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3期

对东北沦陷前后日俄报刊的调查、研究与利用【3】

焦丽

2014年03月31日10:40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俄、日报刊文献的价值

(一)沦陷前的俄、日报刊文献价值。从俄国早期的报刊发行地点多在东北哈尔滨,可以看出沙俄扩充疆域,侵占、瓜分的地方就是东北,尤其是与之相邻的黑龙江地区,侵略者的野心可见一斑。俄国侵占东北,是为了出兵远东,争夺太平洋的霸权,谋求侵占我国东北以便在远东占一不冻军港作为海军基地。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俄国侵华的据点,成为俄国在中国的新闻出版中心,《新边疆报》《远东报》《回声报》即反映了沙俄攫取东北筑路历史和侵占东北实质。

《新边疆报》大量报道过八国联军将领联席会议以及李鸿章签订、修建中东铁路的真实历史事件,是我们今天追溯东北在“九?一八”事变前就遭到殖民入侵的源头;《远东报》在沙皇夺去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土地后狡辩道:“观之俄国虽强,苟无确实据者,虽一尺之地亦不能谋夺于中国也”“查俄国本意确不愿与中国起事,其一举一动无不欲维持两国和平友谊”。甚至颠倒黑白说“先时俄国并未以军力对付中国,殆后事机日迫,中国实有反对俄国之心,而拟将俄国排斥于满洲境外,俄国于是增兵于边境,以保护远东自有之权利也”。此报也曾客观报道过中国国内实情和一些政治斗争,1910年10月至1911年4月,哈尔滨发生大瘟疫,连续撰稿,发表疫情。尤其对“五四”学生运动从正面加以报道,5月9日发表“北京学生之爱国潮”,详细报道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过程;5月11日又发表《论北京学生之大活动》,抨击北洋政府镇压学生的罪行以及中国各地和哈尔滨的响应活动情况,报纸因此遭到查禁。该报新闻报道注意时效,许多历史事件记载翔实,重要报道有始有终,对各国动向、军事、人文地理以及我国社会情况都有真实记载。红党《回声报》创刊当年的9月11日刊载了《中国民众的真正敌人是谁?》,文中一针见血地明确指出“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地主、军阀与资本家”。[9]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废除了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沙皇俄国结束了对东北的侵略。

日本对东北侵略的性质与俄国不同,其固有的军国主义思想、有限的资源与国内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对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中国东北垂涎三尺,导致了从俄国手中争夺东北的日俄战争爆发。仅从《盛京时报》《北满洲》《东边商工日报》便可窥见一二。

《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对历时一年半惨烈的日俄战争记载道:“东北陷入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肉飞血溅,产破家亡……”[7]日俄战争后,日本从沙俄手里取得东北南部管理权,1908年在哈尔滨出版的《北满洲》的发刊词公然宣称“北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待于我们日本人开发”,要使《北满洲》成为在满日本人的“指南针”。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时,《北满洲》猛烈抨击俄国政府无能,鼓吹趁哈尔滨混乱无主,日本取而代之,行使权力。该报出版后,日本在哈的一家情报机构北辰社评论此报说“对北满和俄国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刊登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后沦入日本控制的安东《东边商工日报》1931年8月15日披露满铁派遣辽宁省资源调查队真实事件:“最近,满铁挑选100名通晓华语与熟悉东北人情之社员及专家,乔装华人,秘密前往东北各县,调查矿脉、山岭、河流、人口、道路等资源及地理情况,以为经济侵略及军事占领做准备。”此项报道事变后被满铁搜集保存在满铁秘密档案中。而当时的旧中国正处于落后、腐朽、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占据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之所以对苏共报刊大肆围剿,一方面是出于反对共产主义,另一方面是得到了日本的支持。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必须给张以优厚的待遇”,[10]“援助掌握满蒙实权的张作霖,以此来确保我国在满蒙的特殊地位”。[11]日本在张作霖统治时期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并驻扎军队,取得了一系列非法特权,正是日本官方蓄谋已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制定和实施,最终为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二)沦陷后的日伪报刊文献价值。日本办报目的也与俄国不同,报纸是关东军、满铁在内的官方统治机构直接操纵、利用“实施国策的先头部队”,具有殖民统治和军事侵略特征。因此东北沦陷后的政治、经济、民情多见于当时发行报刊的原始资料中,《盛京时报》《满洲报》《哈尔滨日日新闻》《满洲日报》《满洲日日新闻》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报刊,都反映了日本对东北采取的殖民统治、日本帝国主义内部争斗、国内外政治背景和我东北人民苦难深重的真实历史。

