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媒體融合的定義以及分類
媒體融合(MediaConvergence)是近來傳媒業界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在傳播技術不斷發展下,媒體融合的快速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媒體融合的發展對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也存在著巨大的影響。
(一)媒體融合的定義
“媒體融合”一詞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種媒介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一體化功能的發展趨勢。一般來說,這種關於媒體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於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融合在一起。換言之,媒體融合是不同媒介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渠道、手段相互融合,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等,所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技術或者傳播媒介。這種新的技術或者媒介在發展中保留了原本各自的部分特征,但又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將媒體融合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這種聯盟既包括不同媒介技術之間的融合,又包括不同組織之間的融合。對傳統媒體來說,媒體融合的出現對其再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新媒體來講,媒體融合又對其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從而使媒體融合成為了當今傳媒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二)媒體融合的分類
在目前電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特別是在我國特殊的電視體系之下,上述分類中的所有權融合、結構性融合並不適用於國內傳媒產業。所以,我認為可以從狹義上對媒體融合進行分類,具體分類如下:(1)電視與網絡的融合﹔(2 )電視與手機的融合﹔(3 )電視與報紙的融合。除了上述提到的媒體融合類別,還有一些其他的媒體融合方式,如報紙與網絡的融合、網絡與廣播的融合、報紙與手機的融合等等,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媒體融合也正在全面、快速地發展著。
二、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的必要性
(一)電視新聞節目的服務功能面臨挑戰
在傳統媒體時代,聲音和圖像的結合的電視媒體可以滿足觀眾需求的信息傳輸,所以新聞交流是電視媒體的優勢。電視媒體和其他個性化服務等互動平台也有很好的響應, 顯示電視新聞節目在人們的認知內不能變更的位置。在媒體融合趨勢下,電視新聞的服務功能正面臨嚴峻的挑戰。例如,微博,除了詳細的分類內容可以選擇關注,也為用戶提供機會,關注名人生活的動態和互動,這是電視新聞的服務功能難以提供的。缺乏互動電視新聞在網絡媒體上的功能性服務,這將會導致失去觀眾。
(二)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受到挑戰
在傳統媒體時代,觀眾隻能被動收看電視新聞,在一定時間內獲取新聞和信息。新媒體時代已經逐漸將人們獲取新聞和信息的渠道轉變。年輕一代作為新媒體的主要受眾,不再願意被動地接受信息,他們養成了一種新的獲取信息的習慣,更傾向於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信息。另一部分電視新聞受眾選擇電視新聞作為固定信息源,同時也通過新媒體渠道補充信息。總之,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得到了新的傳播和提高。
(三)電視新聞的制作受到制度阻礙
電視和網絡媒體在我國是由兩個部門管轄的。作為黨和政府的重要宣傳平台,電視媒體宣傳黨和政府的指導思想,這比網絡媒體受到更多的限制。網絡媒體的態度則更放鬆,它可以提供更多生活化的、更有吸引力的新聞。盡管一些電視台建立自己的官方網站來提高自己的形象,但因為其特性和屬性等,使其與其他門戶網站的競爭還存在許多缺點。
三、新聞節目創新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電視新聞節目在取得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主要體現在電視新聞服務能力被削弱、對受眾的影響力降低及新聞制作的難度增加。對此,電視新聞工作者認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也採取了相應措施,但是在新聞和新聞欄目的創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電視新聞欄目趨於同質化
在電視新聞節目制作過程中,融入了創新性元素,為電視新聞欄目帶來了新面貌,但也出現了同質化現象。例如河北電視台就有三個民生欄目:經濟頻道的《今日資訊》、公共頻道的《民生六號線》、衛視頻道的《看今朝》,這還不包括石家庄電視台的《民生關注》。這是由於民生問題一直是受眾關注的話題,因而在電視新聞欄目定位時,都會以民生內容為主,如此一來,民生新聞欄目同質化嚴重。同時,由於網絡加速了新聞的傳播速度,各欄目的新聞來源趨同,導致各電視台在新聞畫面、同期聲及解說詞等方面雷同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另外,在電視新聞節目播報的過程中,主持人的風格也大同小異,很多電視台都採用“聊
新聞”、“說新聞”的方式播報。用這種主持方式,新聞內容能較為清晰地呈現,易於被受眾接受,但模仿之風嚴重,缺乏創意。
(二)電視新聞節目隨意借用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內容
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作為新聞傳播媒介的新生代,在電視新聞節目獲取資源和制作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種傳播平台是一把“雙刃劍”。由於對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制度管理環節較為薄弱,人們參與互動較為自由,導致各類新聞客戶端成為謠言的滋生地,而很多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都來源於客戶端公眾平台,如果此時信息內容選擇不當,就會使新聞內容報道失實,使電視新聞形象受到影響。
(三)電視新聞節目出現娛樂化因素
