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爸爸去哪儿》的叙事分析

王颖

2014年06月12日14:32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要】2013年10月,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登录湖南卫视,开播以来不但屡创收视佳绩并频登话题宝座,节目所引发的其他效应也不断叠加。“文化、娱乐、真实、表演、教育”成为围绕本节目关键词。本文将从节目策划、参与嘉宾、后期剪辑和观众四重视角审视本节目的叙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适当比较韩国原版节目的优劣,并借用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展开论述。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 文化标签 娱乐营销 父性教育

2013年10月11日,一档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从湖南卫视重磅出击,迅速引爆观众的兴奋点。据央视索福瑞数据统计,《爸爸去哪儿》第一集播出当天,网视收视率直冲1.3%,到第一期第二集便迅速飙至2.6%,在所有同时段播出的节目中,稳坐电视和网视冠军宝座。

这档节目实际上购自韩国MBC电台《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经过本土化包装和制作,视角对准亲子关系,五位明星爸爸和子女们在一起度过三天两夜的生存体验。“亲子秀”的创新题材可谓是去年综艺节目的救世主,为2013年的秋天横添一抹绿色,力破2013下半年电视市场不景气的传言。2013年末,《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六期节目在爸爸和孩子们欢笑中完美收官,当然少不了观众的集体“言论狂欢”,或褒或贬之声此起彼伏,关于这档节目的新闻也从未离开观众的视线,眼下正是对《爸爸去哪儿》做一个全面剖析的最佳时机,笔者将从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视角对此进行利弊分析,对韩国原版和中国版节目进行对比分析,并借助媒介批评的理论范式展开论述。

一、定位:文化与娱乐的博弈

 1.文化标签

《爸爸去哪儿》(以下简称《爸爸》)一经引进,便落地生根,经过本土化改造,去除了原版中拖沓的情节,通过巧妙剪辑加快叙事节奏,使之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立足本土,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将饮食、旅游、购物、民俗等诸多元素纳入其中,使得节目成为电视文化的成功范本。例如,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节目中,辣白菜、大酱汤、辛拉面等作为韩国符号的食物纷纷亮相,通过孩子与爸爸的通力合作,从寻找食材到最后享用美食,不知不觉节目本身便演变成“贴上文化标签的代言人”。

无独有偶,中国版的《爸爸》六期节目分赴六地取景,足迹遍及中国版图东南西北中各地,从北京山村,到宁夏沙漠,再到哈尔滨冰城,这些带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外景地,从进入观众的视线开始,就注定被“文化”,一度成为“亲子游”圣地,甚至有些网站、旅行社趁热打铁瞬时推出旅游套餐,线路完全复制节目组行程。

《爸爸》中无处不在的符号,如羊皮筏、皮影戏、炕等,在大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话下,从原本的“能指”变成了让观众浮想联翩的“所指”。“能指”是符号的形式,表现为一种文字、声音或图像,这特定的文字、声音、图像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所指”则是那个被联想到的具体事物。对观众来说,这堆符号已然不是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本身,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或者是一种地域的代名词。

2.娱乐营销

《爸爸》播出后收视率连续走高,不可避免地带动广告商的冠名和赞助热情,据报道,《爸爸》第二季的广告冠名费以1.5亿起价,暂不论真实与否,网友热情的呼声足以说明其在观众心目中的热度,节目播出之后各种衍生品的带动性消费,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完美地娱乐营销。

《爸爸》播出第三期恰逢林志颖的儿子Kimi的生日,Kimi一句“我要奥特蛋”惹火了线上线下“奥特蛋”的销售,据《消费日报》11月21日报道,“小Kimi的奥特蛋卖火了,一天销量一百多箱,价格最高差一倍之多。”[1]除此之外,Kimi最爱的毛绒玩具“小黄”、田亮女儿Cindy穿的T恤衫、王岳伦女儿王诗龄的羽绒服等都被淘宝卖家打上“明星同款”的字眼卖疯了。作为观众的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何这些衍生品会出乎意料地大卖?节目情景再惹人入境,为何观众的注意力总是聚焦节目中出现的衣服logo、饮品、玩具等?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消费社会的文化土壤激发了人们独特的消费观。真人秀节目根植于消费社会。自20世纪初,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和扩张,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便持续膨胀,后工业时代,由于商品生产数量和消费空间的饱和,消费者为寻求更新鲜的刺激,纷纷将目光投向更开阔的消费领域——包括情感、明星、梦想乃至人际关系,总而言之,消费渐渐地表现成一种文化样式。消费文化,简单来说即是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与消费相关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文化和成果。在《媒介意义的内爆》中,鲍德里亚宣称媒介中符号和信息的激增通过抵消和分解所有的内容消除了意义。[2]综上所述,对于受众来说,《爸爸》中充斥的各种符号信息,在与节目本身的主旨信息杂糅中,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因此削弱了节目本身的文化意蕴,而最终更像是一场娱乐的营销。

二、嘉宾:自然的流露,还是刻意的表演?

《爸爸》将室内综艺升级成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突出记录性而忽略综艺性的真人秀。父子、父女搭档真实、温馨的场景激起屏幕前的观众的参与热情。然而,在众人的赞叹声中,网络上的质疑之声也呼之愈烈,“张亮和天天太爱演戏了”、“不是说好了在录制过程中不能跟家人通电话吗?”,贴吧里此起彼伏的吐槽,让我们也不得不去反思:到底这场真人秀是真正无剧本、无演员、无预定结局、无外力干涉等的全程记录、实地跟踪的制作形式,还是打着记录的幌子嘉宾极尽矫饰的表演?

