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5年1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今天我們如何做新聞——融合新聞如何征服受眾

陳哨

2015年12月08日10:5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本文系《西部學刊》供稿】

摘要:融合新聞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產生,制作新聞的方式由此發生巨大改變,國內外都出現了對融合新聞的積極實踐。還在探索、發展中的融合新聞,需要在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的同時,為信息找到最佳呈現方式,增強互動性與社交性,並努力降低融合新聞制作成本。

關鍵詞:融合新聞﹔媒介融合﹔受眾

媒介融合打破了傳統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模式,形成了立體化的傳播渠道,新聞“寫作”已經向新聞“制作”轉變。融合新聞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概念,是全媒體語境下的產物。簡明直觀的信息呈現方式更受青睞,文字在日趨碎片化的同時,出現了退居配角的趨勢。

新聞業制作新聞的方式發生巨大改變,然而這種變化並不是拋棄舊方式,而是一種更新與升級。融合新聞就是升級后的新產品。融合新聞(Convergent News)是指融合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超鏈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體產品形式的新聞形態。[1]

從2009年開始,美國普利策新聞獎開始向非報紙所有的新聞網站或在線新聞機構開放,意味著融合新聞開始正式參與這一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競爭。從2010年Propublic新聞網站的報道“The Deadly Choices at Memorial ”(紀念醫院的致命選擇)獲得“調查性報道獎”開始,在歷屆獲獎名單上都有融合新聞作品出現。

紐約時報獲2013普利策“特稿寫作獎”的特別報道《雪崩:特納爾溪災難》(Snow Fall: 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十融合新聞的裡程碑之作。在這次對雪崩事故的報道當中,紐約時報 網站並不是簡單地將內容從“紙”上搬到了“網” 上,而是從用戶體驗出發,利用多種媒體構筑復合型信息流,將整個頁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動, 真正將新媒體元素與文字相互融合、相互嵌套。[2]

此外,在國內也出現了對融合新聞的積極嘗試。其中的代表包括新華社制作的《三北造林記》、《延安退耕還林記》,這兩部作品均以大型多媒體報道的形式呈現出壯麗的報道場景。數千字的傳統文字稿作為主線,運用多媒體的表現手段,採用圖片、視頻、動畫、音頻等多種手段,組合成一個和諧、完整的融合新聞作品。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証明,融合新聞是對“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做新聞”的正確回答之一。還在探索、發展中的融合新聞對於受眾和新聞從業者而言都是一件新鮮事物。針對目前的情況,筆者對如何利用融合新聞征服受眾有以下粗淺建議:

第一,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為每一個信息找到最佳呈現方式。多媒體運用、表現形式多樣化是融合新聞題中應有之意。融合新聞是信息收集和表達方式融合,不是簡單地集成,而是將不同的內容糅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說早期融合新聞強調的是所運用的媒介的多樣性,當前的融合新聞報道則更強調媒介的適用性,即媒介融合不只是多種媒介報道形式的堆砌,而是“基於互聯網的核心報道平台,根據新聞內容的時間和空間特點,以最適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種技術形態進行報道”。[3]美國學者簡•斯蒂文森(Jane Stevens)界定“融合新聞是文本、照片、視頻片段、音頻、圖表和交互性的某種集合。該集合以非線性(Nonlinear)結構呈現在網站上,各種媒介提供的信息相互補充而不重復。” [4]

第二,增強融合新聞互動性與社交性。目前制作“融合新聞”的模式多表現為以一條故事主線為主,不同的多媒體手段組成不同分支,受眾可以從中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一步獲取詳細信息。除此之外,還可設計更多樣化的互動環節讓受眾參與,提供更多選擇和體驗。如《延安退耕還林記》提供了融合集成版和游戲版兩個版本的閱讀體驗方式,在主通訊的處理上引入闖關游戲互動,全程通過闖關答題引導讀者詳細閱讀。從互聯網“SoLoMo”模式考慮,融合新聞還可以兼具社交功能。媒體還可以運用City Sourced一類的系統參與用戶之間的互動,從而實現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強互動與深度參與。如City Sourced實時移動公民參與的平台,允許市民用普通的智能手機上報新聞事件,市民的手機不僅作為客戶端,也成為媒介平台。[5]

第三,降低融合新聞制作成本,使其真正進入常態化。目前, “融合新聞”的制作成本普遍過高。《雪崩》由11人的制作團隊共耗時6個月完成,耗資高達25萬美元﹔《延安退耕還林記》由新華社多個部門歷時2個月實地採訪,從上萬張照片以及超過900分鐘的實地拍攝和歷史視頻資料中制作而來。似乎“融合新聞”就意味著“大制作”。在保証作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融合新聞的制作成本,需要復合型新聞人才和靈活且模式化的制作手段。在將來,更加高效便捷地制作融合新聞是新聞教育與實踐需要共同致力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君超.融合新聞的定義、實踐與改進途徑[J].中國報業,2014(5).

[2]韓士皓,彭蘭.融合新聞裡程碑之作——普利策新聞獎作品《雪崩》解析[J].新聞界,2014(3).

[3]黃雅蘭,陳昌鳳.走向常態的融合新聞報道[J].中國記者,2014(12).

[4]李冰,劉雙.融合新聞時代的普利策新聞獎研究[J].新聞界2014(20).

[5]王宇明.社交媒體與移動GIS 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報道模式創新[J].新聞世界,2012(10).

(作者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新媒介”環境下的報紙發展趨勢及轉型研究》(批准號:14AXW003)的階段性成果。)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