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小門神》總投資過億 史上最貴國產動畫片出爐記

2015年12月24日07:27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史上最貴國產動畫片出爐記

  王微其實很文青。

  在位於順義的一個國際藝術區裡,追光動畫公司就隱藏在這裡。與院裡其他藝術工作室不一樣,這裡的玻璃推拉門上貼著兩張門神圖片。土豆網創始人王微在離開視頻網站后,帶領自己一手創辦的團隊,歷時29個月打造出被稱為“可以改變中國動畫歷史”的《小門神》。

  《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在暑期檔打破國產動畫片市場堅冰,誰是下一個《大聖歸來》也變得格外矚目。《小門神》僅制作費就達7000萬元,總投資過億,也是國內投資最高的動畫片,即將於元旦當天公映。這部動畫片的出爐,凝聚了一群動畫人的夢想與情懷。

  1.土豆網創始人做動畫曾被質疑

  在追光動畫公司會客廳的牆上,會看到一幅幅動畫角色草圖。第一部作品《小門神》即將上映,團隊正在創作第二部動畫片,所有的員工都在崗位上忙碌著。牆上貼著八個大字“一天一步,一年一部”,這是他們追求的目標。公司老板王微的辦公桌,與其他員工同處一隅。動畫師自豪地說,追光隻做原創動畫,做高端大電影。在國內動畫界,追光動畫是一個新公司,也獨樹一幟。

  在國內視頻網站行業,王微曾是一個風雲人物,創立了業界有名的土豆網。視頻網站競爭激烈,三年前,土豆與優酷合並,土豆網在納斯達克摘牌,王微隨之宣布“退休”,他的微博頭銜也改為“漫游中的王微”。人生到了轉折點,該怎麼辦?王微想過做酒庄,也想過開漆器廠,但都作罷。最后他創辦了追光動畫,做起了動畫電影,讓互聯網同行和動畫界都感到驚詫。

  之前,他對動畫片完全不了解,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隻不過對動畫片感興趣。“我很喜歡二維動畫,但手繪動畫離我畢竟比較遠,而三維動畫完全是計算機做出來的,我是學技術出身的,對三維動畫感到更加親切。”王微坦率地說,動畫片完全用想象力造出一個新的世界,有一種獨特魅力。想清楚了到底要干什麼很重要,至於動畫創作經驗,他覺得可以學,技術不是難事,跟做互聯網是一脈相承的。

  制片人於洲跟王微是法國留學時的同學,也曾在土豆與他共事。在於洲看來,動畫片要成功有三個要素,即藝術、技術和管理,他覺得他們有機會,有技術、管理經驗,藝術上可以找人加盟。於洲也直言,兩年前,公司剛成立時,很多人質疑他們,不看好他們能做出動畫片來。但他笑道,“動畫電影門檻很高,我們希望做有難度、有挑戰的事,中國動畫電影的新高度也需要更多人來推動。”他表示,他們不是單純從商業考慮,沒想過一開始就賺錢,希望做出優秀的作品能夠流傳。

  團隊最初隻有區區數人,如今發展到兩百人,大部分是相互推薦過來的。為了不讓人以為自己做動畫是玩票,王微做了很多細節工作。辦公室裝修得像模像樣,硬件設備是最好的,如一張胡桃木辦公桌就值七八千元,以示公司要做長遠發展。有一個新應聘來的動畫師講,面試后,他去洗手間發現有熱水,被這個細節打動了,感覺這個公司靠譜。王微還進行了兩輪融資,讓風險投資公司進來,也能讓人感覺到公司很嚴謹,是在認真做事。

  動畫總監黃家康最初在香港一家知名動畫公司工作,參與制作過《阿童木》《忍者神龜》等好萊塢動畫片。公司后來倒閉,他也被迫來內地工作。但他發現,內地絕大多數動畫公司要麼給外國動畫片做外包,要麼做低幼動畫片。他在廈門一家公司做動畫,也是給美日動畫片做外包,有違自己的創作理想。當朋友介紹來追光時,他開始很忐忑,以為就是一個有錢的老板想玩票。直到趕來面聊以后,他感覺王微不是一個商人,而是要真正做高端動畫電影。“我們不是做一個電影來玩玩,而是拿出一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做動畫。”於洲動情地說,團隊裡一些動畫師是從好萊塢回來的,他們都勇敢地加入了。

