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清宮劇始祖”的瓊瑤曾這樣評價,“港劇《金枝欲孽》是宮斗戲的開始,《甄嬛傳》是登峰造極之作”。當然,瓊瑤說這話的時候,還沒有《羋月傳》。其實,宮斗劇從它的雛形產生到達到巔峰用了不短的時間,其間浮浮沉沉的,走了不少實驗性的彎路,而觀眾的胃口也被這30年來的宮斗養得很刁鑽。下面,我們就回顧一下那些年我們追看過的宮斗劇。
緣起
上世紀80年代
女帝故事初見宮斗端倪
宮斗劇模式的緣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因為武則天、慈禧太后等女帝的歷史故事很受歡迎,她們用計殺人於無形,心狠手辣,最后滿手血腥坐擁江山,得到事業,錯失愛情,淒涼孤獨,再嘆晚景。為了加強娛樂性,片方往往會加入不少野史傳說進行演繹。加上對宮廷權謀的刻畫,加重懸疑與斗智的成分,情節緊湊,劇情吸引。
《武則天》
以武則天為原型故事的眾多劇目裡,1984年馮寶寶版的《武則天》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於是在后世的N多版本裡,被無數次提及。就當時大眾的觀賞水平來說,不管是戲說還是還原,都能恰到好處再現了武則天首先作為一個女強人的存在,其次才是一個充滿野心的帝皇形象。此外,該劇更多的是加入戲說的成分,宮斗戲碼不如現在的宮斗劇這麼驚心動魄,但后宮勵志的套路卻是一直被沿用下來。
《少女慈禧》
從慈禧未入宮時開始講述,到最終在宮廷中一步一步地登上至尊權位。這部電視劇中初現后宮爭斗的跡象,整部電視劇慈禧的塑造像是“失足少女”,誤入宮中,繼而發憤圖強,宮斗成分卻已經佔到很大戲份比例,只是手段和猜忌也不似現代劇這麼高明。
《一代皇后大玉兒》
該劇像是一部個人奮斗史,大玉兒在宮中幾番沉淪。爭寵的戲碼不多,劇情在最后大玉兒作為皇太后輔佐玄燁打敗鰲拜時,卻是有了宮斗的戲碼。該劇在宮斗劇中也算是一部舉足輕重的電視劇。
巔峰
2002年到2005年
TVB一劇定江湖
如果說在宮斗劇發展之初,戲說武則天、慈禧的故事還講求一言一行有出處﹔到了這一階段,不滿足於編排知名歷史人物的編劇們把眼光投向了宮廷中的其他小人物,也獲得了更廣闊的塑造空間。編劇們有意識地引入懸疑劇情,採用偵探劇的手法引導觀眾對情節進行推敲。同時開始拋棄早期人物平面化的處理,不再單純區分好人壞人,而是涉及復雜的人性。應該說《金枝欲孽》的橫空出世,將這種傾向推向了極致。該劇以一群秀女在后宮的明爭暗斗作為主線,情節中許多計中計局中局,輔之以正邪難辨的角色塑造,一舉成為觀眾眼裡經典中的經典,至今未有能出其右者。而《金枝欲孽》的大獲成功,也徹底地叫響了“宮斗劇”這一金字招牌,正式開宗立派。隨后,TVB又推出了《萬凰之王》,但影響力卻再無法達到《金枝欲孽》的效果。
《金枝欲孽》
講述的是清嘉慶,皇帝的后宮表面上看一片歌舞升平,實際上仍是血雨腥風,妃嬪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這片皇城之地上演了出賣親情、愛情、友情的悲劇,直至一片血肉模糊。除了題材上開了先河之外,這部劇花了TVB的很多心血,從造型到台詞都極其考究,一干當家小生、花旦傾力演出,將一些男人之間才會發生的驚心動魄的仇殺事件放到女人身上,具備了新穎的看點。該劇上映后獲得巨大成功,自此一大批“宮”戲緊接其后,前仆后繼,一時間華語電視劇形成了繼諜戰劇之后蔚為壯觀的宮斗劇。
《孝庄秘史》
該劇的編劇把宮斗女主角描述得溫婉善良,智慧超群,錯都是別人的錯,壞都是別人在壞,女主角一人出淤泥不染,保全高尚品格,且有超凡智慧,獨擋天下紛擾,天時地利人和,三樣俱全。這也算是為宮斗劇開創了一大特色。也使得《孝庄秘史》成為這類劇集中的經典。
壯大
2005年到2010年
戲說太多跟風濫作
