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场类电视节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服务性,若想使此类节目的服务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就需要在话题和嘉宾的选择、节目设置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做出一些完善,并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才能长盛不衰。
关键词:职场类电视节目;服务功能;求职者;主持人;文化内涵
圣雄甘地曾说过:去学习吧,如同你将永远活着!除了向师长、书本的学习之外,电视媒体在这一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电视节目,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更为绚丽的知识之窗。教育者和电视人也在不断探索更好地传播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的途径,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职场类电视节目也担当着为职场中人提供参考意见的任务,与此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角度和职业范围的狭窄限制了信息服务的受众面
(一)节目话题选择的范围狭窄
在职场类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当中,比较突出的是话题的选择略显单调,挖掘不够深入全面。比如由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和唯众传播联合打造的职场谈话类节目《上班这点事》,该节目所讨论的都是和职场中人有密切联系的话题,主持人刘仪伟也是用“上班其实就是这点事,在节目中我们就叨叨这点事。你呀,真别把它当回事”介绍了节目的定位。但是仔细分析过后就会发现,由于该节目的主题都是由大家网络投票选择出来的,所以在全面性上有一些欠缺。
其实,对于职场热点的讨论和分析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阐释,不只停留在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实际案例中总结共性,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要侧重话题的发散性碰撞,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盲目的提出一些雷同的话题,泛泛而谈。比如,在面对与领导的沟通执行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外企中的职员应如何处理,传统的国有企业又会怎样面对,这些都应该具体细分,并邀请有相关经历的职场达人予以现身说法,通过这样全方位的面对问题,才能真正使得职场类节目发挥出它的本质功能,而不仅仅作为一个真人秀或访谈性质的电视节目存在。
(二)节目嘉宾的职业范围单一
在《辞海》里,“嘉宾”有两层释义,一为“佳客”;二是“雀”的别称,近些年来,很多电视节目也引入了嘉宾这一概念,其意思成为了:“受邀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各种内容的电视节目中的各界人士”[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英雄模范、影视明星、体育健儿、文化学者都有一定的崇拜和好奇心理,在电视节目中,选择他们担任嘉宾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对于职场类电视节目来说,由于观众对叱咤风云的商界骄子如何取得成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所以,在嘉宾设置方面,存在很明显的倾向性。东方卫视的《波士堂》每期邀请一位重量级的企业精英作为嘉宾,还有三位其他界别的知名人士组成的观察员团,通过立体的话语互动,来让观众了解商业精英的人生之路。在这种鲜活的典范魅力下,不但使得受众心中的企业家不再遥远,也给他们的职场生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但是,就如同哲学家所说: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随着电视文化的普及、电视节目的纷繁多样,人们对于名人的好奇心开始逐渐冷淡,互动性的增强使得观众也希望电视节目里能够多一些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那些呼风唤雨的商业巨子的故事给了观众一个高远的目标,但是,观众同样也需要一些身边人物为他们传递温馨的鼓励,选择这样的嘉宾会使节目的受众面更加广泛,也会使节目不至于单一和雷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创新意识的感召下,丰富职场类节目的嘉宾群体也是提高节目质量、丰富节目色彩的重要途径。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