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5年1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無意中我採訪了一群外國人

蔣劍翔

2015年12月08日13:1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本文系《西部學刊》供稿】

編者按:

下面是一位地市報的記者隨筆,雖然時過幾年但其價值並未沉寂。它告訴我們,記者的新聞敏感何其重要,有新聞敏感就有新聞發現,有價值新聞就不會擦肩而過、失之交臂﹔它還告訴我們,作為一位接觸外賓不多的地市報記者,“採訪外國朋友,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障礙和畏難情緒,心態好採訪就會好﹔機會都是靠創造的,記者採訪無禁區,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

做了20多年記者,盡管我在採訪中見過不少外國人,也報道過一些外國人,但實話實說,正兒八經採訪外國人,我還沒有嘗試過。在地方黨報工作,採訪外國人的機會本來就不多,這方面的報道一年到頭在地方報紙的版面上也難以找到,這在當下開放的中國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然而2011年,喜從天降,未經任何有關部門安排,不經意間我卻有幸面對面地採訪了一次外國人,且不是一個外國人,也不是兩個外國人,而是一群外國人。

44位不同膚色的國際能源官員來到永州

事情實在來得太突然,幾乎措手不及。2011年國家商務部在湖南舉辦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研修班,25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應邀參加。8月27日,44位不同膚色的國際能源官員在培訓中心的安排下,乘車來到湖南零陵恆遠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參觀學習,這在永州企業可是破天荒頭一回。

恆遠公司是我國生產大中型水力發電設備的10大專業廠家之一,為湖南省水電設備制造的龍頭企業。其自主研制的軸流式、混流式、沖擊式、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及其配套設備,以結構合理、噪音低、出力足、運行安全可靠、售后服務完善等特點,享譽中外市場。近年來恆遠公司大力實施“走出去”的對外戰略,水力發電設備陸續出口到美國、法國、巴西、加拿大、馬達加斯加、吉爾吉斯斯坦、伊朗、尼泊爾,尤其還有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盟國家,且出口的國家逐年在增加。恆遠公司因此成為永州市乃至湖南省外商、外賓、外事接待活動最多的企業之一,董事長郭遠軍更是被媒體譽為“闖蕩東盟第一人”和“一個服務世界的企業家”。

恆遠公司是我剛剛建立的“新聞基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有機會接近這些外國人。

主動出擊採訪,聽聽世界的聲音

國際能源官員來到恆遠,走進車間,看機械,看設備,看產品,聽董事長郭遠軍的講解,一切都覺得是那麼新奇、那麼有趣。他們中的一些國家,就是恆遠公司的用戶,或是潛在用戶,今天能有機會走進這個公司,他們也感到驕傲和自豪,一些人竟主動找記者拍照留念。

就在為他們拍照的同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忽然在我腦子裡蹦了出來:何不主動出擊採訪他們,聽聽他們對恆遠產品、對能源開發的看法和評價,聽聽世界的聲音,為“中國奇跡”、“永州制造”來一點正能量。

說干就干,我現場拉住一位女孩——公司銷售部的英語高材生,請她幫忙做翻譯。這位女孩很熱情,也很自信,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我們倆來不及做更多的溝通,我只是把我的想法簡單地跟她交待了幾句,她點點頭,採訪就開始了。採訪的地點,就在車間、在參觀途中,逮著誰就採訪誰,想怎樣問就怎樣問,一種完全隨機、完全任性的採訪。

第一個被採訪的對象叫阿巴斯·莫森·哈菲斯,巴基斯坦AJK水電集團副主任,一臉濃密的短胡須,粗黑的眉毛,高高的個子。巴基斯坦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哈菲斯先生在參觀恆遠公司的幾個車間后,豎起大拇指,連聲對記者說:“OK!很好!太好了!”他想多看幾個地方,不願停下匆匆的腳步。

南非能源部助理經理莫特史瓦奈迪·桑德拉·波圖麥樂女士和能源官斯拉薩·瑪莎·史高歐發索女士,倆人一高一矮,總是擠在參觀隊伍的最前列,特別認真。波圖麥樂在接受採訪時說,水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水力發電對環境沖擊較小,是當前世界電力發展的方向。中國有很多很好的經驗和設備,值得南非學習。我問她叫什麼名字,她未回答,我以為她未聽懂,再問,她卻笑著說:“我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代表我的國家。”她很自豪。我報以微笑,肅然起敬。

巴瑞·微潔雅·露持米女士是毛裡求斯電力局的工程師,她說自己來自印度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國,當地水能資源十分豐富,表示一定要把中國水能開發的經驗帶回去,讓水力發電造福本國人民。

聽說第二天上午郭遠軍董事長與技術人員還要作專題介紹和講課,一位阿爾巴尼亞的能源專家高興地對記者說:“恆遠,國際大課堂,我們很是期待!”

機會靠創造,採訪無禁區

隻可惜時間真的太緊張、太倉促了,邊參觀邊採訪,還要借助翻譯,採訪和交流實在無法深入。匆匆忙忙採訪了十多個人,有的駐足而談,有的邊走邊談,有的三言兩語,有的就是一句話。機聲隆隆,人多噪雜,採訪確實有些不容易。但短短的參觀空隙的隨機採訪、即興採訪,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採訪外國朋友,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障礙和畏難情緒,心態好採訪就會好﹔機會都是靠創造的,記者採訪無禁區,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次機會。

無意中採訪了一群外國人,我高興了好一陣子。晚上我打開採訪本,以阿爾巴尼亞能源專家的話作為題目,很快在永州日報頭版推出了一篇頗有特色的新聞特寫——《恆遠,國際大課堂》,稿件獲得了讀者的好評。這次採訪,無疑為我的記者生涯添上了新的一筆,同時也為我以后採訪外國人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

(作者系湖南永州日報社副總編輯、高級記者)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