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11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全媒體時代呼喚“新聞工匠”

劉博智

2015年12月29日13:4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全媒體時代,除了傳統的採、寫、編、評,記者還要掌握新媒體技術、互聯網思維,最好能充分了解用戶需求,創作出讓人喜聞樂見的產品。文字素養、產品思維、營銷手段……記者越來越像一個多面手。也有人認為,記者就是要寫好稿件,媒體需要的是能進行全方位報道的團隊,而不是一個記者掌握所有的本領。本期茶座,請媒體一線採編人員聊聊心目中全媒體時代的記者。

18世紀,在巴黎新橋,奧古斯坦碼頭旁的咖啡館和酒吧裡,在溢著啤酒沫和煙草味的人群中,一個衣著襤褸如街頭游吟者的男人,從寬大的袍袖中,掏出一張紙條,大聲朗讀起來。周圍的看客爆出口哨聲和不懷好意的笑聲。這是咖啡館的余興節目,這些小紙條上,寫滿了宮廷苑囿中床笫丑聞和政治軼聞。小紙條的作者,叫做德梅羅貝,每天早上,他像貨郎一般走街串巷,收斂趣聞,潦草地抄在紙片中,塞進袍袖。他既是新聞販子,又是文字匠,集採編於一身。

正如同我們痴迷手掌方寸之間洞悉“天下”的微博、微信快閱讀一樣,飛旋的紙片在當時巴黎人的口袋裡流轉。即便是肩上沒有小型攝像機,胸前沒有挂著帶有上網功能的單反相機,鼻梁上沒有架著谷歌眼鏡,腕上沒有帶著智能手環,德梅羅貝依舊靠著“內容為王”短平快的新聞生產流程、扁平化的傳播渠道和結構化的新聞加工方式,成了最早的“全媒體記者”。

三個世紀過去,當我踏入新聞這一行,此地此境已是哀鴻之聲不絕於耳。皮日休有句詩用在這裡極是絕妙,“水痕侵病竹,蛛網上衰花”。草樹枝葉暢茂者,蛛不敢結網﹔衰弱者,則灰絲塵積。新媒體風起雲涌,紙媒似乎快要成了這個大時代的代謝物。

有人說,優秀APP的迭代周期為22天,我們在追新求變中,原本被紙媒分割出的閱讀時空,迅速被蘋果手機APP頭上爬滿的小紅點吞沒。因為害怕自己被代謝迭代,各路紙媒匆匆上馬各種APP、微信公眾號。一時間,媒體江湖中,全媒體、融媒體“鮮花如錦”。

不久前,我去長春採訪首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創業項目中有人把雞蛋、大米、香瓜、肥皂從線下拿到線上賣,然后裹上一層“B2B”“B2C”的糖衣,就開始宏大的商業版圖的建構。100個創業項目,有的項目與其說是“互聯網+”,不如說是“+互聯網”。對於前后顛倒的+號,大家似乎不甚了了。而論及全媒體生產,也不過是矮子看戲,人雲亦雲。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說:“在‘+互聯網’模式下,我們把互聯網僅僅看做一種傳播的手段、渠道和平台,對互聯網應用體現在既有的運作邏輯之上。而‘互聯網+’則不同,它把互聯網視為構建整個社會、市場和行業的建構性要素和力量。”按照這種邏輯,原本條塊分割的媒介形式,不再單一生產一種形態的新聞產品,而是靠著一次採集、多平台發布的方式,一個新聞事件立體呈現在受眾面前。

從“筆耕火種”到“機器生產”,再到現在的“多屏互動”,新聞生產的“游戲”規則始終沒變,如同匠人手中的玉石,如切如琢。隻有這樣,才能把手中的一件新聞打磨得立體。

大約在60年前,在既無電腦,更無網絡的民國,名記者曹聚仁以史材之心度記者之筆。在他看來,“一件事的發展,有似一棵大樹的成長,我們怎樣來處理它呢?固然可以順著萌芽、抽枝、開花、結果的時序看去,也可以截斷樹干看它的年輪,還不妨到樹下去看那樹葉花果的分布狀態,也可登山崗遠望,看那棵大樹在原野村落中的位置。”

這種立體的呈現,固然可以為當今的全媒體生產背書,更重要的是,它說出了一個長在新聞人身上的,切磋琢磨的匠人精神的胎記。

(劉博智: 中國教育報記者)

【本文系《青年記者》供稿】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