《金枝欲孽》的成功讓模仿者越來越多,宮斗劇成為熱門劇種。而《金枝欲孽》對具體朝代及皇帝真實面目的有意弱化,十分取巧地規避了不符歷史的硬傷。於是,后來的編劇們也對許多歷史故事採用了架空的手法,生造人物與新編宮廷的成分越來越重。隻要是能表現后宮生活,能讓一群女人斗得你死我活的皆取材進來。而正是這個階段,於正憑借一部編排與制作都不俗的《大清后宮》叫好叫座,確立了他“宮斗大戶”的身份。同時,為了跟風而粗制濫造的劇集不斷涌現,好好一個品牌就這樣被糟蹋了口碑,宮斗劇也成了爛劇的代名詞。
《大清后宮》
姐妹情仇在該劇集中得到極大表現,也讓這種劇種成為競相模仿的對象,小人物在宮中妃嬪的爭斗中沉浮也是該劇一大特點。在爾虞我詐各出奇招的女人亂斗史中,多位女主角同時上陣且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母儀天下》
《母儀天下》也是一部“多位女主”的宮斗劇,宮斗的戲碼更趨於不擇手段和心狠手辣,在寵愛和權勢面前,愛情、親情都是武器,丈夫和兒子都是工具。斗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也真佩服生活在現代的編劇有一顆深宮婦人的心思。
密集
2011年
宮斗劇披上奇幻外衣
宮斗這一熱門題材從熒幕上流行到熒幕下,大量網絡宮斗小說出現。同時,宮斗小說,也反哺成為宮斗電視劇的絕佳題材來源。同時,穿越這一腦洞大開的題材也被加入到宮斗劇中,憑借著魔幻的情節加上后宮爭斗,《宮鎖心玉》創造了收視神話﹔同年,《步步驚心》的問世再次將這股魔幻穿越宮斗潮推到極致。2011年,可以稱為宮斗大爆發年,一個月裡就有《美人天下》《武則天秘史》《后宮》3部后宮劇上星,可想而知這一年宮斗劇的密集度之高。
《宮鎖心玉》
在經歷了多女爭一男后宮爭寵之后,該劇也算是對宮斗劇來了一次全面的顛覆“多男圍一女”。此外還加入穿越的元素,除了宮中妃嬪們之間的爭斗,更有皇子之間為奪皇位而開展的各種勾心斗角行徑。那個歷史性就不用提了,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隻能當宮斗奇幻劇來看了。
《步步驚心》
同樣又是穿越題材的宮斗劇,不同的是女主深陷現代愛情與友情的考驗之中,嚴格意義上說,在后宮斗爭的戲份很少,更像是一部愛情劇,前朝皇子爭奪皇位,才是這部劇最“斗”的地方。
《美人天下》
《美人天下》除了繼續后宮爭寵一貫的各出奇招外,該劇加入了新鮮元素,在劇情上大玩懸疑色彩,故事內容也注入了新鮮血液,加入了鬼、狐魔幻橋段。美劇范的演繹手法為故事情節增色不少。在算計與反算計的戲碼上,比之前幾部宮斗劇高明很多。
高峰
2012年
甄嬛一劇定熒屏
在密集的宮斗劇造成觀眾審美疲勞之后,2012年宮斗劇的數量急劇下降,卻在這種不繁華中,出現了一部宮斗劇的高峰之作《甄嬛傳》。《甄嬛傳》長達76集,但沒有拖沓感,首先是因為故事本身的確精彩,各類計謀層出不窮,並且擺出了一副正劇的大家風范,道具也都相當考究、專業。
演員設定上,陳建斌的雍正有幾分霸氣﹔蔡少芬的皇后迷惑性之強﹔孫儷的甄嬛無疑是全劇最亮眼的人物,她極好地詮釋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大家閨秀是如何一步步蛻變為工於心計的蛇蠍美人后宮之主的,就連夏冬春之類的龍套角色都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在2012年之后,其他宮斗劇就因為《甄嬛傳》的光芒而顯得灰頭土臉,就連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這類放在以前絕對是大熱劇集的宮斗戲,都在我們要看正兒八經宮斗的觀眾訴求下,被剪得剩下了大頭貼和吐槽帖。
2015年,鄭曉龍隻能自己挑戰自己,再次奉上了《羋月傳》,宮斗的新高峰易主,但頂峰相信還會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