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西部學刊》>>2015年12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回鄉見聞”三思

盧 愚

2015年12月08日14:3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本文系《西部學刊》供稿】

作為一個貼近基層又能持續多年的專欄,陝西日報的“回鄉見聞”無疑是辦得很好的,刊發了許多真實具體、有血有肉、在場在位、詞思俱佳,能聚攏群眾目光的好文章。對它們條分縷析、盡述其美的文字已經不少了,我這裡隻想說說這個專欄之外的有關新聞規律的幾點個人思考。

一、怎樣進一步增強黨報的公信力?

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各類都市報、社會文化類報紙充斥市場、大行其道,日趨激烈的媒體競爭在爭奪著群眾眼球,擠佔著輿論的空間。怎樣才能使黨報聚攏更多的讀者,使我們的宣傳更有實效呢?或者說,現在我們黨報的優勢在哪裡呢?通常的回答是:我們依靠的是黨報的公信力。所謂公信力的內涵,從字面上看,就是讓公眾相信的一種輿論掌控力。黨報擁有黨和政府代言者的地位、素有嚴謹准確的文本風格、編採隊伍素質較高等等,這些當然都是其公信力的構成要素。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還有十分重要的一條,那就是黨報應該更加全面地、准確地、喜憂皆備地報道現實情況,向讀者提供准確的 “擬態真實”。所謂“擬態真實”,就是新聞媒體天天報道的那些事實信息,在讀者頭腦中形成的一種虛擬的社會情景狀態。這種擬態情景 提供得越全面真實,與讀者身邊所見、所知、所感越接近,讀者的認同度和歸屬感就會越強,媒體的公信力也就越高。反之,如果報道和讀者所見、所知、所感距離甚遠,空洞、官樣化、遠離實際,隻報喜不報憂,那麼讀者就會在心理上疏離這個媒體。所謂的公信力也就成了一個空洞的術語。這也就是說,隻有客觀、全面、“兩點論”式地報道現實,提供准確的“擬態真實”圖景,才是我們報紙“公信力”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黨報應對各種媒體競爭的重要法寶。敢於正視存在的問題,鮮明地、適度地擺出問題,正是我們有自信、有力量的表現。

“回鄉見聞”這個專欄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得到那麼多人的共鳴,就在於它真切、實在地反映了我們現階段社會的 “擬態真實”,既生動報道了農村基層的喜人變化,又實實在在地擺出了許多存在的問題,是貼近的、聚焦清晰的、“兩點論”式的社會圖景,不是那種居高臨下、隔著一層的、官話套話的報道,它和人民群眾所知、所見、所感的社會現實情況“契合度”很高。因而,通過這樣的報道,人們對黨報的認同度和歸屬感也在同步提高,無形中也就增強了黨報的“公信力” ,為黨報在媒體競爭中加了分!可惜,現在報端這樣的文章還是太少了。一些黨報把“正面報道為主”變成了“正面報道唯一”,群眾從報上看不到像“回鄉見聞”這樣喜憂並存、真切實在的報道,實際上也是違背了當前多元並存的現實辯証法,報紙的影響力和公信力肯定會下降。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回鄉見聞”這個並不算很大的專欄,的確是一個能夠提高黨報公信力的樣本。

當然,這個專欄只是春節之后的一個階段性專欄,如果能把它推廣開來,把節日回鄉見聞擴展為長年的回鄉見聞、底層見聞、一線見聞,那豈不是更好?人們相信,隻要黨報上這種“接地氣”的、反映真實情況的文章越來越多,那種空洞概括、套話成堆的工作報道越來越少,黨報的公信力就會進一步增強,與新媒體的競爭后勁也會越來越足。

二、怎樣增強黨報的“貼近性”?

