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1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廣播資訊節目的困境與應對之策

田甜

2015年11月30日10:23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摘要:信息快速傳播的新媒體時代,廣播作為傳統媒介受到巨大沖擊,尤其是廣播資訊節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夾擊。為使廣播資訊節目持續保持生命力和競爭力,必須開展自我革命,創新節目形態,強化廣播特色,深入發掘本土新聞的價值,用落地民生的服務性和體貼個體的互動性,鎖定固定收聽群。

關鍵詞:廣播資訊﹔節目形態﹔服務性﹔本地化﹔主導性﹔廣播語言

十年前,當傳統的新聞廣播開始專業化之路時,滾動資訊節目的創辦是開路的試金石。十年間,滾動資訊節目靠著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報,主打最新、最快的資訊和實時、准確的更新,樹立起“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的品牌形象,可以說,已經變成了新聞廣播革新發展的鋪路石。但是,今時今日,信息傳遞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變得越發快捷迅速,新媒體尤其是即時信息傳播平台微博和微信等網絡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廣播資訊節目的短平快優勢遭到很大削弱,如果不盡快開始自我革新,資訊節目也極可能退化為新聞廣播發展進步的絆腳石。

一、節目形態的靈活化

單以速度而言,傳統媒體的資訊節目在新媒體面前,已經沒有任何優勢,甚至還處於落后追趕的狀態。當下許多熱門新聞或是引爆全民討論的話題,大多由新媒體發端,傳統媒體始終處於配合、補充的工作狀態。但是,這是否就意味著廣播資訊節目已經無所作為,隻能復制粘貼網絡消息,嚼人剩飯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新媒體一心求快的海量信息戰術中,已經為廣播資訊節目創新靈活的節目形態,留出了足夠空間。

首先,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快捷,是建立在散亂無序、未經核實的前提下,因此“曝出”、“被曝”等詞語,是新媒體資訊頭條中出現的最多的字眼。而擁有專業新聞採編團隊的新聞廣播,不僅能將多年的從業經驗投射到資訊節目中,查証核實信息來源,求証事件細節,辨別新聞真假,還能對新媒體資訊中的粗糙淺薄,做內容上的充實、細節上的完善。

其次,新媒體為求速度,全力以赴在信息傳遞上下功夫,實現的是信息傳遞點對點的直線傳播,而廣播資訊節目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將信息傳播擴散為點對面的深度傳播,並且可以根據新聞價值高低、內容豐富程度、后續進展情況,靈活調整報道幅度及報道方式。遇到突發事件,廣播資訊節目可以隨時插播報道,持續跟進﹔聚焦重磅事件,廣播資訊節目可以立即擴版成為深度報道,梳理匯集各方信息源,為受眾提供全面深刻而又條理清晰的資訊組合。

最后,當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已經無法成為主打優勢時,第一話語權應該成為所有傳統新聞媒體的終極目標。新媒體賦予信息更多的傳播途徑,也賦予了更多人話語權,但是,眾聲吵雜中,唯有有價值、有意義、有指導性的聲音,才能夠被傳播和留存。轉瞬即逝的速度,永遠不可能取代歷久彌新的深度。廣播資訊節目隻有去思考,去採寫,去深度挖掘,去去偽存真,才能在激烈的資訊大戰中,形成無可取代的傳播力和震撼力。

二、深入全面的本地化

新媒體使資訊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一時一地的新聞資訊,能瞬間傳遍天南海北。但對於特定的受眾群來說,寬泛的信息源和密集的資訊轟炸,未必有實質的幫助,全天成千上萬的資訊更新,受眾也不會“照單全收”,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便大打折扣。廣播資訊節目雖然無法突破地域限制,但也正因為對服務地域和服務人群的針對性,才能在資訊內容的選編、報道重點的選擇以及服務對象的把握上,突出本地化和服務性,進而鎖定和擴大固定受眾人群。相對於新媒體的各類信息大雜燴,廣播資訊節目在靈活多變的節目形態上,可以將“嚴肅權威的時政新聞、高屋建瓴的投資指導、實用平和的生活信息”融為一體,既有嚴肅性,又有時代感,既有無可比擬的時效性,又有良好的服務性。①

貼近性一直是新聞節目的要素之一,廣播資訊節目因為傳統而更“接地氣”,隻要在內容的選編上努力貼近本地市民,服務日常生活,就能夠超越新媒體,與受眾形成更全面的融合與互動。實現落地民生的服務性,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盡量選取與本地民生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二是在報道新聞時盡量從百姓視野、受眾角度切入,避免新媒體報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三是精選包含趣味性、生動性、服務性的軟性新聞,提升受眾的興趣點,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四是採用更加貼近受眾需求和體驗的節目編排形式。隻有更好地豐富廣播資訊節目的內容,拓展節目的服務性,提升內容的可聽性,擴大節目的聽眾群,才能使廣播資訊節目更好地服務大眾生活,接近大眾生活。