  2.泰國旅行觸發神仙下崗故事

  早在互聯網圈內,王微就是一個有名的文青,喜好藝術,寫過小說,做編劇寫故事也是其所好。最初,他寫了三個故事,《小門神》是其中之一。影片講的是神界由於人間的長期忽視,眾神面臨下崗,門神兩兄弟神荼、郁壘也遭遇困境。不甘現狀的郁壘對門神不再被人間重視深感焦慮,沖動下凡,掀起軒然大波。而在人間,單身媽媽小英帶著女兒雨兒繼承了祖傳餛飩店,受到隔壁快餐店的沖擊,也面臨生存困境。

  王微想做一個發生在中國的故事,小門神的靈感來自於一次旅行。在離開土豆網后,有一次他去泰國旅行,在曼谷王宮門前突然看到兩尊中國的青石神像,這兩尊神像跟金光燦爛的王宮格格不入,這個畫面不禁讓他心頭一動。“兩個神仙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有點可憐。我就想做一個下崗的神仙怎麼辦的故事。”他不想寫大家太熟悉的神仙如鐘馗等,就翻看《山海經》,發現了神荼、郁壘這兩個大家不熟的門神。

  他們又請教了一位教授,對門神起源進行了一番考証。中國人聽說過門神,卻並不了解門神,創作發揮空間很大,題材就這麼定下了。曾經被萬眾喜愛的門神,如果到了今天毫無用處,他們得多麼地不知所措。王微把神仙和人間的故事聯系起來,前后寫了一年的劇本,其他人提修改意見,他改了三十個版本。“片中神仙下崗再就業,老字號尋求創新,跟我自己的創業經歷也有關。”他笑道,幾年前寫的故事,沒想到現在中國這麼提倡創業創新。

  寫劇本前,王微在江浙生活了一段時間,沒事就開車去上海周圍的小鎮住上幾天。白天游客很多,晚上小鎮很安靜,老人推著小車出來,那種氣氛讓他又有點傷感。他把人間故事的發生地放在江南古鎮,電影裡一開頭就呈現了古鎮的氛圍。團隊還組織創作人員去江南小鎮採風,去過南潯、同裡、周庄,感受古鎮的風土人情,拍下那裡的小橋流水和房屋建筑。在南潯的一棵大柳樹下喝茶、喝啤酒,大家覺得這棵柳樹不錯,動畫設計師就把柳樹畫下來,放在電影裡老字號的門前了。

  片中兩位門神神荼、郁壘,一個大腹便便,一個清瘦挺拔,形成鮮明的搭配。這兩個主角形象的設計,也頗下了一番功夫。神荼先后設計過六七十種形象,由於是高曉鬆給角色配音,於是也把高曉鬆說話的神態融入了角色。相對於神荼的喜感、幽默,郁壘更像是一個憤怒青年,神色憂郁,形象也經過多次變化,從青年最后逐漸頭發變白。主創對人物細節十分講究,甚至不放過服飾的皺褶。

  而片中天上的神界,每個神仙的造型也充滿了個性,很有現代喜感。如財神爺身穿金衣,眼冒金光,戴著藍牙耳機﹔土地公公不甘做“霍比特人”,站在凳上一較高下﹔巨靈神憨態可掬,秒變“吃貨”﹔夜游神開著汽車巡游,拿打卡器掃描﹔八仙每個人都配有一個現代用品,韓湘子吹黑管,鐵拐李拄著現代拐杖……更逗的是,神界下崗培訓師外形、口吻很像馬雲,說話令人不舒服,但又有點道理,讓觀眾很有代入感。“當初我看了劇本就很有感觸,自己的公司剛倒閉,跟門神下崗再就業差不多。”黃家康說,神荼、郁壘有勇氣去擁抱改變,故事讓自己挺感動的。

  3.設計一座仙山費時九個月

  《小門神》開場不久,有一段畫面極富想象力,小英和雨兒放孔明燈,無數盞亮閃閃的孔明燈升入夜空,越來越高,直至飄升到神界。一棵大樹展開枝條,把一盞盞燈輕輕攬過來,最后被兩位門神發現。“這個畫面是我腦子裡的第一個畫面,故事大綱還沒有,這段畫面就產生了,一直沒有改過,也是電影最原始最核心的元素。”王微對這個情節頗為滿意。

