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报业》>>2014年·第6期

努力使党报更加易读悦读耐读

吴恒权

2014年06月23日13:12    来源:中国报业    手机看新闻

党报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治国理政的利器,是新闻宣传的中坚力量。

要勇于改变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新闻选择习惯,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发布权威信息,在多元舆论格局中谋主导、唱主角。

要一以贯之地提倡“短、实、新”,身体力行反对“假、长、空”,用好用活群众语言,增强新闻语言的时代感、现实感……

要倡导清新活泼的编排,版面、栏目的设计要符合内容传播需要,适应受众接受习惯,做到庄重大气、富于美感。

打造“超级编辑部”、“中央信息厨房”,实现素材一次性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信息多渠道发布。

段时期以来,中央和地方党报认真落实中宣部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着力强化党报一版的窗口和龙头作用,积极推动整个报纸改进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党报一版改进创新开了个好头,为我们进一步办好党报积累了新鲜经验,为提高党报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作出了有益探索。以下,我就深入推动党报改进创新、加快党报发展,谈五点看法。

提高党报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是时代命题、战略任务

党报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治国理政的利器,是新闻宣传的中坚力量。小平同志曾经形象地讲过,“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主流媒体发挥着“风向标”和“定海神针”的作用。这都凝聚着对党报地位、作用、使命的精辟阐述。我们的党报具有辉煌历史、光荣传统,长期以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宣传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为推动社会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党报着力在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方面改进创新,取得积极进步,进一步强化了权威地位。

现在,传媒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新闻媒体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党报在多年办报实践中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积累了大量的采编资源、优秀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持续发展优势。同时要看到,传媒竞争出现白热化态势,广电媒体、都市类媒体竞相发力,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攻城掠地”,党报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不少党报不同程度地出现吸引力弱化、影响力降低的问题。如何在深刻变化的媒体格局中实现更大发展,如何在复杂多元的舆论生态中强化主导作用,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是党报面临的时代课题,也是党报人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把握住机遇、发挥好优势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切实担负起振兴党报、壮大党报的重大责任。

把握正确导向、创新办报理念,解放和激活党报新闻生产力

各级党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办报思路,形成了基本定型的运作模式,但这也造成一些党报墨守成规、思维固化,出现动力活力不足的问题,制约了自身发展。办好党报,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顺应竞争发展形势、适应受众需求变化,不断破除思想桎梏,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报方向,所有的采编内容、所有的宣传报道,都要旗帜鲜明地反映党的主张,生动深刻地阐释党的主张,更准确地体现党报属性、更充分地履行党报职能、更有效地发挥党报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受众意识,把读者放在更高的位置,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对他们关切的问题做出回应,改变党报“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拉近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我们的党报不仅更多地走向领导和各类决策者的案头,也大踏步地走进人民群众之中。

应该说,不少党报在这方面还有差距,我们在调研中经常听到群众反映,好的晚报都市报,他们往往从头看到尾,要看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但是看党报多数时候是翻一翻、读一读标题,几分钟就放下了。这说明党报的可读性、必读性还不够。党报不是“内部读物”,不能搞成“内循环”,不能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要强化市场竞争意识,探索市场化条件下党报发展道路,从内容到版式、从策划到采编、从经营到发行,都要注意把握市场需求、深挖市场潜力、寻找市场卖点,把市场认可度、接受度作为检验党报办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断增强党报实力。办好党报需要制度机制作保障,要建立更加科学的采编管理制度,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增强刚性约束,又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焕发出党报生机。

重视新闻、抓好新闻、主打新闻,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

我们常说,报纸是新闻纸。近些年来,一些党报坚持新闻立报、新闻强报,强调按新闻规律“出牌”,下功夫做强新闻,成效还是十分明显的。但客观地讲,新闻性不强仍然是不少党报的通病,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要从党报报道的主体内容上着手,深度挖掘工作性报道、成就报道、典型宣传的新闻要素,报深、报透、报活、报到位,努力向新闻语言回归、向生动事实回归、向微观故事回归,在硬性任务中找到新闻富矿,把党报资源优势转化为新闻优势。要勇于改变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新闻选择习惯,敢于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上主动发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不缺位、不失语,增强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能力,在多元舆论格局中谋主导、唱主角。要发挥党报的评论优势,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加大评论力度,建设评论品牌,提供高人一筹的分析和观点,在众说纷纭的社会舆论中倡导主流价值、打造思想高地,不断探索思想引领的新方式。要强化差异竞争意识,明确自身定位,瞄准目标人群、目标领域,逐步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下决心改变党报面孔相似、缺乏特色的同质化现象,增强党报的区分度、竞争力。

扎实有效地改文风、写新风,使党报更加易读、悦读、耐读

文风是个大问题。党报的文风直接关系宣传报道效果,关系党报甚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取得一定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不良文风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些党报的文风问题还很突出,改文风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不懈地改。改文风的关键是要提高报道内容的思想含量,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善于在生动实践中挖掘鲜活素材,使我们的报道评论有思想、有内容、有新意。

这两年多来,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正是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采写了一大批内涵深刻、贴近实际、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成为好文风的范文。要一以贯之地提倡“短、实、新”,身体力行反对“假、长、空”,用好用活群众语言,增强新闻语言的时代感、现实感,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破除文件化、模式化的弊病,更好地打动读者、赢得读者。要倡导清新活泼的编排,版面、栏目的设计要符合内容传播需要,适应受众接受习惯,做到庄重大气、富于美感。不少媒体在这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中国日报邀请国外资深版面设计专家牵头组建设计团队,加强版面整体风格设计,加强图片漫画插画运用,很好地增强了对外传播效果。

探索党报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党报发展难题

党报发展正处在历史关节点上,如何准确把握党报发展规律、推动党报发展壮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探索前行。媒介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党报应当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把实现融合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树立“受众在哪里,我们就把阵地拓展到哪里”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拓展互联网络、社交网络、移动传播、户外传播等新兴领域,积极开发推广各种客户端应用,实现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从单一平面传播向立体化全媒体传播转变。

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采编流程,探索建立跨业务部门、跨媒体形态的信息生产传播机制,打造“超级编辑部”、“中央信息厨房”,实现素材一次性采集、内容多平台生产、信息多渠道发布。要加强新兴传播技术运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购买、外包等手段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有条件的媒体要加强自主研发,为实现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要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精通新闻宣传业务、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本文据作者任中宣部副部长时在一次培训班上的讲话整理)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