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2015十大新聞反轉劇,劇情不要太跌宕.....

2015年12月18日08:2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2015十大新聞反轉劇,劇情不要太跌宕.....

又到一年年末,對於奔波在各條戰線上的新聞同行們來說,是到了該做總結的時候。今年的大新聞不少:申冬奧成功、天津港爆炸、大閱兵...這些事件因媒體的助力必將長期佔據我們的腦海。

然而,另一類新聞也在我們的腦海裡“若隱若現”,你也許隻記得開始,卻有可能忘了結局﹔你或許隻記得曾為這件事“狂噴”,卻記不請它們的細節....這就是反轉新聞。

新聞成了連續劇,讓人吃驚,也讓人心寒。有人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看新聞都要半信半疑了?”“跌宕起伏”的劇情,消耗的是人們對於新聞獲取的信心,背后更是隱藏著公眾對媒體公信力的拷問。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獻上這道大菜,讓我們盤點一下2015年的十大新聞反轉劇,順便看看“編劇”都是誰。

1、大學生落水身亡,是見義勇為嗎?

2月,河南省清豐縣一處人工湖發生溺亡事件。大學生孟某某因救兩位落水兒童而死亡。此事經《大河報》報道后引劇烈反響。

后來,事件發生反轉。被救女童及其母親接受採訪,否認孟瑞鵬是因救人身亡,而是“依靠著欄杆玩”掉到水裡溺亡的。“有媒體”迅速對這一后續消息進行報道,並引述當地警方調查,孟瑞鵬不是救人溺亡,而是不慎落水。(“有媒體”這個模糊的信源在多家媒體的報道中出現。)

好在,良知讓事件再次反轉。目擊者因良心不安出面作証、落水兒童母親因害怕擔責教孩子說謊等消息接連曝出。3月2日凌晨警方公布調查結論,稱經還原事實真相,認定孟瑞鵬溺亡前有救人行為。

評語

事件可以一再反轉,但良心經不起一再折騰。

2、雲南女導游罵游客,誰更委屈?

今年“五一”期間,一段“雲南女導游嫌購物少罵游客”的視頻從視頻網站迅速傳播開來。視頻中,女導游對乘客破口大罵的行為,激怒了公眾,輿論紛紛對其予以譴責,不少網友對導游破口大罵。

媒體跟進報道后,管理部門介入調查,涉事旅行社和導游被處理。后來披露的信息顯示,游客參加的本來就是購物團,團費隻有1元錢。輿論隨之發生反轉。

評語

導游罵人,網友罵人,都忙著罵人,還能不能好好旅游了?

3、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機,到底誰先惹了誰?

5月,一段名為“女司機被暴打”的視頻在網絡瘋傳:一名男司機將一名長發女司機逼停后當街對其進行毆打,網友紛紛譴責男司機行為暴虐。

后來,四川新聞網提供了男司機的行車記錄儀視頻:被毆打的女司機曾兩次突然變道險造成事故,雙方也出現了互相喊話等疑似斗氣的行為。輿情隨之反轉,之后有網民“人肉”出了女司機的個人信息,發現其4年前就有不安全、不文明駕駛行為,甚至女司機的開房紀錄等隱私也被公之於眾。

隨后,盧某父親面對媒體稱,女兒認為有人故意引導網絡水軍進行不實攻擊,並已報案,考慮將對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8月21日,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一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一年。

評語

“馬路殺手”總有人管,“路怒症”別在網上發作。

4、慶安:警察到底該不該開槍?

5月2日,黑龍江省慶安火車站派出所民警擊斃一名暴力襲警犯罪嫌疑人。事件傳到網上,網友紛紛對警察開槍的合法性提出質疑,甚至有人提出:這又是弱民碰上了惡警。

媒體報道:此人多次上訪,訴求是把母親、妻子和三個孩子分別送進養老院、精神病院和福利院。

近半個月后,在強大的輿論攻勢下,警方宣布該民警使用槍支符合相關規定,並公布了現場的完整錄像,公眾看到的完全是一副挑舋者的形象:襲警、奪走防暴棍......當事人倒地后,他的老母親甚至還打了他兩棍。

評語

警察的槍當然不能亂開,但輿論的槍也別走火。

5、男子開房就被抓,到底誰是影帝?

