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北京日報:好看的青春片,隻需還青春以本來面目

阿甘

2015年12月03日07:20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好看的青春片,隻需還青春以本來面目

  按照業內心照不宣的慣例,11月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通常都是外國電影唱主角。在年底一眾國產電影你擁我擠、爭搶著打響賀歲檔的拉鋸戰之前,大銀幕上先由一批西方面孔粉墨登場,似乎也算一種預熱。然而在2015年的11月,率先在影市掀起一股熱流的,卻是一部叫做《我的少女時代》的台灣青春校園電影。在陣容和制作都並不佔上風的情況下,此片卻從《007:幽靈黨》、《飢餓游戲3:嘲笑鳥(下)》等多部好萊塢大片的夾擊中脫穎而出,甚至在年度引進大戲《火星救援》上映當日,還能保持近兩成的排片和票房佔比,成績不可謂不突出。更難得的是,此片收獲的反饋幾乎是“零差評”。雖然嚴格意義上講,《我的少女時代》也要劃歸買斷版權的引進電影范疇,但這並不影響大陸觀眾對影片的喜愛。看膩了大陸青春片的廣大影迷,此番在這部台灣小清新電影中徹底換了次口味,頓覺“終於有一部作品可以為華語青春片正名”。

  其實,單從電影本體出發,《我的少女時代》所講述的故事完全說不上標新立異。普通的高中女生林真心偷偷喜歡著品學兼優的歐陽非凡,卻因為一封“詛咒信”惹上了校內小混混的頭子徐太宇,在復習、備考、翹課、犯錯的日常生活中,幾個少男少女之間漸生情愫……在這個故事裡,似乎有太多像女主角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之類的青春片老梗,然而觀眾們還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地買賬。伴著電影,他們在影院裡盡情釋放著歡笑與淚水,片中飾演徐太宇的男主演王大陸甚至瞬間“霸佔”了許多觀眾的微信朋友圈。

  《我的少女時代》能夠收獲如此贊譽,首先要歸功於全片從女性視角出發的立足點。身為導演,有“台灣偶像劇教母”之稱的陳玉珊,很了解佔觀影群體大半數的女性觀眾對青春電影的心理需求。因而她對電影的把控,精准地切中了受眾期待的要點。不像此前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從男性主人公的角度,展現極少數作為“校花”存在的女孩的青春,《我的少女時代》聚焦的是剩下那絕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們不夠漂亮,可能成績也不夠好,但她們更靠近現實生活中每一個經歷過青春的觀眾。同時,女性導演的敏感,也讓《我的少女時代》在細節處理上更加精心。導演陳玉珊曾透露,她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時常將自己設想為觀眾,以另一重身份審視影片所能產生的情感沖擊。所以,《我的少女時代》中不乏有如天台分別時男主角將手放在其他女生腰間一類的有意設計。一個微小的動作,卻如同神來之筆,其對情緒的推動作用堪稱四兩撥千斤。

  此外,《我的少女時代》的成功,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電影以非常真誠的態度,還原了青春應有的面目。當然,這不是說影片偏重寫實,實際上從造型到表演,《我的少女時代》都有憑借夸張的風格追求喜劇效果的表現方式。不過,電影的核心卻始終框定在青春的邊線內。《我的少女時代》基本沒有多余的附加涵義,全片就是在展示和感嘆青春的美好,除此之外不言其他。這或許也是這部電影比大部分青春電影都好看的地方。懵懂和迷糊是青春裡太正常、太普遍的一種狀態,因為處於年輕的前提之下,所以很多事情即便不強調意義,仍然值得懷戀,也能夠讓人產生共鳴。反觀很多大陸青春片,太強調愛情就變成矯情,太突出夢想就近似空想,太刻意疼痛就頻頻墮胎……這些,都已經遠離了現實中青春的正常狀態,豈能不被吐槽,又如何能讓觀眾因共情而感動?

  故此,要創作出好看的青春片也許並沒有那麼難。畢竟每個人都是從青春一路走來,這個題材太易討喜。假如創作者肯放下過多不必要的表達欲,貼近觀眾、貼近實際,還青春以其本來的真實面目,那他和一部好作品的距離應該就不遠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