  但在片中呈現神界的仙山,並不那麼容易。《山海經》裡隻提到門神住在度朔山上,但山是什麼樣子,卻沒有具體描述。電影裡設計成了一座飄浮在空中的仙山,山上還有一層一層的樓閣建筑,很有點《阿凡達》裡聖山的味道。“仙山有一千多米高,上面有很多建筑,每個樓房都可拆開來,在結構上是完整的。”王微說,團隊沒有參考《阿凡達》裡的聖山,而是借鑒了布達拉宮層層疊疊的建筑地形,光設計這座仙山,就花了團隊九個月的時間。

  電影裡先后有三場動作打戲,設計難度也非常大。郁壘去打開第一個封印時,需要用劍劈開湖面,做出水波滔天的畫面,在動畫行內公認是很難的。打開第二個封印時,郁壘遇到花仙的阻攔,倆人展開了一場大戰。王微特意要求這段畫面要做出中國畫的意境,沒有太多的景深,但有簡潔、唯美的氣氛。花仙先是漫天花瓣散開,而后聚攏像子彈一樣射擊,極具視覺沖擊力,這也是團隊殫精竭慮想出來的。

  片尾的年獸大戰,在國產動畫片中屬於最高等級,前后做了六七十個版本。於洲透露,片中郁壘在一座大殿裡看到自己的雕像,三十多個雕像神態不一,設計起來很難。而郁壘用劍劈斷雕像,地面破碎,動作、煙塵渲染都不好做。年獸沖出地面,枝條炸裂的場面,每個鏡頭都需要反復打磨。

  影片還採用了好萊塢動畫團隊的制作方式,動畫師事先要表演角色,把角色的神態、動作拍下來,再在電腦上進行創作。每個動畫師的桌上還有一面鏡子,自己對著鏡子模仿角色,隨時能調整角色的口型。“我們想做中國人自己的表演,像開頭小英回家見母親,不會像美國人那樣見面擁抱,而是表達得很含蓄、愧疚。”黃家康還舉了個例子,片中神荼走在路上,會隨腳把小石子踢開,這些細節都很注重。

  幕后技術人員忍不住吐槽,王微給他們挖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大坑”,“電影全片共140多個角色,且更‘可氣’的是,這個劇本竟然復雜到還有四季。於是角色們如果出現在不同的季節,就必須有不同的服裝,這些不同的造型當然就意味著要有不同的角色模型,連兩個小門神都還各有兩套服裝。我們角色特效組的特效師們被這個‘大坑’給害慘了!”

  《小門神》共1940個鏡頭,最終版畫面精度已達到甚至部分畫面超過了好萊塢動畫電影﹔103分鐘的電影共產生102000個創作版本,每個版本都是一次迭代和進步。每一個動畫師,一天隻能制作一秒動畫。此外,每個鏡頭都要經過8輪燈光調試,不論是人物眼神的閃爍、一片雪花的飄落、劍中臉龐的反光,甚至花瓣上瑩潤的反光,《小門神》都呈現出了細微之美。

  4.提前三個月開始推廣影片

  《小門神》的配音從兩年前就開始了,給神荼配音的是高曉鬆,給郁壘配音的是白客,曾給“甄嬛”、“羋月”等角色配音的季冠霖,給片中的花仙配音。“高曉鬆喜歡動畫,有一次我們吃飯時聊到這個片子,他看了劇本后挺高興,就答應過來配音。”王微透露,其他人也是這樣,大家都喜歡動畫片,挺純粹的。

  高曉鬆吐槽,給這部電影配音的時候是大夏天,錄音棚為了安靜不能有空調,配出了他一身大汗。最要命的是王微是福建人,寫出來的劇本是福建話,他一邊配音,還要一邊改劇本。這還不是最難的,片中神荼接盤子時發出的各種聲音才最難,前后還配了七八回,讓他叫苦不迭。不過,看到動畫成片,高曉鬆直言感動,“這部動畫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就是基本上按照美式流程,卻又沒有照搬美國故事。”

  在王微看來,“我們做中國的故事,隻能由中國人來做。”事實上,這兩年多來,他改變了以前瀟洒的生活狀態,以前是夜裡兩點睡覺,很晚才起床﹔現在是早上六點起床,九點到公司后,每隔半小時開一次會,差不多晚上七點才回去。《小門神》的每個鏡頭,他平均看過三五百遍。“做動畫片很單調很辛苦,沒有紅毯可走,沒有明星,做的就是工匠手藝活。”但他笑稱,自己挺喜歡現在這種狀態。

