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献的现状、研究与保护
俄、日侵略者很早就策划侵略东北并在东北地区频繁活动,出版了大量有关东北的报刊,国内和国际的一些政党、团体出于不同目的,也通过报刊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报刊对当时我国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特别是对东北发生的重大自然事件、政治事件,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是研究现代史、国际关系史、东北军民抗日史、北洋军阀史以及东北沦陷14年史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部分报刊又是研究我国东北地区外侨史、思想史、科技史、文化史以及考古、宗教、地理、卫生、地方医学等不可缺少的文献史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对这些珍贵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有着重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东北沦陷时期的历史是目前的研究课题,导致沦陷的历史背景更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报刊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不仅忠实记录下了俄、日两国侵略者争夺东北的过程,也记录了当时东北政治、经济、民生等真实的历史情况,是我们今天追溯“九?一八”事变东北彻底沦陷内因和外因的源头。对报刊的研究,尤其是对沦陷前的俄国报刊研究,在国外基本是空白,国内目前也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对报刊的全面调查与研究工作又是抢救和保护的前提。但是这些有幸保存下来的珍贵历史文献,历时久远,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错误做法,已经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现存的资料也濒临湮灭,因此对散落在民间以及在档案馆、图书馆中幸存下来的报刊急需寻找、抢救、开发和保护,以填补文献的空白。
五、结语
出版物尤其是报刊乃历史事件的缩影,是一个历史时期最真实的反映,在大部分侵华史料已被日本侵略者销毁的情况下,对报刊的全面搜集、调查、筛选、研究、保护是见证日本侵华历史的铁证,是研究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长达14年的血腥殖民统治的重要文献;东北沦陷的屈辱历史是凝固在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疮疤和永远的痛,但是这种痛我们不能掩饰和回避,更不能刻意地有选择的记忆,而是要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反省过去,着眼未来,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东北沦陷时期日俄出版物的调查、开发与利用》(11D050)的成果之一]
注 释:
①1925年4月22日,《论坛报》以中苏关系为题,揭露哈埠要人吕荣寰袒护白俄。4月26日,张作霖颁布《暂行限制俄报办法》,东省特警处以该报“破坏登载条例”对其查封。苏联驻奉天总领事曾要求张作霖准予复刊。张作霖以“共产宣传,协定所禁。如欲发行鼓吹之报纸,须将奉俄协定修改,否则机关不但不能恢复,此种报纸也不准另假名义出版”,加以拒绝。(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图书馆)
以上红俄报刊详见哈尔滨地情网,http://218.10.232.41:8080/was40/detail?record=101&channelid=4723&presearchword=
参考文献:
[1]王文勋.明治维新时期舆论形成的文化因素[J].新闻爱好者,2011(10):100-101.
[2]陶喜红,马庆.民营资本与报业市场结构——清末与民国时期民营报业、经营管理[J].新闻爱好者,2012(3):83-84.
[3]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1815年-1911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383-385.
[4]赵永华.俄苏在华办报溯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刘芳,王华.伪满洲国时期的辽宁报刊文献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2).
[6]伪满史料丛书.伪满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05-331.
[7]姜念东,伊文成,解学诗,吕元明,张辅麟.伪满洲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4-5.
[8]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九?一八事变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306-340.
[9]哈尔滨地情网[EB/OL]《http://218.10.232.41:8080/was40/detail?record=101&channelid=4723&presearchword=.
[10]《原敬日记》第9卷,138页.
[1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与主要文书》(上),524页.
[12]刘玲.史量才“办报记史”思想的现实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2(16):42.
[13]解学诗.伪满洲国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