《盛京时报》是满铁资助的中文报纸,凭借发行量大,常与深受民众拥护、发行量巨大的上海《申报》[12]争高低,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反动宣传的主要工具。1932年6月30日刊载“破获大批共产党三十名处死”,1935年12月12日刊载“反满抗日刊物大宗破获”;作为办报时间最长的东北头号大报,虽然属于“奴隶型”报纸,但也刊登了当时背景下真实又敏感的焦点话题,如1931年9月26日刊登“对满洲问题张学良态度”、1932年3月9日刊登“张学良收买红枪会编入义勇军”、8月2日刊登“张学良所属军队一律改编义勇军”、1933年1月13日又刊登“张学良对于义勇军发出奖励布告”。这些报道纠正了张学良不抵抗的谬论,还历史以公正;1931年11月8日~11日,该报对马占山抗日作连续报道;1931年10月18日报道“皇姑屯兵工厂陷于怠工状态”、20日报道“谓坐镇东北系报两张李杜拒熙洽节制”、1932年8月12日报道“满铁急行军白昼被袭”、1935年1月27日报道“北铁让渡实现后中央对满之策”等东北沦陷后的政治事件;1934年7月7日刊登“边疆匪氛黑幕苏联可疑”、1936年5月29日刊登“咄咄苏联背信极矣,济匪扰满频传”等边境紧张局势的真实报道;1943年10月16日刊载“黑龙江省德都县唯一闻名遐迩的古刹——钟灵寺遭到严重摧残,各种铜像207尊,只留20尊,其余全被拆走”[13]707的日伪破坏宗教真实事件和对战时物资金属铜、铁的抢夺。同时《盛京时报》还记载了东三省的商贸、金融、交通、教育等综合信息,以及大量官府档案与私家著作没有记录的史实,这些都是研究和了解东三省近代史的第一手资料。

《哈尔滨日日新闻》对东北煤炭资源,尤其是对1938年至1939年煤炭的现状和危机都有详实的记载,[13]524是今天了解日本侵略者对煤矿等重要经济资源控制、开采、掠夺的依据。《满洲报》创办人西片朝三,借新闻发展个人势力,取悦中国人,敢于登载“金泽师团全灭”日本军失利的真实新闻,体现日本内部派系的政治斗争。

日伪报刊《满洲日报》1935年7月30日报道由于耕地面积减少,农民生活发生困难,哀叹东北真是“饥饿地狱”。而《满洲日日新闻》早在3月12日就已报道“由于严重缺粮,吉林农民在大规模杀耕牛,并已卖、杀大半”。[13]332《满洲日日新闻》是满铁机关报,办报人和读者是肩负侵略东北使命的日本人,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纵观、指导全局,因此对东北实情有如实的报道:“失业满人卧轨自杀——王福仁被制麻会社解雇”“卖价过高公定价过低——屠户铺老板的悲鸣”“豆腐制造不出来——豆腐坊老板叹大豆的短缺”等等。这些新闻暴露了沦落日本铁蹄下的东北的真实经济情况和东北人民的疾苦;1940年,又刊出了“急谋根本对策——油坊休业与专管制度”“物资困难与生活方式的根本改革”,[6]这是面对日本在伪满的实际情况发表的积极意见,同时也暴露了日本对东北的榨取遇到了困难,更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殖民统治即将走到尽头的丧钟已经敲响。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