5月,杭州的李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每次出差住酒店都會被警察“查水表”,而且會被帶到派出所裡接受調查,有時還要“尿檢”。后來,李先生經向民警打聽,得知了原來自己與一名尚在通緝的大毒販同名,民警抓錯了人。

但是,事件很快反轉,杭州日報經“調查”,稱“警方錄入的信息並無錯誤。”李先生曾因販毒被判刑,現在改為監視居住。網友大喊李先生這是“賊喊捉賊”,媒體甚至稱李先生是“影帝”。

本以為事件到此就結束了,但是新的劇情把該事件推向了高潮。杭州日報后來經過核實,發現“警方確實是錄入信息錯誤”。並在官方微博發聲明就稱李先生是“影帝”道歉。

評語

說人家是“影帝”,是因為你把【做新聞】當成了【拍戲】。

6、女大學生扶摔倒老人,到底撞了沒有?

9月8日晚,淮南師范學院學生袁某發微博稱,當日上午扶摔倒老人被訛,尋找目擊者証清白。一時間,輿論紛紛對這位學生表示同情。

有網友表示自己是目擊者,並願意作証。又有幾名目擊者實名作証,稱在事發現場,曾親耳聽到袁某承認撞人。

新聞事件隨之發生反轉。9月21日,淮南警方通報稱,經多方調查取証,認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學生騎車經過老人時相互有接觸,女大學生承擔主要責任,老人承擔次要責任。

評語

老太太要扶,良心也該扶一扶。

7、女子被惡犬咬傷是為救女童?

10月,安徽利辛女子李娟在下班途中“為救一名10歲女童而被兩條惡狗咬成重傷”。各類媒體競相報道,傳到網上后,網友捐款數一度達到80萬。

可是,沒過多久,真相就被披露。當事人李娟根本不是因救女童而被咬傷的,而是在自家養狗場被咬傷的。見義勇為救女童之說,完全是她與男友的編造,而且他們還承認曾主動找媒體“策劃”這一事件。

評語

人們都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但總有人表示不服,並用行動向我們証明“狗咬人”也可以是大新聞!

8、中國老太太日本碰瓷?

也是10月,“中國老人在日本碰瓷,日本機構發通告警示民眾提防中國人”的消息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瘋傳。網友群情激昂,大呼“碰瓷老太太丟人都丟到日本去了!”

然而,事件很快得到反轉,“碰瓷”老太太在日本的旅行團導游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老太太根本不是碰瓷,確實被車撞倒。並對日方生命中的其他謬論予以了回擊。隨后,京都祇園町南側地區協議會承認之前的通告有“不符事實之處”,並向當事人“表示衷心的歉意”。

評語

日本人都學會把“老太太摔倒”和“碰瓷”聯系到一起了,誰教的?

9、大學生掏鳥獲刑十年半,判重了?

12月,《鄭州晚報》的一篇《掏鳥16隻,獲刑10年半》火了。傳到了互聯網上,大家被標題所吸引,更有好事的網絡標題黨起出了《大學生暑假在家閑著沒事干,掏鳥16隻獲刑十年半》《被重判的鳥事和被輕放的貪官》這樣的標題,誘導網民吐槽法律不公。

隨著媒體調查的深入,新聞很快反轉。網友忽略的“掏的是燕隼,不是一般的鳥”“該大學生不是初犯”等信息逐漸被披露,輿情這才歸於冷靜。

評語

法律面前沒有“鳥事”。

10、哈佛女孩出身寒門?

前幾天,一則《杭外學生被哈佛錄取,面試官稱“簡直完美》的新聞在網絡上瘋傳,媒體聚焦她優異的學業成績,輝煌的成就,甚至有媒體採用了未經核實的爆料,稱該女生“出身寒門”,網友大呼太勵志。

很快,就有媒體報道原來該女生實為美國國籍,家庭背景也相當不凡,父母均是麻省理工畢業的高材生。而媒體在開始報道時大多刻意隱藏了這些背景,甚至給公眾呈現的是一個“寒門貴子”的形象。

評語

喝勵志雞湯的時候,不要剛出鍋就一口干了,會燙嘴。

新聞反轉劇,轉來轉去,看起來挺熱鬧,當事人夠任性,想說什麼說什麼,說什麼都還有人聽。媒體似乎也賺夠了眼球,填滿了頭條。可是仔細一想,到底誰受傷害最大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得好好反思。

大家都在看

重磅!中央對房地產釋放重大信號

昨夜出大事了!將這樣影響你的“錢袋子”

到年底了,這些消息千萬別信!

(摘自人民日報總編室微信號“一撇一捺” ID:rmrbzbs)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