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的霧霾天氣使人們意識到藍天的寶貴與環境保護的迫在眉睫,而正在巴黎召開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因此引發各界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此次共有六部中國影視作品作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民間表達”被選送至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進行展映。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連線採訪了其中一部紀錄片《綠·道》的出品方,其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出征巴黎氣候大會,希望以影視助力氣候,通過影視的手段向世界展現中國改變環境、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開,各國首腦將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項全球性重大議題,來自中國的《長江,長江》、《提倡低碳生活,共享碧水藍天》、《牧人巴讓》、《氣候變化與糧食安全》、《綠·道》、《提倡低碳生活》等六部環保紀錄片也在這一舞台亮相,展示中國對於營造“綠色家園”的努力。廣電總局電影局原局長劉建中,《綠·道》出品方、深圳市航都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素平和總經理劉曉婷還在12月2日和3日的中國角主題邊會做了發言。
《綠·道》由深圳市科協與深圳航都文化聯合政府、企業及相關社會組織拍攝,片名寓意著深圳走綠色發展道路。對於《綠·道》等作品被選送氣候大會的緣起,其出品方深圳航都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素平說:“今年9月在深圳舉辦的國際氣候影視大會,是國內首個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公益影視活動。大會的征片工作對中國綠色影視發展狀況進行了首次摸底,為該領域科教片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行業數據。在不限題材、不限形式、不限年份的基礎上,共收到來自全球93個國家和地區的1245部作品,包括了紀錄片、粘土動畫、舞台劇、概念短片、手機短片等等。最終,17部影視作品分獲大獎,金、銀、銅獎和優秀短片獎。其中,《氣候變化與糧食安全》獲得大會最高獎項,《牧人巴讓》和《干渴的世界》獲得金獎。”
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的舉辦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氣象局的支持,國家發改委批復大會組委會同意將國內優秀作品選送到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作為“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行動”的民間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