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省級晚報(都市報)總編輯年會雖說年年都開,但今年的意義格外不同,原因在於今年恰逢第二十屆。從上世紀90年代誕生到爆發式生長,都市報走過了黃金20年。而在互聯網浪潮席卷之下,都市報正經歷最嚴酷的寒冬。正如《遼沈晚報》總編輯徐曉民所說:“都市報的品牌影響力還在,內容生產能力還在,人才也在,困難就在於它的經營模式正在被顛覆,我們經營的平台已經開始出現坍塌。”
都市報如何渡過眼下的難關?還能否再鑄輝煌?來自全國28家省級晚報(都市報)的社長、總編輯普遍認為,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前途未必黑暗。
“不能因為遇到嚴寒就開始懷疑自己走過的路。”《江南都市報》總編輯彭京的觀點代表了很多都市報人的心聲,有責任的媒體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守,但這種堅守並非一味地墨守成規,更不能不思進取,而是要與時俱進。
與新媒體競爭要以慢取勝
近兩年,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成為《華西都市報》的重要嘗試。兩年以前,《華西都市報》記者99%的稿費收入都來自報紙,而現在,記者的收入已經有65%~70%來自網絡,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換言之,記者生產的65%~70%內容沒有在報紙上出現,而是在網絡上。用《華西都市報》總編輯方野的話說:“我們在內容生產的轉型上做得比較‘猛烈’。”
媒體傳播方式和傳播渠道呈現多元化趨勢,在與新媒體競爭過程中,《城市晚報》總編輯左道分享了自家的做法:“比慢,不比快﹔比深,不比淺﹔比實,不比虛﹔比整,不比散﹔比大,不比小。”具體到報紙版面和稿件處理上,《城市晚報》推行“五讀”模式,即解讀、深讀、熱讀、精讀、慢讀。其中,對政經新聞的解讀、對熱點新聞全景鏈接的熱讀、對海量信息針對性發布的精讀模式給當地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媒體時代,公眾面對海量信息出現“選擇困難症”,對此,《生活報》總編輯楊小會認為,都市報可以發揮議程設置優勢,以鮮明的態度和價值觀引導輿論,有態度的內容可以成為核心競爭力。“都市報更應以開放的心態進行跨界合作,將潛在的媒體、企業,甚至客戶、個人都視為一種媒體終端,這樣報紙的內容才會無處不在。”
徐曉民也表示,就都市報新聞而言,扎實的調查、優美的文本、獨特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是這個時代非常缺乏的產品。“在大家面臨海量信息的時候,真正需要的恰恰是這樣的產品,‘慢閱讀’可以給受眾一種獨特的感受。這是都市報在新媒體的壓力下,海量信息環境下應該走出的獨特道路。”
徐曉民說,如今都市報在速度上無法和新媒體比,在新媒體“以快取勝”的大環境下,都市報更要用心做“慢閱讀”。這恰恰是都市報擁有的優勢,而“慢閱讀”也能夠給受眾一些與眾不同、有內涵、有品質的新聞信息。
而《南方都市報》在改版時則提出了“三精”:精英、精品、精致。“我們希望所做的新聞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出來的,也希望通過這樣的理念再造南都新聞的稀缺性。”《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王海軍說。
轉型繞不過重新定位的坎兒
眼瞅著傳播渠道在變,《揚子晚報》副總編輯戴平堅信,報紙繞不過“定位要變”這道坎兒。他知道,在當前形勢下,傳統紙媒不能與新媒體比時效、比信息量。可是,純粹地求深度與厚重,比思想比深刻,面臨的實際障礙是如何吸引讀者或用戶。
戴平認為,報紙最關鍵的一點永遠不能變,那就是真正把讀者與用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過去,我們要讓讀者滿意﹔現在,則強調“用戶”需求。在《新疆都市報》社長石鋒看來,從“讀者”到“用戶”的改變,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名稱的變化,實質上是對都市報“受眾”屬性的再挖掘。
石鋒認為,都市報一定要充分認識用戶屬性,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以前都市報大多在一個區域覆蓋很大的群體,看似讀者規模很大,但真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又很小。在新的媒體發展趨勢下,我們未來對待用戶的模式可能會‘精准化’,規模不貪大,但要用心把服務做細做深。”
這兩年,《新疆都市報》在增加用戶黏度上,一方面拓展服務功能,通過創辦“都市易購”和“都市服務”,給受眾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全力打造社交型媒體,如徒步圈、美食圈、旅游圈、馬術俱樂部、越野俱樂部等,通過研究和滿足不同圈層的剛性需求,讓都市報既有很好的用戶黏度,又有很好的社交生態。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副總編輯、《楚天都市報》總編輯陳劍文還說道,都市報要改變原有售賣模式。“以前是兩次售賣,現在要變成N次售賣,比如賣平台、賣品牌、賣活動、賣智力等。”隨后,陳劍文舉了個例子,賣“版位+”,就是版位上要加活動、加創意等,給廣告商更多投放的理由,用一句話說就是轉型發展,做大平台。
產業化要找到可復制的出路
“報業一直是關起門來過日子,很滋潤地過了20年,對於非報產業的布局發展有些后知后覺,所以現在才會有各種不適應。”《海峽都市報》副社長林華認為,之前,都市報在各地可謂有壟斷性話語權,掙錢也容易,現在都市報經營進入寒冬,報業又是一個成本較高的行業,人力、物力等成本都很高,想要生存就要開源節流,而非報產業就是開源的一條路。
“近幾年,我們正在探索非報產業,比如房地產,但是受經濟形勢影響,房地產收入也下滑嚴重,報業和非報產業同時受到嚴重影響,我們就要開始思考布局是否合理。”林華在多地考察發現,雖然很多媒體的非報產業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大多數還沒找到可以復制的出路。
他表示,目前,《海峽都市報》除了做房地產布局之外,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做都市生活供應商,開創了95060生活平台,通過公眾服務公司為市民提供各種服務。林華表示,目前該平台已得到較高認可。“報紙和新媒體都有天花板,而服務行業沒有終點。我們要做服務業裡的媒體,在用戶的基礎上擴大媒體的影響力。”
《西藏商報》副總編輯楊柳絲介紹說,《西藏商報》所屬的西藏傳媒集團探索非報產業主要囊括電子政務、地產、戶外廣告、移動端產品等多個領域。“經過兩三年的發展,西藏傳媒集團在電子政務服務領域收入勢必將超過傳統報紙的廣告收入。”楊柳絲透露。
《蘭州晨報》總編輯周丹波介紹說,該報在非報產業方面才剛剛起步,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從去年起,《江南都市報》在非報產業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彭京總結為,非報產業發展“說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收獲起來很慘。”因為做非報產業不能再借助版面來賺錢,而是要拼平台、拼創意,雖然嘗試過很多產業,但是利潤率並不高。盡管如此,彭京還是在各種嘗試的過程中找到了一些亮點。比如,《江南都市報》在旅游經濟方面做得比較好,自營的旅游產品很暢銷。另外,會展經濟作為一個產業每年營業額也在增加,南昌市的大會展上都出現了《江南都市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