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3期

试论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建构和他者镜像

——基于观展-表演范式

汪彩艳

2014年03月04日14:08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发布、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受角色双方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之中。社交媒体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性媒体。

关键词:自我建构;他者镜像;观展-表演范式

社交媒体的使用受众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展现自我个性,同时也以这种展示的方式逐渐完善对自我性格的填充。本文正是基于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的“观展——表演”范式的理论框架对社交媒体的参与者进行研究分析,本文认为,他们通过在自己身上不断呈现的“表演——观影”的互动而逐渐完成对自我的建构以及对“他者镜像”的认知。社交媒体无疑给这部分渴望“表演”的受众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藉此平台,他们在“表演”的同时,也扮演着自身影像的“观影者”的角色,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断循环进行着“表演与观影的角色转换”,即使离开了舞台,他们还可从他者的镜像中了解到自己的表演情况,通过这种“台前、台后”的交叉互动来共同完成对自我的建构。这点上与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强调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并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艺术。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式传播,参与者(这里再用传/受者无疑都不合适)逐步完成对自我的建构,同时,他者所映的自身镜像与自我建构相互促进,二者的“默契配合”共同使一个人缓慢地完成社会化过程,构筑一个具有完整心理形态的自我。

一、研究缘起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即用户生成内容模式,最典型的莫过于Facebook,而人人网、QQ空间、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也都具有相似功能。在这些网站上,上传图片、发表言论、回复评论、上传视频无所不能,尤其是UGC视频,典型特点就是用户自制视频,用户生产内容。UGC模式的产生表明了公众开始由注重获取信息到渴望自我表达的转变。

公众为什么要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地进行自我建构呢?不管个体本身承认与否、是否有所察觉,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式传播所促成的自我建构确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本文将从外在形象建构、心理建构以及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三部分来分析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建构的重要性、必要性。

1.外在形象建构。这要归结于潜藏于个体心中的“表演情结”,通过对自身的修饰来获得认可,不管这种修饰是服饰、面容、举止还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这些都是构成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要因素。

个人外在形象的建构会受到世俗舆论的影响,甚至为了取悦某种舆论,甘愿为其所左右,这在社交媒体上体现得尤甚。当处于信息“蒙昧”状态时,你的见解会不会受制于多数网友的意见,比如,会不会因为多数网友对某个品牌、某种潮流、某种言论的提倡或抵制而盲目跟风呢?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惧怕遭到孤立或讥笑时的恐惧。不管有意无意,主动或是被动,我们每个人都已经被卷入到自己或者他人设置的话语表达体系中。外在形象的建构对整个自我建构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2.心理建构。这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交媒体的言论互动、情感表达、精神抚慰而试图排遣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寻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归宿。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人类对社会认同感永无止境的自我追逐上,每个人都急切地渴望表达自己以期获得他者的认可和赞誉,即使不马上付出行动从别人身上得到这种价值的认同,至少在潜意识层面也会有这种蠢蠢欲动、枕戈待旦的遐想,从而获得一种身份的认同感。这种例子举不胜数,尤其是初到异乡、默默无闻者,现代人总要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把与己相关的各种信息有的放矢或是随意“撒播”出去,并且定时不定时地查看“与我相关”的内容,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渴望受到关注、避免孤独的心理。尤其是周围亲近之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假以时日,他还会希冀从这些人的反馈和赞美中得到“功成名就”的满足感。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