  一部電影的路演通常在上映前兩周展開,而《小門神》卻不同尋常,距離上映尚有三個多月時,便開啟首批城市的路演。“我們是新人,就早點出來,讓更多人看到片子。”於洲說,這部片子不那麼搞笑,配樂也不那麼鬧,不那麼熱血,比較優美,希望找到自己的觀眾群。

  在他看來,《大聖歸來》爆發后,院線經理不再認為動畫片是給小孩看的,也有成人觀眾看,《小門神》也承擔了這個期望。

  在最近的路演中,看到觀眾反響熱烈,黃家康很感動。“這部片子除了娛樂性,還有更深層的東西,讓更多人去欣賞影片,我們做到了。”他動情地說,做動畫這一行很辛苦,但自己來追光不是想打一份工,不是做一份技術活兒,希望做中國自己的故事,做有意義的動畫電影。國內很少有公司願意做高端動畫片,缺少一個平台讓動畫人去嘗試,而追光提供了一個平台。

  在黃家康眼裡,王微做動畫導演,不是為了導演的名頭,而是他骨子裡流著藝術的血液,真的想做一件事。“團隊大多數人是第一次做動畫片,大家一起成長。我做動畫片,也希望自己能夠喜歡,不希望做一個片子,連自己都看不下去。”王微笑著說,《小門神》投資雖大,但自己對上映沒有預期,盡力去做,不去預期票房,其他的順其自然。

  第一次做制片人的於洲坦言自己也是在慢慢學習,公司的前三部影片是不同題材的作品,希望用三部影片打開局面。雖然有媒體稱追光為“中國的皮克斯”,但他覺得模仿皮克斯,會永遠追不上人家。他信心滿滿,“中國市場很大,未來三五年做出幾部作品后,大家會判斷出,我們的動畫是世界一流水平的。”

  記者觀察

  給國產原創動畫一點耐心

  《大聖歸來》出品人路偉不久前在某論壇上披露,該片在上映時曾組織推發過一百多篇水軍軟文,營銷上很成功,影片才取得了高票房。這話一出來,讓很多當初的“自來水”網友很受傷,明明是自發傳播該片口碑,卻被歸類為有組織的網絡水軍,路偉有搶奪功勞之嫌。正是網友和觀眾對國產動畫片的力挺,才讓《大聖歸來》石破天驚,讓動畫人看到了希望。

  眾所周知,國產低幼動畫形成了惡性循環,孩子看得投入,大人看得昏昏欲睡。即便是很多有情懷的動畫人,也被迫靠做低幼動畫或為外國動畫代工,掙到一點錢后才不惜血本去做高品質動畫電影。在國內做高品質動畫片很不容易,完全靠動畫人的一腔熱血和痴心,但成功者寥寥。《大聖歸來》的成功,確實是一個異數,而且還是改編題材的動畫片。像追光動畫這樣完全做原創動畫片的公司,在內地屈指可數。

  幸好今年的局勢有所改變,很多大影視公司也開始進軍動畫片領域,開始與動畫工作室合作,要涉足高品質的動畫電影。像光線影業一口氣推出了十幾部動畫片計劃,此次阿裡影業跟《小門神》合作,多少改變了以往動畫公司勢單力薄的局面。商業院線也開始重視動畫片,改變了對國產動畫的偏見,願意拿出一部分放映空間支持國產動畫。

  今年中國電影票房已達400多億元,這麼大的市場,動畫片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大影視公司布局動畫片領域,還是看中了市場。隻有投資達到一定高度,才有可能做出高品質的動畫片。像過去那種投資幾百萬元的動畫片,品質不可能好到哪裡去。從未來發展趨勢看,高投資的國產動畫片會逐漸成為主流,用高品質來贏得觀眾。當然,國產動畫片的進步尚需時日,需要觀眾的耐心和理解。

  不出所料的話,好萊塢動畫片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甚至會專門為中國觀眾量身定做動畫片。像《功夫熊貓3》就是典型,該片預計將成為一顆票房炸彈,也必將吸引更多好萊塢公司做這種合拍動畫片。如果中國動畫公司再不奮起直追,這塊市場很可能被好萊塢佔據了。

  正如黃家康所言,也許我們講故事還不夠成熟,但總要邁出這一步,要是沒有自己的故事,就永遠提升不了中國動畫水准。客觀講,《小門神》在競爭白熱化的元旦檔上映,市場結果恐怕仍不容樂觀,能收回高投資亦非易事。但他們對高質量原創動畫的不懈追求,值得觀眾去支持。(記者 周南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