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有学者对新闻学与人类学进行交叉性的比较研究;而随着人文学科交叉程度的深化,新闻实践中的采访方法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共融交叉性被探讨得最多,而在传媒业与人类学的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的当下,关于两者的交融逐渐地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如:新闻深度采访中的社会调查、田野考察,电视新闻采访对“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探寻新丝路”等直播报道[1]。基于此,本文试图在人类学视野下对新闻采访内涵展开新的理解与阐释,并对新闻采访的实践运用予以更广泛的延展,或者打通新闻传播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壁垒,为人文学科的生命力发展探寻一种视角。
一、新闻采访借鉴人类学的可能性
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短”“平”“快”的新闻采访与“广”“深”“积”的人类学似乎很难联系在一起——一个是最贴近现实的快节奏产物,一个是深奥浩瀚、慢工出细活的学术研究。其实这只是表面的认识,从两者的深层本质来看,新闻记者和人类学者所做的工作有不少相似性。
首先,两者都是真实客观的“坚守者”,新闻采访可以借鉴人类学研究中长时间持续与重复的调查方法。如何让人类的认知是最接近真相的,人类学者与新闻工作者都是这一行为的主要“执行者”与“坚守者”。在新闻采访中,真实一直被视为新闻的生命所在,失实、虚假、编造的新闻报道是一个个损毁新闻工作者名誉的丑闻,而深入事实幕后挖掘真相的采访者们则被誉为英雄与楷模。人类学者对真实的恪守则是在平淡重复之中完成的,虽没有新闻采访者跌宕起伏的外在名声,却是把真实还原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与深刻。正如一名国外记者所说“人类学者是拥有两年截稿期的新闻记者”[2],人类学者的采访往往会持续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也就业内常说的“定点跟踪法”,他们会在采访地区设立固定的调查点,对研究对象展开长期持续的、有间隔的调查,国内早期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五访江村”、林耀华先生“三上凉山”都是对真实社会持续考察的鉴证。虽然新闻记者们也以还原真相为己任,也有调查追踪,也有深度采访,但仍主要是对事物一时的采访或短时间的及时追踪调查,而有的新闻真相与新闻价值是在时间的长期流变中慢慢变化的,所以人类学深入、持续、重复的调查方法是当下新闻采访探寻全面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借鉴。
其次,两者都是采访与记录“他者”的一项工作,新闻采访可以借鉴人类学“主位&客位”[3]的思想。人类学中的“他者”原是西方解释非西方世界的一种观念工具,随着人类学思潮的演变,从“(西方)中心主义”到“他者至上”,再到“互为他者”,“他者”研究渐渐成为审视“本我”的一种途径。新闻记者也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观察者,采访并记录“他者”的生活,反映自身社会的种种,只是新闻采访领域的“他者”并非以族群、地域等标准来划分,是一种狭义的“他者”记录。人类学者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性,主张以“主位”(参与者)、“客位”(旁观者)双重角色结合来展开“他者”研究,由此延伸出的“局内人&局外人”观点,同样主张人类学者在调查时既能有局内人的主观情感,又能有局外人的客观审视和理性思考。这样的思想同样可以借鉴于新闻采访之中,新闻记者既要能够用“主位”或“局内人”的身份来接近、理解采访对象;又要能够跳出来在“客位”或“局外人”的角度洞悉事实的本质,以点带面地展现新闻事实背后的价值。
再者,两者都是一种访问性调查行为,新闻采访可以借鉴人类学的访问调查方法。“采访”在成为一种传媒行业术语之前,更多的是使用一些与之相似的词语,如:“采集”、“收集”、“访事”等等。“采访”可以拆成“采”与“访”两层含义来解释,在英语表述中,采访就刚好表现为两种意思,一是gathering,即为信息集汇之意;其二就是interviewing,则被理解是交谈面谈之意。由此,当“采访”一词根植于“新闻”领域时,“新闻采访”理所应该含有了调查、收集、访问等基本要素。人类学关于访问的调查方法多样且经过了学术与实践的验证,更加有利于采访的顺利实施和真实资料的获得。比如非结构性访谈、结构性访谈与半结构性访谈等访问方法,就是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分别对主题或问题进行开放性、封闭性和半封闭性的设置,而这些方法与技巧也正是新闻采访的提问环节所一直借鉴的——根据不同采访对象设计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半开放式提问等等。除此之外,人类学访问调查方法中的问卷法、参与式观察法,以及抽样法也正逐渐地被新闻采访(尤其是深度采访)慢慢采纳,成为一种创新的采访实践。
二、人类学理论视野下新闻采访的内涵思考