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概念,“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5]在这个“拟态环境”中,所谓的真人和真实都已经发生了异化。对于这场真人秀的嘉宾,“他们只是一群拥有着真实姓名和真实身份的符号,是媒介挑选出来的目标受众的代表,是被格式化和媒介化了的真人,是形形色色的性格符号。”[3]“拟态环境”的假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录制环境的特殊性,户外真人秀节目不可能进行彩排,在几乎360度被镜头包围的公开环境里,明星嘉宾必须谨慎对待,但却不可能始终保持表演状态,即使有刻意之嫌,后期的剪辑工作也未必能够采用这段镜头,因此“刻意表演”的质疑不攻自破。然而,从另一角度,“拟态环境”创造的媒介氛围,使嘉宾本身已经被异化成“表演主体”,本着传达正能量的价值原则,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屏幕前的观众都是一种意义上的表演,使之区别与完全真实世界的表现。

三.剪辑:客观的记录还是剪辑的假象?

轻松有趣的《爸爸》背后,是庞大的制作团队。据节目组工作人员表示,三天两晚的拍摄中总共积累了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而这些素材仅会剪辑成不到两个小时的节目。虽然节目的制作很复杂,但是节目的制作周期又很短,三天拍摄,十一天完成混音、剪辑等工作,包括字幕组连续三天连轴转才有那些奇思妙想的字幕,比如“森碟”、“风一样的女子”“黑米哥哥”等热门词汇。面对海量的视频素材、有限的制作时间和节目时长,节目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剪辑师的“把关人”角色,无形当中成了舆论的操盘手。

“把关人,即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加工与传播信息节目的群体。”[4]

节目中,五位萌娃在镜头前各显特色,Kimi可爱、Cindy爷们儿、王诗龄公主脾气但又懂事、天天很乖、石头义气……网友们给萌娃们贴的标签可不止以上,统计可见,多数属于正面评价,唯独王诗龄,不幸躺枪,有网友发博文声讨“在片场发脾气”“打Kimi”“身上衣服价值过万”……负面评论一度有爆棚之势。事后,王诗龄的母亲李湘站出来为女儿鸣不平“没有一个小孩是完美的”,她也曾抱怨剪辑师为何不把小诗龄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画面放进去,得到的回答是“王诗龄发脾气的时候多可爱呀,这才是童真啊!”。可见,后期剪辑制作相当重要,每一个精心选择的镜头都可能引起线下观众的热烈声讨,剪辑师眼里的真实未必是观众眼里的真实。

观众的“选择性理解”,也在无形之中引导了舆论。“选择性理解”这一概念,是1960年美国传播学着克拉伯(Joseph Klapper)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提出,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如此以来,由于习惯性不同、功利性差异、求得心理和谐一致等因素,受众的收视反应会与传播者的收视预期不符,致使原本真实的记录沦为“剪辑的假象”。

四.观众:父性教育回归的时代反思

 《爸爸》火爆荧屏的同时,关于它的评论性文章也应景产出,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搜索“爸爸去哪儿”,结果与《爸爸去哪儿》节目直接相关的文献有55条左右,而其中在标题中直接体现“父爱”“教育”“反思”字样的就有17条,占到总数的30%,对当今社会“父爱缺席”的现状的反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1.孩子成长呼唤父爱回归

三天两夜的节目中,虽然父亲与孩子们在这短短72小时的相处中,重新发现了彼此,获得了短暂的心灵靠近,但这种发现恰恰证明了,现代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许已经在时空与心灵上相隔甚远。一档亲子互动节目,让人拥有瞬间的感动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滴间,父母能够陪伴着孩子成长,感受彼此,了解彼此。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父性教育缺失,正在成为一种必须面对的现实。节目中,王岳伦就不止一次坦诚“以前一直忙于工作,对王诗龄的关心和关注太少”。

2.提醒父亲转型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严父慈母是父母不变的定位,母亲生儿育女,为孩了生活里各种琐碎的事务操心,父亲则高高在上,掌控大局。”[6]这不成文的规则在当今社会依然发挥作用,所不同的是,随着女性定位职业化,父亲在孩子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现代的父亲除了需要指引孩子的人生方向,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引导孩了健康、快乐地成长。节目中,有的父亲用责备闹钟“闹钟坏坏”的方式来安慰受到惊吓的儿了,这就是典型的推卸责任的教育思维;有的父亲在儿子犯错的时候习惯性地严厉苛责,甚至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充分体现了父爱偏激。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面对挫折、伤痛,但责备无辜的第三方,容易让孩了在面对问题时,产生“都是别人的错”的条件反射,不敢承担责任,而“恐吓”也会让孩子在父亲的威严下成长,留下童年的阴影,这些显然都不利于孩了人格的正面发展。

五、总结

 《爸爸去哪儿》是一注强心剂,为这个寒冬里的每一位观众内心注入一股暖流。观众褒也好、贬也罢,节目组、嘉宾、商家、观众都是赢家,节目组从“拿来主义”到累计经验、创造新思维,嘉宾组从节目中获得更多曝光、名气以及收获了友情和亲情,商家收获了销量,观众收获了狂欢和思考。《爸爸去哪儿》的积极意义在于,在电脑和手机共生的“多屏时代”,在家庭成员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媒介所分散和消耗、感情交流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个节目又让观众重回到客厅、聚拢到电视机前,回归亲情洋溢的家庭,这也是信息多元化时代,电视对自身优势的再发现。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庞黎鑫.《爸爸去哪儿衍生品消费火到哪儿》[N].消费日报,2013-11-21第A01版

[2]让·鲍德里亚.《媒介意义的内爆》[J]

[3]董宝磊,滕单单. 《“真人秀”的拟态真实——数字化时代“真实电视”的文化解读》[J].《对外大传播》2006.5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5]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6]姜雪兰.《“爸爸去哪儿”提醒父亲转型》[N].新华每日电讯,2013-10-30第007版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