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烏鎮峰會專家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速度和力量

2015年12月14日08:18  來源:國際在線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烏鎮峰會專家談】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速度和力量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於12月16日到18日在浙江省烏鎮舉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當天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 “中國作為網絡大國,我們願意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各方休戚與共,我們共筑安全,我們共謀發展,我們共同構建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全世界。”

  當前,互聯網發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妥善處理來自網絡空間這一新興疆域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安全威脅,如何積極化解網絡大國間在非傳統安全領域中的“結構性矛盾”,這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中國是世界網絡大國,還兼具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的雙重身份,在推進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通過強化自身網絡實力提升全球治理發言權。當前,全球網絡空間仍處於“霍布斯式”的無政府狀態,網絡空間全球治理機制尚待建立,在缺乏國際層面有效制約的情況下,中國積極加強自身網絡實力來提升其在全球網絡治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國的網絡實力包括國家的網絡戰略、網絡技術及參與網絡空間全球治理能力。目前,我國已將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在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展上的決心,這被視為是中國網絡空間安全戰略邁出的堅實一步。與此同時,中國逐步提高網絡技術實力以增強網絡空間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中國以自主技術和民族產業發展為聚焦點,加大網絡技術的研發投入,依靠技術力量降低網絡風險。“打鐵還需自身硬”,擁有較強的網絡實力才能維護網絡安全,才能在全球治理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

  在雙邊層面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的合作。當前網絡空間的猜忌指責、網絡攻擊頻發以及網絡軍備競賽的升級,主要根源在於行為體間對彼此意圖不確定帶來的“戰略互疑”﹔而這種不信任又加劇了雙方在網絡空間的對抗升級。這種雙向互化的惡性循環嚴重阻礙網絡空間治理進程的推進。中國和一些網絡大國通過簽署雙邊、多邊乃至普適性的協定,增強彼此間透明與信任建設。2015年9月22日至25 日,在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中美在應對惡意網絡活動、反對網絡商業竊密、制定網絡空間行為准則、打擊網絡犯罪、信息通信技術貿易和外資安全審查等六大領域達成共識。這對緩和中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矛盾局勢,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全球網絡治理的雙邊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

  在全球層面積極推動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網絡技術的發展普及造就了西方網絡大國的天然優勢,他們在網絡資源配置、技術標准、內容生成等方面都處於壟斷地位,這是網絡空間治理體系進程的最大障礙。當前,中國積極推動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的建立。我們倡導全球互聯網治理要維護各國的網絡主權、要體現和平利用的原則、要體現普惠共治的原則。2011年中國與俄羅斯等國向第66屆聯大提交了由俄起草的《信息安全國際行為准則》,呼吁各國“不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包括網絡實施敵對行動、侵略行徑和制造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等”。該文件是目前國際上關於信息和網絡安全國際規則的首個比較全面和系統的規范性倡議,就維護信息和網絡安全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則。2014年9月,中國與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向聯合國提交了“信息安全國際行為准則”的草案,指出互聯網領域的公共政策問題是各國的主權所在。我們要將網絡主權視為國家主權的最新“制高點”,網絡主權的提倡,也是各國維護自身權益的重中之重。

  網絡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了強勁動力,在未來全球發展議程中也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絡主權,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杜雁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