“槍口”轉向了一旁的林憶蓮,質疑起這位推薦人的選曲:“下邊我想跟阿蓮聊一聊,你為什麼想選擇安排這樣的歌曲?我想問一下,你知道不知道,咱們這一台晚會,大部分的歌曲都有點雷同?”
對於崔健的質疑,林憶蓮表示只是尊重歌手自己的選擇和對歌的情感。而崔健卻認為唱一個大家聽不懂的老歌根本沒有意義,“讓現在的觀眾、年輕人聽一個老歌,而且用廣東話唱,你的寓意是什麼?我想大家是否也渴望得到一個有意義的回答?好不好?”
此外,盡管崔健沒有對另一位李幸倪的歌直接進行“抨擊”,但一句“說實話還是說假話”也難免讓人犯怵。
之后,崔健對常石磊的表現也流露出了失望:“我渴望聽到的是常石磊的B面,你什麼時候能給我們展示,給我們來點這種東西?我聽過你的編曲,為什麼第二次還是沒有展示出來?”
其實,在早前的採訪中,崔健就曾表示,參加這個節目最大的“痛苦”就在於必須去說那些不應該說的話:“我希望有些話大家別逼著我說了,我要不說大家都等著,我也特難受,這點我到現在還沒習慣。所以我特別希望他們的音樂能真的震撼我,讓我能夠說出不傷害人的話,同時也是實話。”
也許,大家的擔心都是多余的。想要娛樂化搖滾中年,門都沒有!(記者 庄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