黨中央反復強調,黨報要努力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但在實際生活中,“機關報機關辦,機關發行機關看,少數群眾瞅一眼,多數群眾都不看”的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選稿用稿的方式和內容與群眾不大貼近,報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報道,都是在圍繞著工作動態轉圈圈,真正切入底層生活、涉及百姓過日子的內容太少。有時翻開黨報二版瀏覽地方新聞,幾乎青一色的都是各地、市、縣、區、部局,貫徹落實什麼部署、出現什麼進展的工作動態消息,很少能看到百姓身邊的活色生香的生活狀況。老百姓總覺得,你們登的這些充滿政治術語的、籠統的工作動態稿件,和他們之間“隔了一層”,“關系不大”,就沒有興趣去看。許多工作消息其實只是“誰家寫誰家才看”的“安慰性信息”,有的甚至只是給個別單位展示局部“政績”,而並無多少宏觀傳播價值的“低效信息塊”。人們說這種版面是“工作簡報擠成堆,百姓生活久相違”,天天如此,長期如此,導致我們的黨報和一般群眾的貼近程度越來越弱。

“回鄉見聞”之所以受歡迎,就在於它篇篇都和底層百姓身邊的生活相關,它寫工作也是透過百姓生活的折射去寫工作,去反映政策落實的得失,而不是用那種空泛籠統的政治術語去概述工作。因此它就有了較強的貼近性,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像《山姑娘,想說愛你不容易》、《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民心看反腐》等篇,都是巧妙地將工作寓於日常生活中去寫,自然和老百姓就有了貼近性。應該說,“回鄉見聞”就是我們增強黨報貼近性的一個樣本。

報紙是大眾新聞紙,不是機關工作簡報,應該遵循新聞傳播的規律,不應讓新聞版遠離基層社會生活,塞滿各種工作動態消息,那樣必將會出現信息傳播中的 “邊際效應”。所謂“邊際效應”是信息論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信息的供應量並非越多越好,當大眾並無多少興趣的信息供應過量,重復太多時,其傳播效果反而會大大下降,引起人們的反感,出現“油多反而壞菜”的情況,其結果隻能讓受眾更加遠離這種傳播載體。

減少空泛、籠統的工作動態稿件,增加鮮活生動的底層社會生活內容,善於透過生活的折射去寫工作,這就是“回鄉見聞”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是增強黨報貼近性的重要一招。黨報當然不能靠那些獵奇搜怪、低俗無聊、刺激感官的東西去賺取貼近性,但完全可以通過貼近百姓的稿件選擇,通過兼顧工作和社會生活的版面調度,去落實“三貼近”,聚攏更多百姓的目光,使我們的宣傳更有實效。

三、“改文風”應向報外作者學點什麼?

“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是中央反復強調而我們並未完成好的一堂課。“改文風”應當改些什麼?當然,要改掉那種脫離群眾、佶屈聱牙、故作高深的文字,改掉那些華而不實、聳動聽聞、生編硬造的網語網言,回歸新聞語言通俗、准確、精練、生動的本真狀態。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擺脫那種多年以來形成的官話、套話、文牘味、八股腔的影響。“回鄉見聞”的作者們,雖然不是專業新聞工作者,但他們的文字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有真意,去粉飾,不賣弄,簡練明白,朴素生動,實實在在,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多數都擺脫了那種“穿靴戴帽”、賣弄文件術語的機關話語系統的影響,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回鄉見聞”的文本構建方式也很有特點。也許是回鄉親歷這種形式所決定,也許這些作者本人並未意識到,他們其實是採取了“體驗式報道”的表達方式。作者處處把自己融入文章之中,近距離地向讀者傳達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思,具有很強的現場感和說服力,這比那些居高臨下的、依靠二手資料抽象概括寫成的報道,不知好了多少倍,同樣值得我們專業記者學習和效法。現在,文學界有所謂“在場主義”的說法,如果在新聞採寫上,我們多一些這樣“在場”的體驗式寫作,那麼,黨報的文風和感染力,就一定會邁上一個更新的台階。

改文風,既有語言要素、遣詞造句的改進,也有觀察視角、表達視角的改進。“回鄉見聞”作者們並非刻意為之的實踐,給我們上了朴素而生動的一課。

(作者系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報刊審讀員,陝西省傳播學會專家)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