传媒业界对于新闻采访的界定,一开始就捆绑在行业内部——“新闻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带有特殊性质的调查研究活动”[4]。 而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又出现了与传统报纸媒介相区别的“广播采访”、“电视采访”、“网络采访”等等,然而,而当各类媒体都趋于融合式发展的当下,采访似乎并不适应因媒介不同而故意分门别类的分类法。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也好,现代媒介技术更新下的“电视采访”、“网络采访”也好,都带有某种人为的局限,采访要么附着在一项社会职业之上,要么以一种技术媒介为依托,而没有跳出现实的限制回到本质去看新闻采访行为的本质。基于人类学与新闻采访的共同点,从最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的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可以解释这一问题。
其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人类自发的主动性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主动求知欲望。其实在更早的采诗活动之前,人类已经开始对周遭环境进行生存经验积累与信息的彼此互通传递,并且慢慢地通过一些符号刻录下来,进行更久远的时间、空间传播。因此,自人类有传播的行为始,采访就已经存在了,而且采访是传播的首要行为;比如古人烽火传信,在点燃火堆传信之前,传递者必须先收集到皇帝或权威官员的信息,才可以点火。而随着人类居住群体的扩大,彼此的交流也更加频繁,采集与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技术越来越先进,而这也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发展,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媒介技术的改进,以及新闻信息事业的产生与繁荣。正如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的延伸”,“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人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促进了信息承载体——媒介的发展”[5],如交通工具是腿的延长,望远镜是视觉的延伸,电话是耳朵和嘴的延伸,电视电脑等多媒体是神经中枢的总体延伸,所以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也认为,“看的欲望发展了人的眼睛,听的欲望发展了人的耳朵,人的感受的延伸导致了各种媒介的运用。”与此同时,新闻事业也绝不是简单传递真实、及时的信息或事实,这并非是一项伟大事业的终极目标,因此,真正的新闻人会说“新闻因人而生活”,“新闻就是在寻找故事”。而这些对人类故事的寻找,正在说明采访的本源不在一则短、平、快的新闻,而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求索与探知。由此,广义的来看,采访不只是局限在一个新闻领域,也不只是媒介技术演变下的被动行为,恰好相反,采访支配着新闻事业甚至广泛的社会各项事业,采访引导着技术的进步、媒介的更替或融合,因为采访是与人类自身发展紧紧捆绑的自发性行为。
另一方面,新闻采访是一门人类探究自身的艺术,它包括对人类过去、现在、未来的探知过程。在前期阶段,采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类知晓、了解、掌握自己生存的世界,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而在后期阶段,或者说是采访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人类了解、掌握自己,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回顾采访、对人类现实的挖掘采访、对人类未来的推测采访,核实、印证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化,理解人类个体的心理生理,以及人性本质等等,最终使人类发展越来越清晰、全面、完善。在这个程度上来解释采访,便发现采访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行为过程,它不是一时一刻,也并非只针对一人一事,而是贯穿于人类发展历程的一种行为,乃至因不断丰富发展而成的一门艺术。之所以说采访可以是一门艺术,一是因为它通过长时期的丰富与积累,已经涵括了多种内在的专业技能、技术;二是采访和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一样,是通过一种特有的外在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的态度,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写照;第三则是由于采访并非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收集与访探,而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关照,具有艺术的通性。
