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5期

网络时代知识沟变化情况探析

朱文博

2014年05月19日13:05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知识沟理论认为各个阶层之间所获取知识量的差别只会越来越大,而这不利于社会公平的。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介技术的出现,知识沟理论也不断发展,演化成信息沟等,最终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数字鸿沟概念。数字鸿沟也由三道构成: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充分体现出出,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碎片化特点,以及知识沟并未缩小而在逐渐拉大的趋势,人与人之间正在区隔化。

关键词:知识沟;新媒体;数字鸿沟;微博;信息

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然而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减少。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只有保证所有成员都能从社会的发展中有所收获,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知识在信息时代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能影响其他资源分配的重要能力指标,所以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和知识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知识沟理论认为各个阶级之间的知识沟只会越来越大,但它提出于电视作为主要大众媒介的时代。如今随着围绕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介的出现,“知识沟”理论发挥效果的方式也随之改变。

一、最早的知识沟理论

20世纪60年代动荡的美国,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贫困中,没能接受应有的学前教育。美国约翰逊总统发起了对贫穷的战争,主要任务就是减少贫穷和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尤其是儿童的早期教育。《芝麻街》制作的目的是使生活在各个阶层的学龄前孩子都有机会受到教育,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

然而经过研究却发现,《芝麻街》在学前教育方面,虽然确实对无论是家庭贫困或是富裕的孩子都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家庭富裕的孩子有相较之下对节目的接触机会更多和使用频率更高,所以从中受益更大。就算利用程度相同的状况下,高收入的家庭的孩子因在其他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具有较高的理解力,因此从中获得知识也比贫穷家庭的孩子更快更多。因此这个电视节目没能实现教育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鉴于以上情况,1970年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于《大众传播流动和只是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假说。其基本观点为“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会扩大而非缩小。[1]”

然而这里必需注意的是,在“知识沟”假说中,“知识”的定义决定了这个假说成立与否。因为经济条件差而没机会收到学校教育的人,并非一定是无知的人,而是与经济条件能支撑较高程度教育的人相比,因为没能熟练掌握传统定义下的阅读和理解技能,所以获得信息的效率较低。而在经典“知识沟”假说研究中,“知识”被狭窄地定义为“媒体话题中的政治内容和公共事务”,完全排除了知识其他更广泛更具普适价值的定义。

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取与政治参与更紧密相关,进而也涉及到民主社会的建设等有关政治权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来说,某段时间内被大众媒体进行大量宣传报导的话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因为其经过训练,所以的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更快速更高效更准备地吸收了理解媒体所传递的有关此的信息只是。所以较之未被重点报导的过的话题,在短期内,被媒体集中报导过的话题,获得相关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因而与家庭条件更为相关,这就是罗杰斯提出的所谓的“传播效果沟”。

二、“知识沟”的发展——信息沟

1974年卡茨曼考虑到新传播技术的出现,提出了“信息沟”概念。“他试图回答信息社会的现实问题,即如何解决信息社会中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化分化的问题和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这对大众传播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

“信息沟”理论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但是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好处并非是所有社会成员均等享有,信息能力较强的人会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新技术的早期效用会最早带给那些传播活跃、原本就信息储备量大的人群。而且新技术的利用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济条件,由于这些资源的社会分配并不均等,而这对现有信息贫困者是不利的。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这也决定了信息富有者在新技术采用的利益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知识沟”在互联网时代的体现——数字鸿沟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具有去除节目制作标准化、赋予受众更多互动和自由的特点,但仍不能消除“知识沟”。卡斯特曾指出:“互联网有重大的不均等现象……然而谁能够率先使用,以及为了什么目的使用,却非无关紧要之事。因为互联网不同于电视,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是生产者,既提供了内容,也塑造了网络。”

与印刷时代的受众多为主动的文化精英,而电视的受众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使用电视时的状态多为被动都不同。网络时代的受众,存在两种状态——从事互动者和被互动者。前者能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建立互联网,而后者十分被动,其对互联网的使用多为被动地接触被前者所塑造的网络。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沟——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的提出

数字鸿沟又被称为信息鸿沟,是在1996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由戈尔提出的概念,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这是传统的国际和国内不平等、社会分层在数字化时代的延续。

传播学者Norris将数字鸿沟分为三个层,“首先是全球鸿沟,指的是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因特网接入率上存在的差距。其次是社会鸿沟,是指每个国家内部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第三是民主鸿沟,强调的是人们在是否使用数字技术参与公共生活方面的不同。[2]”数字鸿沟主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国际鸿沟、种族鸿沟、语言鸿沟、性别鸿沟和代际鸿沟。而我国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与世界的数字鸿沟,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的发展

数字鸿沟一开始指的是,“信息拥有者”和“信息非拥有者”能够获得互联网等新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的差距。Norris等学者于2000年开始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对这些新技术使用的效率和质量等指数。凡·迪克指出“一部分人能够将数字技术用于工作和教育,并从中获益;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使用基本、简单的应用,并主要以娱乐为目的。[3]”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媒体会因改变了媒体运作的机制和特点,从而改变“知识沟”假说的结果。他们认为新媒体使受众更加平等地接近和使用媒体,因此普通人在信息交流中能更加积极,而非简单地被动接受和消费信息。

虽然将“数字鸿沟”假说称作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沟”,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二者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前者主要强调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技术掌握能力的差别,后者则注重受众从媒体中获取信息和能力差异。国内传播学者韦路和张明新甚至将知识沟比作数字鸿沟的第三道。(第一道为接入沟、第二道为使用沟)。他们认为,“相比接入沟,互联网使用情况能更好预测人们的知识获取,新老媒体的使用沟能导致强度不同的知识沟。”

(三)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

学者Attewell在微观上将数字鸿沟分为两类,对网络接入的差异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凡迪.克进一步将“接入”缺乏区分为四种:“一是缺乏兴趣和新技术缺乏吸引力而导致的基本的数字经验的缺乏,这里接入被称为‘精神接入’缺乏。二是电脑和网络连接的缺乏,这种情况的接入是‘物质接入’缺乏。三是技术界面不够友好、教育和社会支持不足导致的数字技能的缺乏,这里是‘技能接入’缺乏。四是使用机会的缺乏以及这些机会的不平等分布,这里是‘使用接入’缺乏。[2]”

这里凡迪克提出的前两种定义的“接入”与Attwell所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类似,指的是现实世界中人们是否直接接触因特网,即“接入沟”。后两种则会联系到第二道数字鸿沟,即“使用沟”。

一种新的传播技术需要被普及时,最先出现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的制约。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民主与自由常常只是针对那些不被经济条件所限制的人。所以“接入沟”是最早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即指技术接入拥有者和缺乏者之间的差距。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DrMaggio等人提出,“研究的重点应在不平等是如何被各种社会因素所影响的。这些社会因素包括政府项目、工业结构和价格政策。因此,经济实力、电信设施和政府决策成为影响第一道数字鸿沟最显著的社会因素。”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的报告也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收入、教育和地理位置的数字鸿沟在不断缩小,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互联网接入差距仍然存在。”

(四)第二道数字鸿沟:使用沟

无论是媒体出现的早晚,不同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方式也不相同,由此就出现了“使用沟”。其中最典型的是对于信息和娱乐。受众观看电视时可以选择娱乐节目或电视剧,也可能选择严肃的提供信息的新闻节目,报纸广播也是同理。新媒体也是这样,人们使用互联网可以访问新闻网站,也可以看电视剧、聊天或是玩游戏。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