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袁敏曾經編輯出版過韓寒、海岩等眾多暢銷書和策劃過轟動全國的“新概念作文”等出版事件,被譽為“金牌出版人”,因為她當年慧眼識真發現了韓寒的才華,袁敏也被視作這位青年作家的恩師。近日,袁敏來成都幾所小學和中學進行演講,其間他抽空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相比上一代的作家,現在的80后、90后青年作家普遍對市場更敏感,很多人深諳文化消費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也特別能把握年輕人的閱讀習慣,這算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自媒體改寫作家成名方式
1999年,袁敏在作家出版社做編輯時,參與發起了新概念作文大賽。“我知道韓寒,是在編輯《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獎獲作品選》的時候,在180余篇精彩紛呈的獲獎作文中,韓寒的《求醫》和《書店》兩篇文章以其幽默詼諧辛辣老到的語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及至看到那篇摘取一等獎桂冠的《杯中窺人》,了解到這篇文章是在考官即興出題——一杯水,一團紙投入其中——韓寒在一小時內揮筆而就時,我不禁在心中贊嘆:后生可畏!”
韓寒和郭敬明最先都是從“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脫穎而出,之后開始寫小說,繼而成為職業作家,如今這個作文大賽已經舉辦到了十五屆,雖然仍然在吸引著懷揣文學夢的各路“騷年”,但影響力已經不如從前。袁敏告訴記者:“以前參加作文大賽是孩子們進入文壇的‘敲門磚’之一,比如當時韓寒參賽的文章文筆很老辣,思想又深刻,其文字有超越了年齡的成熟,這樣的作文很能吸引評委的目光。他們的美文集結成冊后,很容易流傳一時,而現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如此發達,年輕人創作的作品發表的平台比以前多了不少,好的文章在網上會一夜走紅。”
網絡化發展是另種生存之道
當下,還有很多青年作家把作品投在各種網絡文學網站,點擊數和閱讀量高的作者很容易會得到同網站簽約的機會。網絡化發展,目前青年作家的另一種生存之道。2014年,浙江省開全國之先河,成立了中國首家省級網絡作家協會,目前有很多來自全國的青年網絡作家聚集浙江搞創作,其中就有以《斗破蒼穹》成名的四川網絡作家天蠶土豆。身為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江南》雜志社主編的袁敏說:“不少網絡作家20多歲就可以掙1000多萬,他們的作品閱讀量大,受眾面多,但是這些作品在文壇佔據的位置和流行度不一定成正比。”
在袁敏看來,大部分網絡作家對文字的打磨精度還欠火候,“很多時候,他們的創作狀態都是在趕工,有些為了滿足讀者的興趣還胡編亂造。”而這個現象其實也反映了當下浮躁和泛娛樂化的時代特征,而那些依然靠傳統出版為生的青年作家也不得不考慮到讀者的需求,以及市場風向的變幻。袁敏說:“很多青年作家對市場很敏感,也善於包裝和推廣自己。不過,也有不少堅持純文學創作的年輕人,他們很純粹,他們寫書不是為了掙錢,反而刻意和市場拉開距離。”
當下很難再出現第二個韓寒
對於韓寒停筆改行拍電影、搞賽車,已經和文學漸行漸遠。袁敏說:“他名氣都這麼大了,如果考慮經濟效益,他隨便寫本書出來賣都肯定很暢銷。可是韓寒骨子裡對待文學卻是一個很嚴肅和慎重的人,現在的風氣既然如此,他就干脆不寫了。”至於今后中國文壇是否還能出現像韓寒、郭敬明這樣的領軍人物,袁敏表示,現在是一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讀者興趣轉移得很快,以前出現個郭敬明,出現個韓寒是很容易紅的,現在則沒那麼容易了。
其實,當下的青年作家生存方式也是很多元化,不像以前單純地可以靠寫作來養活自己,現在他們可以去兼職寫劇本、當導演、客串唱作人甚至是熱門微信公號的幕后推手。不過,袁敏還是更支持青年作家回歸到更原始、更朴素的生存狀態,“我很尊敬那些執著於純文學的人,他們寵辱不驚,他們潛心創作,在這種生存狀態之下,最有可能創作出能夠傳世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