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頂著“史上最貴國產動畫片”名頭的電影《小門神》在同裡古鎮舉辦首映禮,導演王微、制片人於洲以及推廣曲《門》的唱作者好妹妹樂隊悉數亮相。從影片內容到幕后主創,《小門神》的“互聯網基因”引人關注,而談及創作初衷,導演王微感慨“現代人漸漸對傳統的東西視而不見”,想借此讓傳統向現代靠攏。作為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國產動畫電影,免不了被拿來和《大聖歸來》做對比,制片人於洲表示,“《大聖歸來》是一個代表,代表了無數動畫電影人甚至動畫電影愛好者,如今,我們希望一起推動動畫電影行業朝良性的方向發展”。
讓傳統向現代靠攏
《小門神》制作費達7000萬元,總投資過億,是目前國內投資最高的動畫片,即將於明年1月1日公映。影片講述了郁壘、神荼兩位門神,隨著人間供奉的減少,面臨下崗再就業的窘境,於是解開封印放出年獸,希望重受歡迎。對於這一故事,王微表示,寫《小門神》 的時候自己正是個無業的中年男子,“片中神仙下崗再就業,老字號尋求創新,跟我的創業經歷有關”。而靈感則來自一次泰國旅行,他在曼谷王宮門前看到兩尊中國的青石神像,“兩個神仙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有點可憐,我就想做一個下崗的神仙怎麼辦的故事”。
王微感慨,現在很多傳統的東西漸漸消失了,“大家不太關注這些了,其實仔細找一找,在很多地方還是能夠看到門神的,門上、柱子上、屋檐上,譬如在我的家鄉福建,只是我們習以為常了,於是就視而不見了”。王微希望《小門神》能夠讓傳統向現代靠攏,“喚起記憶”。至於為何不選擇“知名門神”秦瓊、鐘馗等,王微直言更喜歡關注小人物,“小人物的命運更能打動我,也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而且寫故事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做動畫片是手藝活
觀影后,不少媒體對片中的一個配角津津樂道,稱給找不到工作的神仙們進行再就業培訓的培訓師,形象神似互聯網大佬馬雲﹔巧的是,《小門神》 出品方之一也正是阿裡影業。對於大家的這一聯想,王微表示,他把這種評價當作贊美,“《小門神》 劇本是兩年多前寫的,當時培訓師的形象參考了很多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幾經修改變成了現在的模樣,我們也沒有想到,馬老板這張臉在這兩年裡會變得如此家喻戶曉”。
除了出品人馬雲,王微也是一位叱咤風雲的互聯網大佬,作為土豆網創辦者,王微在國內視頻網站領域聲名赫赫。3年前,土豆與優酷合並,土豆網在納斯達克摘牌,王微面臨人生轉折點,最終選擇創辦追光動畫,這讓互聯網同行和動畫界都感到驚詫。王微稱,動畫片完全用想象力造出一個新世界,“三維動畫完全是計算機做出來的,我是學技術出身的,對三維動畫感到更親切”。
王微認為,從互聯網老板到動畫片導演,“不玩票”很重要,為此,他做了很多細節工作,每個鏡頭平均看過三五百遍,“做動畫片很單調很辛苦,是工匠手藝活”。(記者 彭 驥 實習生 陳瓊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