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自然进化的过程中,就像物种灭绝一样,一些来源于民间,滋生于乡间本土,甚至被人传唱或演绎了上千年的民间文化,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却渐行渐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究其末落的原因,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在我们近十年来的创优节目选材上就可见一斑。
关键词:电视创优;选材;民俗文化;末落
一、引 言
创优节目选材一直是困扰电视编导的大问题。倒金字塔的选材范围直接限制了基层电视台在创优节目上的选材。作为市级电视台来说,本身受地域限制,时尚不过大城市,文明不过古镇,所以近十年来我们的创优节目选材,基本上都集中在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上。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民生、民事、民气、民艺与民智五个部类的各种社会事象,并将各种事象综合形成的一种文化[1]。
渭南号称陕西的戏窝子,秦腔、迷糊、碗碗腔、阿宫腔、老腔、同州梆子、渭华秧歌、韩城秧歌、石羊道情等,就剧种而言,不下十几种。还有东雷上锣鼓、血故事、撂锣、提线木偶、皮影戏、竿戏等,民间文艺形式更多。受西安大朝廷的影响,这些民间文化千百年来演绎着皇城脚下的繁华。
当我们真正把眼光投向这些看似厚重的不得了的民俗文化时,却觉得它离我们那么远,看似实在,又飘忽不定。创作的本意是用纪录片展现,但又害怕这种“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误解了民俗文化的本意。 所以,我们最终以文艺专题的形式来理解和表现这些历史财富。
自汉代以来,便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灯影戏,即皮影戏在这里发声。皮影贯穿在历史里,影响着渭南人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决定从皮影入手,然后以系列的形式,全面追踪渭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然而,前期的调研却让我们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我们发现,渭南民俗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990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里葛优“演唱”的皮影戏,丝丝入耳,扣人心弦。重拾历史,皮影戏也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催生了以华县雨田社为主的皮影制作和演出团体,旨在发掘和保护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社内也聚集了潘京乐、吕崇德、刘华、魏金权、姜建合等大师级人物。极盛时,雨田社在西安、临潼等地先后开了五六家分社,皮影戏好像一夜之间又无比繁华,皮影制品也经过精美包装后以礼品相送,谁曾想仅仅一两年后,皮影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至2010年,所有的皮影演出团体基本解甲归田,分设相继关门歇业,一切又归于沉寂。2013年我们调研时,也只有个别艺人偶尔演出,一年之内也不过七八场之多,演出也多处于红白喜事,真正做艺术表演的几乎没有。
东府合阳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不吃踅面不看线,不算到过合阳县”, “线”就是在合阳流传了2000多年的古老剧种——线戏。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使这种的独特的声腔显得尤为单薄。现在仅存的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除了偶尔外出演出,大部分都无所事事。在合阳处女泉景区,团长王宏民一班人苦苦支撑着一个演出舞台,在很少几个饶有兴趣的游客出钱点播时,才唱上一折。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这种极具影响的独特声腔似乎也进入了一个秋风瑟瑟的季节,我们悲悯于这种文化形式的末落。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2]。
皮影和线腔都是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在渭北大地上堪称渭南的文化符号。然而,它们的萧条与末落,暗合渭南民俗文化的严重遗失。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对民俗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由此引发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文化传承者极其匮乏,部分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等问题不容忽视。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