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3期

试论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建构和他者镜像【3】

——基于观展-表演范式

汪彩艳

2014年03月04日14:0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三、关于社交网络主体“观展-表演-互动-想象”行为的几点思考

1.永不消失的“孤独”——“观展-表演的无奈”。用户在这一连串动作中的想法可能很简单——避免被人遗忘的孤独,可是,在经过与“他者”的互动后,这种孤独感可能并未平息,可能反而引起了其他方面的烦恼,终归来说,虚拟的孤独抚慰永远替代不了真实空间自我与“他者”意义交换所产生的愉悦与快感。

2.扰乱网络秩序——“表演过度”?个人积极参与媒介生产,会不会出现扰乱网络秩序的乱象?尤其是当用户毫无限制地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如果这种肆无忌惮的释放行为扰乱了虚拟空间的社会秩序,比如隔空对骂、上传不雅视频、对经典剧目的恶搞和涂鸦,这些内容除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之外,很难想象出来,对一个人正常的本体化进程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人参与媒介生产反映了受众主体地位的提高、自主性的增强,可是,在个体与“他者”进行互动共同完成自我建构的同时,能不能展现一种优雅而不媚俗的风姿,一种约定俗成的良好教养,这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自我建构VS主体意识的丧失——“表演失控”?拉康认为,“他者”的侵入形成了主体的无意识,而这种无意识又是主体分裂的根源,使主体受制于“他者”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种孤独意识[3]。所以,过分强调、重视与“他者”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期望这种互动产生的“他者镜像”中寻觅到自己影子,避免天性的孤独感,对这种社交模式的过度依赖可能丧失自我主体意识,结果反而与自我建构的初衷相违背。

四、结 语

拉康说,只有在自我中有了“他者”的存在,自我才得以独立构成。虽然如此,本文认为,还是应该理性对待“他者镜像”所折射出来的自我,表演要适度,观展要理性。此外,还要重视实践对人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根本建构作用,实践为“他者镜像”去魅,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自我建构过程与“他者镜像”的互动,共同完成了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对自我的想象。(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Henry Jenkins,Sam Ford,Joshua Green.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M].Postmillennial Pop.Jan21,2013.

[2] 孔令华,张敏.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 李勤.“镜像”中的“他者”——拉康的主体理论映照下的康拉德作品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 康彬.受众身份的转变与角色的突围——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积极受众[J].新闻知识,2013(1).

[5] 孔明安.他者?主体?对抗——后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关系之探微[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00).

[6] Henry Jenkins,Sam Ford,Joshua Green.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M].Postmillennial Pop.Jan21,2013.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