在對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的過程中,由於新興媒介的介入,使得電視新聞欄目自然會融入一些時尚、流行元素,例如“躲貓貓”、“給力”及“任性”等網絡流行詞匯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電視新聞的趣味性與通俗性,突破了新聞類節目嚴肅性與刻板性的束縛,但也會使電視台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受到影響。同時,很多電視台為了吸引受眾眼球,對一些民生類新聞進行夸大解讀,把一些生活瑣事、名人軼事等具有刺激性的事件納入到新聞報道中,糾紛、爭吵、厮打及跳樓等畫面不加選擇地進入電視熒屏,難免會對受眾造成負面影響。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創新途徑
電視新聞需要抓住媒介融合的機遇,採用科學化方式對新聞節目進行創新,拓展電視新聞欄目的生存空間,提高收視率。
(一)變換形式,增強新聞節目個性
為了增加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性元素,電視媒體需要對社會信息進行深入解讀,面對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報道。在新聞採編過程中,要問別人所未問,問別人所未敢問,始終保持新聞工作者的高度熱情,挖掘出更具有獨特價值的新聞信息。同時還需要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塑造新聞節目的品牌化。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認真分析受眾需求,在新聞欄目定位上不能盲目跟風,對新聞播出時間做出合理調整,彰顯出節目主持人的風格特色,充實新聞內容。
(二)加強監管,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電視新聞節目不能僅僅依靠電視傳媒這一平台,而要與多種新興媒體融合,尤其是網絡和手機平台。由於網絡和手機平台的資源較為豐富,而且形式新穎多樣,能夠有效彌補電視新聞報道的不足。與多種新興媒介進行合作時,要加強信息監管。例如在借用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的各種信息資源時,需要對信息渠道進行淨化,清掃虛假、不良信息,這需要各類新聞平台和電視平台共同努力。網絡、手機平台發布的信息需要經過多方核實,主動辟謠,保証信息的真實性。電視台則需要對受眾需求進行分析,了解受眾的不同需求,科學利用網絡手機新聞平台,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真實性。
(三)加大投入,優化電視新聞節目內容
從2014 年馬年春節到2015 年全國“兩會”,央視《新聞聯播》傾力打造了“春節大數據”、“‘據’說春節”、“兩會大數據”等一系列特別報道。把大數據挖掘與常規新聞報道結合起來,運用虛擬演播室和主持人進行數據可視化表達。耳目一新的電視新聞報道形式、客觀真實且直觀的數據、極具美感和科技感的動態圖表,讓其他任何優美的文字描述在這些數據面前都變得蒼白無力。這也說明要想更好地利用媒介融合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創新,需要加大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對新聞採集與制作人員進行業務能力的培訓,不斷強化其職業素養,從而為電視新聞節目創新奠定良好基礎。電視新聞節目的社會影響力主要由新聞內容決定,在信息化時代,要對海量信息進行准確而快速的篩選,堅持“內容為王”的新聞制作理念,可以適當融入娛樂和時代性元素,但不能脫離新聞客觀真實性原則,不能忽略對時政信息的關注。在追求電視新聞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同時,要把握好“度”,對新聞內容不斷進行優化,提高其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增強電視媒體的公信力。
(四)跨業態多元化
傳統電視媒體在過去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廣告收入,但在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利潤的單一模式不僅使媒體的發展空間受到極大的限制,甚至維持現狀也越來越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電視的優點、創造新形式的業務無疑是一個必要的選擇。城市電視台,除了民生新聞,提供專業消費者指導當地觀眾服務項目,往往也贏得了觀眾的歡迎。在此基礎上,可以很自然地擴大城市項目品牌零售營銷,實現交叉產業鏈接。長沙電視貿易通道的《電視購買》和《汽車gogogo》是一個電視消費系列,自推出以來,項目不斷積累品牌在公眾的影響力,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聲譽,超過20000 名熱情的觀眾成為電視購買俱樂部的一員。不僅滿足當地觀眾的需求,也是實現城市電視台和企業之間雙贏的局面。這樣的消費服務類節目很容易轉化為一個專業的電視購物節目。
實踐証明,電子商務是一個突破電視媒體開展多元化的營銷。在這一過程中跨境發展不僅可以為區域提供可靠的和可負擔得起的消費服務觀眾,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而且還大大提高廣告商話語權。
結語
不同媒介傳播形式有所不同,多種媒介相互融合,把獲取信息和生產信息的成本降到最低。電視新聞欄目要利用媒介融合的契機,利用多種有效資源,加強電視新聞節目創新,提升新聞質量,促進電視傳媒業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的信息傳播環境也隨之發生變化。媒介融合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電視媒體在這種形勢下尋找新的功能定位,電視新聞節目作為電視媒體的重要信息載體,為滿足受眾新的需求做出了節目創新,總結電視新聞節目創新的經驗和規律,對指導媒體實踐有積極意義。(作者單位:遼寧理工學院文法系)
參考文獻:
1.曾姝.媒介融合趨勢下的輿論形成機制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0(08)
2.楊娟.對我國媒介融合現狀的人文思考[J].新聞界,2010(05)
3.范文德.媒介融合與輿論引導[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1)
4.喬新玉.媒介融合:數字時代的必然趨勢[J].青年記者,2010(35)
5.張梅珍,張磊.媒介融合背景下生態傳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探討[J].新聞知識,2010(12)
6.周躍敏.媒介融合下報業發展的變與不變[J].新聞戰線,2011(12)
7.龐亮,郭之恩.進程與變遷:基於媒介融合政策視角下的觀察[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1)
8.肖明超.媒介融合下的傳播趨勢[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2(02)
9.紀懷良.論媒介融合的趨勢[J].民營科技,2012(03)
10.范璐璐,姜彩杰.2010 年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J].新聞世界,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