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12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打造 “大民生”  構筑“大新聞”

——桂林電視台新聞節目的實踐與思考

周小娟

2015年12月28日09:5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描繪了美麗的“中國夢”,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新聞媒體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溝通政府百姓,通達社情民意的神聖責任。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親民務實的作風以及“八項規定”的出台,對新聞媒體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如何使新聞報道更貼近民生,更貼近百姓,更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是每一位電視新聞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滄海百年,民生不息。”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八大之后,從中央台、省台到地方台,新聞報道都在悄然變臉,如何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的大量報道成為新聞節目的重頭戲,這就是所謂的“大民生”。央視前不久對新聞類節目進行了全面改版,增加了新聞現場連線以及新聞評論員機制。央視《新聞聯播》不再是會議唱主角、時政活動上頭條,一大批普通老百姓關注的民生新聞和經濟新聞不時成為《新聞聯播》的頭條。央視《晚間新聞》更是把側重點放在民生內容上,重點打造《今晚關注》子欄目,每天對一個新聞事件和一種新聞現象進行關注,展開深度分析,最后再由主播進行一段“微點評”。主播趙普、彭坤沉穩中略帶親和的娓娓道來更是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有溫度的主播”名不虛傳。

央視的新聞變臉給地方台的新聞改革樹立了榜樣。《桂林新聞》欄目在“走基層”、貼近民生方面也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如與中央台合作的《四兄弟:母親 你在哪裡?》開創了在《新聞聯播》播出尋人啟事的歷史,《桂林新聞》記者何征宇採制的《桂林大愛女孩何玥》在《新聞聯播》播出后反響強烈,何玥也入選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近期,《桂林新聞》在重點新聞報道之后增加了《本台短評》,在記者“走基層”報道中亮出了《記者感言》,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發出媒體的聲音。推出的《生活服務台》小欄目增加了服務百姓生活的內容,為普通百姓提供衣食住行等實用資訊。下一步,《桂林新聞》將以參評廣西優質欄目獎為契機,多制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新聞報道,打造“大民生新聞”,提高節目收視率。

作為桂林電視台精心打造的大型民生新聞欄目《身邊》,50分鐘演播室直播和現場直播節目,更大限度地發揮了電視的優勢,提高了新聞時效性,帶給觀眾強烈的現場感,並且通過微博和短信實現了節目與觀眾的實時互動。《身邊》站在人文關懷的立場,對與民生有關的本地政治、社會、生活和民風民情等進行全方位掃描,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評說報道民生大事、熱點新聞、奇聞趣事,積極為市民排憂解難。特別是以主持人為載體打造的一些子欄目更是《身邊》的亮點:《美女幫幫團》為最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用愛感召社會良知﹔《身邊直通車》每天穿梭在桂林街頭,為觀眾帶回最新鮮最及時的新聞﹔《直播現場》記者就在新聞現場,與觀眾一起感受正在發生的事件情景﹔《民生面對面》主持人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民生熱點話題﹔《身邊看天氣》由氣象主播發布氣象信息,為市民提供出行參考。

《希望的田野》是桂林電視台新開設的一檔面向農村的資訊節目,《希望的田野》欄目內容涵蓋了“三農”新聞、致富信息、科技知識、市場供求信息等多方面資訊。《希望的田野》欄目宗旨是:關注農村、關心農民、關愛農民、關懷農村工作者,全心全意服務“三農”,在全市涉農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涉農企業與廣大農民之間,架起一座順暢、直觀、有效的溝通平台。欄目注重“大話題套小話題”,國內出台新的農業農村政策法規,特別是關於民生方面的內容時,欄目及時派出記者,結合桂林的實際對政策進行解讀,使報道向深度和廣度延伸。

桂林電視台唯一的桂林方言新聞欄目《板路》,開播六年來已經日臻成熟,其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是《板路》最鮮活的看點,播出的系列節目《桂林山水傳說》《桃花江的故事》《桂林米粉》《桂林童謠》等都得到了觀眾的高度喜愛與認可。隨著兩位年輕女主持人的加入,加上最近在每個周日推出的《微電影》,《板路》更是越扯越有癮,越扯越好看,力爭多策劃播出一些縣、鄉、村的節目,把更多的民風民俗民情呈現給觀眾。

縱觀桂林電視台以上四檔新聞節目,從時政新聞到社會新聞,從新聞雜志到方言評說,每天近兩小時的新聞資訊,極大滿足了桂林觀眾對本土新聞的需求。據調查統計,由於新聞的貼近性,在一個地區平均每天有67%的成人收看本地新聞,而收看全國性新聞的隻有49%。對於普通人來說,本地信息是最重要的,人們更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對身邊發生的新聞事件更感興趣。

盡管目前地市級電視台還難以做到用新聞節目支撐新聞頻道,但頻道在定位和運作時應具有“大新聞”架構的理念,以此發揮新聞在電視節目鏈中的骨架作用,為確立專業化的新聞頻道和實施“新聞立台”做准備。“大新聞”架構,即以新聞為骨架,包括整點、半點新聞、深度報道和新聞評論專欄、大板塊中的新聞話題、交通信息、經濟信息,以及有關新聞和社會事務的談話節目及其他服務性新聞,互相補充,共同滿足觀眾全方位的信息需求。雖然目前桂林電視台還難以達到這麼高要求,但應該朝這一目標而努力,當前應繼續堅持“本土性”“接近性”路線,以桂林本地的新聞素材為主,兼顧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開發完善更多新聞節目形式,如新聞深度報道、讀報、評論、新聞談話節目、資訊整合節目等,充實新聞綜合頻道,逐漸確立新聞綜合頻道“新聞性”“專業性”的特點。

(作者單位:桂林電視台 來源:《視聽》2015年第12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