所以,从人类学大视野所理解的采访,也变得无比的开阔与巨大。传统意义上对新闻采访的探讨,是从本源到技术性强调,最终看重的是采访的实际效果,而人类学的方法总会让人们反过来看问题,从实效回到对本源的探究,从现象回归到本质的认知,而由此,新闻采访的意义不仅是最开阔的,也是最深刻的。
三、人类学视野下新闻采访的实践拓展
基于人类学与新闻采访乃至整个新闻学之间充分的交叉共融点,新闻采访在人类学的开阔视野下获得新的内涵的解释,不仅如此,新闻采访的实践运用也可以在人类学的视域之下获得新的拓展。
第一,从家国情怀的自我关照向全球视野的“他者”探寻拓展。新闻采访虽也记录“他者”,但多是立足自我社会之中的“他者”讲述,如农民工群体、留守儿童、吸毒者群体等等,而比较缺乏人类学的国际视野;换言之,当下的新闻采访多停留在国界之内,而没有跳出家国的情怀,拥有一种全人类的整体关照。同时,新闻界对于国际新闻的报道缺少深度采访,往往是转发二手信息或综合资讯集结,无从谈及基于人类共同情怀的“他者”关照与深度调查。凤凰卫视向来重视对国外新闻的深度采访,“9.11事件”中的36小时直播,伊拉克战争中最深入战争一线的直击性采访,不仅如此,对战后伊拉克的一次次重走与再访,并加以评论节目深度的探讨与评说,正是体现出全人类共融的视野和强大的人文关怀。事实上,新闻采访站在人类学的视野下依然只是一种人类探寻世界的行为,是无需纠结在国界之内的,普世的情怀更利于让新闻采访的接受者们获得更真实的信息,了解更完整的人类世界,并接受一种人类的整体价值观。
第二,从严肃权威的新闻采集向多元形态的话语表述拓展。整体的人类价值观使人类学不仅注重“深描”,还强调“多声道”[6],“多声道”的民族志书写更有利于“消解主客位之间存在的权力问题”[[7]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避免被建构的真实,而无限地接近真相。因此,多元形态的话语表述使人类学者在权衡主观认识的局限时表现出强大的理性反思,以及对客观的坚持;新闻采访中的这种反思则显得非常有限——在真实的背后,新闻工作者太急于建构新闻的权威地位,而一直让严肃、正统、重大统领着信息采访的关键——这虽是一种确保真实的途径,却又显得呆板而使新闻欠缺多元的生命力。所以,创新性的新闻采访可以涉猎多元的应用空间,如:轻松娱乐、八卦消遣的娱乐性采访,闲话家常、家长里短的民生性采访,持久深入、跌宕起伏的纪实性采访,精心策划、精巧实施的专题性采访,等等。站在人类学的角度,多元声音的录入,多样采集手段的运用,即使通俗或搞笑,即使缓慢而煽情,也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采访与还原。
第三,从人类社会的及时传播向自然世界的信息记录拓展。人类学虽关注人类,但绝不止步于人类,生态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等分支同样关注自然世界,以探求人类与自然环境供给的互动过程;换言之,人类学对于生态环境的关照并非是对人类世界的舍弃,而是真正有大视野、大情怀的全局立场。相比之下,新闻记者虽也是一方信息的全面传递者,却稍显狭隘,只说人类社会里的方方面面,虽及时、高效、全面、深刻,但也终逃不脱人类世界里的急功近利、是是非非。适当地将新闻采访的领域转向自然界,会让人类社会里的受众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生存的环境。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年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新闻直播,无疑将这样的一种新闻采访拓展落到实际,它至少将新闻采访“短、平、快”的“近视眼”去掉,使之开始兼有一种认知人类社会的长远目光。
四、结语
人类学者进入田野,新闻记者进入现场,两个场域的人在不约而同地做着类似的事情,这并非巧合,而是一种早已存在的事实。新闻采访要从单一干瘪的技术能力脱离出来,变成一种更具生命力的、生动而丰富的行为或过程,人类学视野的关照会使其找到这样的一种出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新闻采访并非只是找到借鉴交流的空间,而是寻到了自身发展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注释:
[1] 中央电视台在2012、2013两年推出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大型新闻直播报道;重庆电视台则在2013年暑期推出“探寻新丝路,追寻渝新欧”大型直播专题在重庆卫视新闻联播持续播出。
[2] [美]布鲁斯T·格林德尔,罗宾·罗兹:《论新闻学与人类学的交叉点》,《国际新闻界》,1989年第1期。
[3] “主位&客位”是美国人类学家哈里斯根据语音学的概念延伸提出的人类学观点,区别文化研究的内、外角度与立场。
[4] 曾祥敏:《电视采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等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
[6] “深描”与“多声道”都是人类学民族志的表述理论。前者由格尔兹提出,指对社会活动进行丰富、全貌的描述;后者由马尔库斯等反思人类学家提出,在质疑传统民族志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对话与多声道的模式。
[7]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