三、關切個體的互動性

新媒體可供全民參與和即時互動的特點,使得受眾數量能在瞬間膨脹,而受眾通過留言、回帖、點贊等行為,似乎也找到了與媒體互動的最直接方式,這使得廣播這樣的“老舊”媒體越發顯得過時落伍。但從長期新聞實踐活動的角度來看,這種所謂新形式的互動,其實只是缺乏溝通與觸動的單方面交流。新媒體推送的熱點新聞,是用轉發數量和回復數量之類的生硬數字來衡量的,暫且不說如今僵尸賬號、水軍隊伍可以刷出虛假數據,事實上,累加的數字也根本無法真實體現新聞傳播的深度力度,更無法體現新聞的社會效應是正面還是負面。比如網絡暴力推高的新聞熱度,人肉搜索炒出的熱點話題,就是部分新媒體引導輿論走了歪路,並誤導受眾發泄情緒的不良亂象。

同時,對於新媒體而言,受眾是以“群體”的形象出現的,比如用“網友”、“粉絲”等名稱模糊代替了每一個不同的受眾個體。而廣播節目無論是早期的聽眾來信、短信平台,還是后來的直播熱線電話等等,在與受眾互動時,都是針對每一個真實的個體,每一個具體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對於廣播資訊節目來說,對聽眾提供的新聞線索的處理,聽眾意見的反饋,以及聽眾疑惑的解答,更能突顯媒體與受眾之間“你和我,一對一”的貼近感與針對性。

而作為廣播資訊節目的受眾,與在微博新聞下瞬間刷屏的情緒性受眾也脾性迥異。在廣播資訊線性傳播的路線圖裡,受眾可以說是某個環節的把關人,他們對於新聞資訊的反饋,有一個聆聽、思考、組織語言、完整表達的過程,這令廣播資訊節目與聽眾的互動,能以冷靜起步,再以理性發展,而非一時的情緒爆發。擁有這樣的受眾基礎,也使廣播資訊節目有了較大的自我調整空間,對聽眾感興趣、關注度高的內容,可以進行強化處理,在報道中予以體現﹔對聽眾持續關心的話題,可以保持后續報道與跟進配合,最大程度地滿足受眾的需求度。通過與受眾進行有品質有個性的互動,廣播資訊節目也就能建立起有高度有特色的傳播通道,進而形成專屬於自身的固定而忠實的受眾群體。

四、廣播語言的特色性

普利策獎行政官邁克•普賴德說過,實際上相比於傳統媒體,新媒體並沒有“必然”優勢。所有的在線網站可以獲得的新聞工具,傳統新聞媒體同樣可以獲得,而且傳統媒體也有著它們自身的新聞網站。②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侵略性主要是體現在技術手段上的革新,改變了受眾接受信息的習慣。但技術卻是可以復制和拷貝的,無論是官方網站還是官方微博,或者是官方微信,傳統媒體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新媒體平台,而唯一無可取代且無法復制的,是傳統媒體傳承多年並且耐以生存發展的傳播形式,對於廣播而言,那就是聲音。廣播新聞的傳遞,依靠的是聲音符號體系,因此廣播資訊節目,報道傳播一手“帶響”的新聞資訊,是區別於任何新興媒體的立身之本。

(一)新聞現場的音響感染力,並不會因為傳播速度的加快被消釋。在資訊快餐的制作中,簡略的文字表述提高了傳播速度,但卻是以犧牲生動悅耳為代價的。可作為人體感官之一,聽覺體驗始終是不可或缺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二)廣播資訊主播的聲音報道,具有文字無法呈現的多面性和生動性。聽人娓娓道來的新聞,與埋首讀取信息,最終獲取資訊的過程體驗,迥然不同。

(三)用聲音完成精彩的細節描寫,可以把發生新聞事實的場面、情景、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聽眾面前,使聽眾的情感,隨著新聞事件的發展悲喜起伏,並直達心底,留下記憶,這也是資訊傳遞的最終目的地。(作者單位:江蘇廣播電視總台) 

注釋:

①殷建萍.中小城市新聞廣播構架初探[N].中華新聞報,2006-11-01

②黎史翔.普利策獎行政官:相比於傳統媒體 新媒體無必然優勢[N].法制晚報,2015-04-22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