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5期

史家型记者在报媒核心竞争力形成中的作用【3】

刘琳

2014年05月19日13:49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史识——拥有科学的实证意识和缜密的辨析力

史识,指的是在科学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对历史现象的辨析、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既不能“以论代史”,而要“论从史出”;又不能依史料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的观点,即“识见”。

对于史家型记者而言,在“史家四长”中以“史识”为最难,但也最为重要。章学诚曾言:“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4]为什么说“史识”对于史家型记者最为重要呢?因为这意味着史家型记者需要拥有独立的见解,而这种见解是建立在实证意识、深入采访和认真分析基础上的。

实证意识是深入采访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何谓实证意识?即过程讲究证据,追求结论经得起证实与证伪。作为史学研究与新闻实践双料巨匠的梁启超,曾就获取“史识”的实证方法有过通俗表述:一般的历史观察法是从全部到局部,再从局部到全部,此二法要同时并用,缺一不可。另外,他还认为不能断章取义,“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被前人见解所束缚,不能迷信权威,对于前人的见解“应当充分估量其价值,对则从之,不对则加以补充或换一个方面去观察”,尽量摒弃主观倾向,“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弊”[10]。有了强烈的实证意识,才能有排除万难深入采访的韧劲,从而在大量杂乱的新闻表象中,寻求和发现其内在左右全局的历史本质和历史趋向,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识见”,写出高质量的独家新闻。

(四)史才——拥有较高的采写技巧和文字表现能力

史才,即做史的技术。对史家型记者来说应具备三点:一是丰富的采访技巧;二是专业程度较高的考据、调查能力;三是较高的文字表现能力。梁启超对此有不少论述,如要“练习注意”;收集资料要寻根问底,“逐类搜求”;提倡写文章要有文采,文采包括简洁和飞动两点,好的文章要做到说话少、含意多,“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要把普通的事件写得“字字活跃在纸上”,使阅者“要哭便哭,要笑便笑”,要“多读、少作、多改”[6]160-171。

史家型记者需要的“史才”中,考据和深入调查的意识甚为重要。仔细深究近些年出现的重大失误报道,不少就是因记者仅根据采访对象所言成文,而没有对其所言进行深入文献考据和实地调查求证所致。而史家型记者无论是撰写史学类新闻还是其他类新闻,除了采访前做好案头准备,采访中总能对被采访者所言进行及时直接追问,采访后进行考据或实地再调查。因此,他们笔下流出的文字经得起社会和历史考验。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